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奥斯曼·森贝所导演的电影《马车夫》被公认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非洲电影。它开启非洲电影的先河,在诸多方面展现了独特色彩。影片中的音乐以非洲传统音乐为主,音乐运用极富非洲特色,为影片树立鲜明的非洲身份。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电影推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聚焦《马车夫》这部影视作品的音乐应用方面,探寻第一部非洲电影的音乐特点,及其在影片中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论文将以《卧虎藏龙》电影配乐中民族乐器的运用为论题,通过分析具有"东方色彩"的电影配乐,展示在该电影中运用中国民族乐器的成效,并提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电影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它通过色彩而非文字来展开叙事,张艺谋在电影《英雄》中成功运用了色彩这一电影语言形式。该片中视角、叙述者、叙事时间、环境、情节、人物的生成转换都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完成的,色彩是《英雄》中真正的“主角”。  相似文献   

4.
《红磨坊》与《如果.爱》这两部影片在剧情设置、影像、音乐三方面通过剧情设置引人入胜,用歌舞片丰富剧情、丰富人物的形象特点;影像中,探讨运用剪切技术突破常规,形成视觉冲击;音乐中,使用大众乐于接受的音乐形式与风格来写作歌舞片的音乐,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冰 《学周刊C版》2014,(10):240-240
电影《霸王别姬》和《梅兰芳》是陈凯歌导演的两部题材相同的电影,这两部电影都讲述了一代名伶大师的成长历程。或许是时光的变迁让导演的心态与创作感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部电影在展现京剧大师的生命历程时在许多方面有着较大的相异性,其中一点就是导演在某些电影美学表达上的改变。本文就陈凯歌在两部电影中如何演绎两位京剧大师几点美学表达上的相异性进行比较,同时探讨导演的电影艺术思维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电影《霸王别姬》和《梅兰芳》是陈凯歌导演的两部题材相同的电影,这两部电影都讲述了一代名伶大师的成长历程。或许是时光的变迁让导演的心态与创作感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两部电影在展现京剧大师的生命历程时在许多方面有着较大的相异性,其中一点就是导演在某些电影美学表达上的改变。本文就陈凯歌在两部电影中如何演绎两位京剧大师几点美学表达上的相异性进行比较,同时探讨导演的电影艺术思维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艋舺》、《海角七号》以新世代电影的身份给沉闷的台湾电影市场注入了强心剂。这两部影片主角都是草根,关注的都是草根英雄的成长历程。《艋舺》中的太子帮草根英雄属于坚守道义类,甚至为了道义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而《海角七号》的草根英雄则对梦想有自己的执着于热情。这些草根英雄成长于乡土民间,不同于文艺片的那种沉重感,这两部影片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关注草根英雄的背后是延续了台湾影片对文化身份的思考,在后工业时代探寻台湾年轻人在父辈缺乏的背景下如何成长。  相似文献   

8.
《沂蒙六姐妹》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两部电影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其特定的文化符号意义。其女性形象摆脱了说教与公式化的痕迹,集中展示了女性与战争的冲突。两部影片采用小视角表达大叙事,表达了导演对战争环境下女性本身的情感与命运的关注。两部电影的英雄女性形象在悲剧形象处理及浪漫主义元素运用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并在各自的影视文化接受视野下谱写了各自的英雄女人赞歌。  相似文献   

9.
2000年由李安导演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国际影坛大获成功,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十项提名。伴随着影片的成功,电影中那优美动人的电影音乐无疑提升了此部优秀影视作品的唯美品质。由谭盾为此部作品所创作的电影音乐不仅为该片争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及"最佳主题曲"奖的荣誉,同样也是中西音乐结合的成功典范,而与著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的深度合作在国际乐坛也引起了巨大轰动,大提琴音乐无疑是这部音乐作品中的"灵魂",它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中国大提琴音乐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0.
罗勤 《宜宾学院学报》2004,4(5):118-119
本文着重从影片《英雄》的构图、音乐和文化底蕴入手 ,结合禅宗“不即不离”的修养方法和禅的本质 ,分析《英雄》中的禅意 ,试图窥探禅与电影的关系 ,尝试一条新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1.
曹婉婷 《考试周刊》2010,(17):43-46
电影《刘三姐》是我国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也是我国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之所以广泛传唱.其主要原因是它蕴涵了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本文主要从歌曲的旋律、音乐形象和歌词三个方面分析了电影《刘三姐》的歌曲音乐特点。通过这篇文章,透视出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充满着热情真挚、追求幸福的性格思想。  相似文献   

