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关公式:有关类型一、酸或碱溶液的PH值1、已知强酸、强碱溶液的浓度,求溶液的PH值。例呈、计算0.05mol/lHCl、H2SO4、NaOH、Ba(OH)2各溶液的PH值?[结论]①强酸为强电解质,根据其摩尔浓度和完全电离的特点,求出溶液中的[H ],进而求出溶液的PH值。②强破为强电解质,根据其摩尔浓度和完全电离的特点,求出溶液中的[OH-],再依PH=14+lg[OH-]求出溶液的PH值。或根据KW求出[H ],再求出溶液的PH值即可。2、已知强酸、强碱的摩尔浓度、求PH值例2、已知25℃时,0.1mol/lHAC的电离度为1.32%,0.1mol/l氨水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数学月刊》2011,(5):19-20
本节需学习的内容 本节在学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由已知函数值求锐角的度数,能借助计算器近似的求锐角的度数,即由任意的锐角求出三角函数值,或知道任意三角函数值都可以求出它所对应的锐角,从而为以后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Q值的定义出发,分别求出了RLC串联电路和RL—C并联电路的Q值.讨论了相同形式的Q值的不同含义及两电路的谐振特性.  相似文献   

4.
有些求代数式值的问题,很难用常规方法解答.根据余式定理,用长除法求出商式和余式,则可化难为易,巧妙获解.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最值问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其题型多样、解法灵活,涉及的知识面广,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2005年各地的中考卷中的最值问题已如雨后春笋,各类最值新题层出不穷.就其解法,往往就是结合图形,弄清类型,通过分析比较、(模拟)实验、分类、化归等途径找出最佳解法,或根据条件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函数性质或在约束条件下求出最值.本拟从问题解决途径的角度将其分类解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函数方程是数学竞赛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即使在自主招生测试和高考中也时有出现.一般来说,除了求出函数本身外,很大一类则是求出函数在具体数字上的值.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取特殊值法、递推法、利用周期或单调性等.本文分类说明.  相似文献   

7.
线性规划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若能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通过平移找解法和调整优值法可以求出整点最优解和非整点最优解及最优值的整点最优解问题.  相似文献   

8.
题目:已知x^2-3x+1=0,求x^2/x^4+3x^2+1的值。 求代数式的值通常是先求出代数式中所含字母的值,再代入所求代数式进行计算,但看到此题之后,感到无从下手,因为要想从条件x^2-3x+1=0中求出x的值很难办到(八年级没有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怎么样才能解出这道题呢?我想只有另辟蹊径,于是我开始专心地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和尝试,终于把题目解答出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得失电子恒等原理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一种物质(元素)得到的电子恒等于另一物质(元素)失去的电子.利用恒等原理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是:①分别找出得到与失去电子的物质或元素.②标出反应前后相应元素的化合价并求出化合价的变化值(熟练以后可省略),并根据物质组成及化合价变化值求出得失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变化总值与得失电子数目相等).  相似文献   

10.
当平面图形中的一些几何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变动时,与变动元素有关的某些几何量的值仍保持不变.求出这些不变的定值,就是几何定值问题.  相似文献   

11.
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式子称为关系式.利用关系式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知道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特征,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地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呢?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含有参数的方程组,要正确快速地解这个方程组或求出参数的值,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在中考试题和各类竞赛试题中,我们经常遇到一类在给定条件求代数式值的问题,求解这类问题时,如果先求出相关字母的值,再代人计算,往往十分烦琐,或者无法实现.本文介绍6种常用的方法,以避免烦琐计算,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数字测井参数确定软弱夹层,主要使用中子孔隙度、切变量、体密度三个变量建立判别函数.并求出函数值。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15°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怎样去求呢?本文以求正弦函数值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几何的方法求出15°的三角函数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圆锥曲线中有关求函数最大、最小值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两类:一类为根据题中变化的几何量的关系,建立目标函数,用一元函数法、判别式法、基本不等式法等求出变量的最值;第二类为数形结合,即利用曲线的定义或几何性质,由几何结论求出最大、最小值.  相似文献   

17.
在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不解方程较简便地求出方程两根对称式的值.但是如何求方程两根的非对称式的值,同学们往往觉得比较困难,以下介绍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个物理问题,在不超出变量取值范围的前提下,对变量取极端值(极大值或极小值)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种方法就叫做端值法.在某些选择题中,用端值法能快速进行判断.但端值法是一种用特殊个例推测一般情况的方法,哪些选择题适宜用端值法?端值法求出的解正确吗?能否对端值法的操作做些优化以提高它的适用性?本文试图从端值法的数学本质出发,...  相似文献   

19.
我们熟知,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和(积)为定值。本文就题设未给出和(积)为定值的条件下,如何凑出定值求出最值.谈四种常用的变凑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R=U/I.只要测量出待测电阻R,两段的电压U及流过它的电流J.求出U/I的比值.即待测电阻的阻值(测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