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方主义视角下歌剧《图兰朵》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莆田学院学报》2019,(1):73-77
阐述歌剧《图兰朵》中具有浓郁异域色彩的中国民间音乐、儒道思想、婚丧嫁娶习俗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从东方学的角度来看,歌剧《图兰朵》中的中国元素是西方话语语境中的东方元素,是西方主义者在西方价值维度下建构的产物,歌剧传播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其实代表的是西方的利益,观众由此产生的崇拜西方文明而鄙视东方、否定东方文明的"全盘西化"心理与文化自卑感,也是所有现代中国人应该警惕的。  相似文献   

2.
洛阳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河洛大鼓、白马寺佛教音乐等都是洛阳地区音乐历史的"活化石",深刻体现了洛阳地区的文化特点及人们的精神内涵,洛阳传统音乐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洛阳提升城市文化品味、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对传承和保护洛阳地区传统音乐文化起到一定的助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音乐文化是城市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天水逐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天水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的成就及现状,研究天水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模式,提出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其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的文化需求问题是农民工在实现由农民向城市市民转变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从"城乡边缘人"到城里人的转变过程,既反映了农村传统文化的嬗变,也反映了农民工对城市文明的认同与隔阂。关注农民工文化需求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农耕文明孕育下的农村教育文化,在与城市现代化接轨的过程中日趋边缘化,其生态与秩序甚至出现裂痕,致使农村教育文化出现诸多失范现象:与时令、节气相适应的农村教育价值秩序衰落,农村口耳相传的教育叙事断裂以致农村教育口述史断层,传统乡贤衰微和农村的知识人权威中心被消解,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异化为"离农"而非"为农"。农村教育文化的意蕴与旨归应是实现"天人合一"的价值,从共时性维度达到人与周遭谐和,从具身性维度走向人与自我同一,从历时性维度实现人与历史共生。农村教育文化的复归要面向现代教育并扬弃传统乡土文化,创造性传承农村教育文脉;倡导由天及人与以人合天并举,让农村教育文化复归自然;整合乡土文化与农村学校课程,促进农村教育文化活态传承;引领新乡贤参与农村教育治理,重构农村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6.
回到书香     
王郁 《阅读与鉴赏》2007,(11):69-70
①有人面对现代化城市,想营造理想中的"都市书香"。这个理想让人产生共鸣。因为城市处处表现的是现代气息,与书香越来越远了。城市的文明,当然不只是这些现代气息和现代标志,还要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②书香是什么?我读过很多照本宣科的解释,都不能让人满意。我想这不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是人类文化的渊薮和现代文明的集萃,更是文化先锋的试验田、文艺时尚的风向标。现代城市文化生态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文化建设的成败,在中国"大转型"的时代尤其要注重城市文化生态的养护与改善,真正贯彻整体性的"科学发展观"和永续性的"生态思维"。全球化的正面价值是人类文化不断提高其内在的"文明总量",但它又常常在人类文明不断减少其外在的"文化差异"的过程中,遮蔽人类文明可能的前进方向、甚至湮灭人类更好的生命形态。如何在增加人类"文明总量"的同时尽量保持"文化多样化",既是全球化时代人类的共同课题又是中国新型城市化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事关"文化正义"的匡扶与"文化正能量"的有效释放,对于尽快扭转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瘸脚"与"文化生态失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作为"五四"白话文学及新文学运动之初所发生的"文"、"白"和"新"、"旧"之争的一部分,胡适与辜鸿铭之间文学与文化的分歧,从表象上看,集中于他们对中国文化与文明的现代化途径与方式的不同认识上。但其焦点,却在于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之本质性理解和现代价值之评价上,在于他们对文化与文明的真正涵义与基本旨归的认识与实践方式上,在于他们对传统道德理性与现代科学理性彼此在现代思想、学术与精神生活领域的冲突与如何协调平衡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风"歌曲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与流行的现代歌曲相融合,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出的火花。因此,本文从"中国风"歌曲的艺术特色以及审美价值的角度进行探索,以期为将来的音乐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程度的标志之一.本文对宜春地区音乐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剖析,试图对宜春地区"月亮文化"建设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求.  相似文献   