12.
电影音乐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应运而生,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达手段。近几年来,中国民族音乐元素与武侠电影的结合,正逐渐成为电影中配乐的重要构成元素,从而引起了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十面埋伏》、《卧虎藏龙》、《英雄》等一系列武侠电影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深化了对人物的刻画,营造了具有审美情趣的武侠场面。旋律的描述,氛围的渲染使音乐形象更为丰满,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反响,符合当代大众文化与复兴民族传统的审美潮流。  相似文献   

13.
电影《与狼共舞》优美的电影配乐与剧情完美结合,使电影的剧情和主题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影片成为一部永垂不朽的西部传奇。本文分析了电影《与狼共舞》主题音乐的功能和艺术效果,领略电影音乐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4.
2001年,李安带着他的《卧虎藏龙》扣开了奥斯卡对华语影片紧闭的大门,这部带有浓重中国色彩的片子进入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之后《卧虎藏龙》更被称为"武侠史诗",这部片子虚实相生的武打,有精致巧妙地情节,有灵活优美的动作,有感人肺腑的音乐,这是它被世人所称道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作为色彩艺术大师,张艺谋执导的影片《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曾获国际电影节大奖,影片《英雄》等开启了中国电影大片生产的新时代。张艺谋的影像叙事极具文化特色和审美意蕴。本文旨在从视觉本位、诗化写意和民俗仪式的运用等方面,对其影片的视觉艺术、影像造型的文化诉求、文化表征、文化特性以及文化蕴涵等进行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侍广会 《文教资料》2013,(32):100-101
本文主要从互文性的理论角度下,阐述电影《英雄》中作为电影画面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叙事的互文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作为最能表达人的感情的一种造型元素,色彩可以作为语言在电影中直接表达思想。陆小雅的三部影片《红衣少女》、《红与白》、《热恋》就是很经典的例子。红色是陆小雅电影中一以贯之的颜色。如同"第五代导演"张艺谋一样,红色在陆小雅的电影中时而代表不羁和热烈奔放,时而象征死亡和绝望。在其他色彩如白色等的衬托下,红色的象征意义也会不同。本文分析色彩中的红色在电影中的艺术表达来解读其情绪表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儒教与道教音乐思想的异同,对比了《淮南子》、《乐记》两部儒道著作中所主张的音乐观点,分析了儒教与道教在音乐的作用、音乐技巧、音乐欣赏所持的对立观点,以及二者在音乐的表现、音乐的属性方面观点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环保为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引起电影界的重视,但在动画电影中环保题材并不多见。本文通过选取中日两部与环保题材相关的动画电影《幽灵公主》与《熊出没之雪岭雄风》,探讨在同属东亚文化背景下中日两国动画电影中所使用表达手法的异同,揭示其中蕴涵的启示与两部电影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诸如超人、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等传统超级英雄形象便在美国电影中不断涌现,并屡创北美票房神话。与传统超级英雄电影相比,《海扁王1》却是一部另类、反传统的超级英雄电影,其塑造的几个各具特色的超级英雄形象都是普通人,尤其是主人公戴夫完全没有任何超能力,他只是一个爱幻想、爱做白日梦的大男孩而已。然而,就是这些普通人,由于机缘巧合也能追求自己的超级英雄梦。本文以美国现实版的超级英雄电影《海扁王1》为例,对普通人的超级英雄梦进行解读,并对其背后蕴涵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