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勃拉姆斯是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艺术歌曲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独特的音乐语言及情感表达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摇篮曲》是勃拉姆斯创作中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广为人们熟知和喜爱,体现出勃拉姆斯丰富的内心情感及鲜明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2.
勃拉姆斯是德国音乐史上在浪漫主义时期有着重大影响的古典作曲家,他是继舒伯特,舒曼之后又一位艺术歌曲大师。本文从他的创作风格,创作内容,创作技法等方面分析、阐述了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3.
艺术歌曲是勃拉姆斯音乐创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主要通过对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音乐结构特色、歌词取材特色、曲调的创作特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对其作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艺术歌曲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正式产生,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音乐文化活动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陆在易是我国当代在艺术歌曲的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其相关作品代表着我国改革开放后声乐创作的发展路向和基本风格。本文旨在针对《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中收录的七首艺术歌曲之一《桥》这首作品,通过对其曲式结构、和声功能、钢琴伴奏部分的初步分析,来观察陆在易艺术歌曲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反潮流倾向的音乐家,在他的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叶有着相当的复杂性,即在古典的精致形式中饱含浪漫主义情怀。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需要演唱者对作品要有深刻的了解,分析作品的民族特色和创作风格,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本文即以此为视角,对他的艺术作品做综合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勃拉姆斯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的代表之一,他在创作过程中认真思考了如何在和声上恰当地打破传统调性功能的束缚这一问题。本文拟对勃拉姆斯的作品Op.117 No.2与Op.118 No.1进行切入,分析这两首作品所体现的和声上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与教育家,黄虎威教授的作品、论著等成果众所周知,研究其器乐作品、艺术歌曲、专著的文章数量众多,而其有关少年儿童的作品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和小树来比赛》、《我爱雪莲花》、《我驾飞船上蓝天》三首少儿歌曲作为附录被作者收录在《黄虎威艺术歌曲选集》上,在其发表的论文《要重视儿童歌曲的创作》中,也着重介绍了这三首曲子的创作经历。本文从结构安排、旋律特色、形象塑造、和声织体等角度对三首少儿歌曲进行分析,以探寻黄虎威在少儿歌曲创作中体现出的艺术特色与创作观念。  相似文献   

8.
盖塔诺·多尼采蒂的艺术歌曲旋律优美,结构清晰,在十九世纪的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声乐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眼泪》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和声语言以及织体层次都颇具特色,对其进行探究,可以对作曲家乃至当时意大利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音乐思想、和声构建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理查·施特劳斯是德奥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大师,是创作艺术歌曲这一艺术体裁的重要作曲家之一。《奉献》是他艺术歌曲创作上具有标志性的作品,音乐语言丰富,情感细腻生动,通过调性、音区、和声上的色彩变化,使音乐更富有表现力。从分析作品入手来理解施特劳斯,可以提示演唱者更加注意作品中更深层次的内在意境,从而对演唱施特劳斯的艺术歌曲能起到一个积极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勃拉姆斯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自由人",不畏浪漫主义时期的大潮流,努力继承着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传统,坚持理性的创作风格,孤独地走在标题性、"自我"、人文气息浓厚的时代中。本文将从勃拉姆斯的成长经历着手,以《第四交响曲》为例从和声技法的角度进行具体论述,进而深入了解勃拉姆斯身处浪漫主义中后期的独特地位和他作品中的古典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1.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本文力图通过对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和声分析,了解音乐发展的脉络,进而揭示其创作风格和规律。  相似文献   

12.
早期浪漫主义的潮流代表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在其三十余载的生命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后人开辟了新的道路。而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将诗词、旋律和伴奏三者完美融合,使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被后人誉为"艺术歌曲之王"。其声乐套曲《冬之旅》是他在去世前一年完成的,由于自身受到病痛的折磨以及艰难的生活的摧残,在他读到了威廉·缪勒[德国随笔家、翻译家、德语语言学家、浪漫派诗人,著有诗歌集《美丽的磨坊女》和《冬之旅》]的诗作后,与穆勒的诗产生了共鸣,于是将自己这孤独、悲哀的一生融入整部作品中,用音乐的形式抒发自己郁郁寡欢和无可奈何的情愫。本文主要以《鬼火》、《老艺人》为例,从音乐特色、钢琴演奏、和声这三方面做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李斯特的艺术歌曲很有特色,创作中开拓性的大胆革新手法和娴熟技巧,不但代表着李斯特的创作风格特点。也使之在浪漫主义的众多艺术歌曲中独树一帜。文章在论述影响李斯特艺术歌曲创作风格的因素前提下.对其典型艺术歌曲中的戏剧性的朗诵旋律、形象化的伴奏织体和丰富多彩的和声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为进一步深刻认识李斯特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征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胡戈·沃尔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在他所创作的歌曲中,钢琴伴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技巧还是表现力,都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本文以《莫里克歌曲集》为蓝本,通过对其中艺术歌曲钢琴伴奏艺术特色的论述,呈现出沃尔夫歌曲的主要特征,为以后沃尔夫艺术歌曲的教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德国是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故乡.在19世纪的德国、奥地利产生了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歌曲创作的作曲家.中国艺术歌曲继承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同时又是结合了我国传统音乐特点与语言特征的产物.文章通过对中、德两国艺术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语音差异、曲式结构特点和诗词不同韵味等方面进行比较,旨在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与理解艺术歌曲.  相似文献   

16.
舒曼和勃拉姆斯同是德国重要的作曲家,他们在德国的艺术歌曲发展过程中都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他们的艺术歌曲又各有其特色,本文的目的就是剖析二者在歌曲结构、旋律进行、伴奏以及歌词情绪等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尤其是在艺术歌曲及合唱创作方面,《海韵》便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本文通过对这首作品歌词与曲式、旋律以及和声等创作技法的分析,来揭示赵元任先生的创作手法,进而为演唱和指挥这部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斯特一生创作80多首艺术歌曲,《你如今从天而降》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之一。作品在和声技法上所表现出的特征,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19.
黄自是我国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创作中数量最多的是声乐作品,其中尤以艺术歌曲影响最大。在和声技法上他虽然深受西方作曲家的影响,但同时在创作的诸多方面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民族化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春的音画》是我国青年作曲家刘丁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作品在思想内涵、音乐形式和创作手法上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才华。本文通过对《春的音画》的曲式结构、旋律形态、词曲结合、和声技法、钢琴伴奏等方面的分析,对其创作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