11.
作为"读书人",传统的"士"由于其独特的身份而享有种种特权,现代的"知识分子"作为公民则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中国读书人从传统到现代这一转型的核心则在于"职业化",也就是以创造和传播知识文化为其职业的人被叫做知识分子.虽然源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本质区别,传统的士与现代的知识分子存在着某些重要的不同,但是从精神血脉和文明传承方面讲,二者又在同一种历史传统中,所以与古代的士一样,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同样需要在谋道与谋食、优秀与成功、创造与时尚、君子与小人之间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与历史积淀的古老国家,在音乐艺术方面也有着灿烂的文明。中国传统音乐以其多样化的种类和丰富的内涵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给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了丰富的艺术享受与文化体验。但是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推进,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问题。本文就将重点探索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其传承思路,希望本文内容能给广大传统音乐爱好者一些思路上的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13.
近百年来,随着社会变革与文化变迁,我国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经历了从"政治挂帅"到"政-经主导"两大阶段,尽管也不乏个人价值关怀的端倪,然整体来说形变而神未变,依然是建立在社会发展需求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现了"社会本位"的特点。我国"重人伦"、"重群体"之传统文化观、"乐之教化在于道德"之传统音乐文化观及"圣人君子"之传统教育目的观是潜藏于其后的文化根源。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关注文化土壤的更新、建设现代文化;重构现代教育价值体系;注重课程实践,树立培养目标与课程实践相统一的政策执行理念,以实现音乐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们探析文学与音乐关系的一个范本,小说的四个部分恰似一部标题交响乐的四个乐章,使用音乐法则逐步深入地描绘了鄂温克人的家园被侵占的悲剧,演奏出以"家园何在"为主题的苍凉乐音.从人与自然的微小冲突到猎民与侵略者的斗争再到山内文明与山外文明的对抗,乐曲中不协和的和弦越来越多,最终鄂温克人被迫离开家园,这引导每一个现代人反思文明的进程,我们该如何解决人类与自然、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独立坚守与妥协适应之间的矛盾?<额尔古纳河右岸>成功地运用交响乐结构道出了一个沉重的世界性话题.  相似文献   

15.
乡村和城市作为人类两种生存空间,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生存于这两种空间的主体,又有着各自的文化心态:乡村人的城市情结和城市人的乡土依恋。20世纪的中国,这种文化心态更主要的表现为乡土人的城市情结。传统的农耕文明向城市进军的过程,应该说是与城市文明遭遇冲突和尴尬,异化,边缘化的过程。传统的农耕文明何去何从?成为我们当下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话题。这在“民工”文学中表现尤为急切。  相似文献   

16.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文明一向受国内学者关注.但是以前的研究主要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出发,很少重视作为雅典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场所的雅典城市空间.以城市空间为视角,对古代雅典城市进行考察,从而揭示古代雅典城市空间的特点及其与古代雅典人行为和观念的互动效应,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古希腊精神文化传统是很有益处的,同时也能为现代城市建设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7.
当下,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使多种文化元素发生碰撞、交融。原本相对稳定而变化缓慢的民间音乐文化,也受到城市文化的强大冲击与挤压,传统音乐的人文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口传身授"的传承环链显得越来越脆弱,"博物馆式"与"市场化式"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同样面临着失去精神家园的危机。学校教育作为当前大众获取文化营养的主要途径,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应主动参与到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中来。传统的民间传承技艺与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音乐课程标准》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角度界定了音乐课程的性质,这意味着"人文精神"将在音乐教学中提升到重要位置。何谓"人文精神"?通过学习《音乐课程标准》,我们认为音乐课中的"人文精神",是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利意识等方面的内容。从教师观念层次来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孕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音乐作品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  相似文献   

19.
"中体西用"是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碰撞融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下思想文化革新的基本模式。它的产生和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变局密切相关。西方列强的侵略打断了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清朝出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出现了冲突。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从中国国情出发,传承儒家文化的经世致用,以西学改造传统儒学,以"中体"固本,以"西用"致富强,由此形成"中体西用"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对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探索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历史文化精髓非常深厚,中国传统音乐是我国文化瑰宝,使其得到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延续我国历史文化重要的体现。在现有的音乐领域都是现代音乐,如何将现代音乐中融入古典音乐进行创作,让我国的音乐整体有所突破是每个爱好音乐创作的人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探讨传统音乐的音高元素创新继承,提出对传统音乐旋律以及其构成要素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