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喀喇沁右翼王府座落于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大营子村。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右旗扎萨克王爷居住、生活。喀喇沁亲王府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现存中轴线五进院落建筑22栋、西跨院建筑1栋及府前广场等。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7,(4):35-38
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廷将察哈尔扎萨克旗、八旗察哈尔民众与早期游牧于宣大边外的察哈尔人编组形成了后来的察哈尔八旗,左翼、右翼各四旗。察哈尔左翼四旗分别是正白、正蓝、镶黄、镶白四旗。1949年3月正白旗、镶白旗合并为正镶白联合旗,1956年9月更名为正镶白旗,左翼三旗的名称沿用至今。在清朝及民国年间,察哈尔左翼四旗曾分属察哈尔都统署、察哈尔特别区、察哈尔省、察哈尔盟等行政机构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8年,归锡林郭勒盟管辖至今。  相似文献   

3.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创建于1996年,其前身是喀喇沁右旗亲王府(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址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政府驻地锦山镇西南19公里的王爷府镇,1997年,喀喇沁旗政府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王府现存的33幢古建筑进行了抢救保护性维修。并对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全面改善。至2002年,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清代内扎萨克郭尔罗斯等13旗首封扎萨克,在清代比较权威的文献《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大清一统志》、《理藩院则例》和《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外港务蒙古回部王公表传》、《蒙古游牧记》等中的记载互有歧异,并且进一步依据有关材料,确定了13旗的首封扎萨克,对清初蒙古史的这桩史实做了初步考订。  相似文献   

5.
中国北部边疆史地研究基于LUCC的内蒙古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模式初探……………………………………………………巴雅尔,敖登高娃(2)内蒙古牧区嘎查社会经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制———以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英图嘎查为例…………………………………………………………呼格吉勒图,海山(2)呼和浩特“城中村”现象剖析…………………………………………………………………………赵秀清,刘润民,赵莉莉(2)清中叶的人口增长与内蒙古西部的违禁开发…………………………………………………………………………赵之恒(3)也论清代鄂尔多斯七旗的划界…  相似文献   

6.
资讯     
南京总统府清代时是两江总督衙门,太平天国时期是天王府;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这里成为临时大总统府;1928年后,这里是国民政府所在地;1938年后,为汪精卫政府监察院、立法院、考试院。1948年,这里又改为总统府。现为南京市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创建于1996年,其前身是喀喇沁右旗亲王府(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址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政府驻地锦山镇西南19公里的王爷府镇,1997年,喀喇沁旗政府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对王府现存的33幢古建筑  相似文献   

8.
寺院土地是清代蒙古地区土地所有制形态的重要类型,也是清代蒙古寺院经济中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按其生产经营方式,可分为牧场、耕地和城镇寺院周围的地铺三种。牧场一般在寺庙建立初期由当地扎萨克或官员从所辖游牧区域中划给呼图克图或寺院,其生产经营方式主要是通过放苏鲁克从事畜牧业生产;清代汉族农民移入较多,开垦较早的呼和浩特地区、内扎萨克蒙古东部地区和其他适合农业区的寺院土地多以耕地为主,并零散分布于寺院四周或离寺庙较远的地区,由扎萨克官员划给的香火地、自私招垦牧场、王公、台吉和富有的蒙古箭丁捐献的土地、上层没落的台吉、塔布囊和下层民众因贫穷所迫而典当或卖给或寺庙喇嘛动用庙仓现银现钱购置等渠道构成,其生产经营方式是通过佃租给民人或旗民耕种而获取地租——银粮或小部分土地由寺院喇嘛人口和所属沙毕纳尔耕种;寺院地铺分布于呼和浩特、多伦诺尔、阿拉善和硕特旗定远营、内扎萨克蒙古锡埒图库伦喇嘛旗等城镇的寺庙周围或城内其它街道,以租赁为主要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法国知识分子普遍左倾,追随苏式共产主义一度成为风尚。自20世纪50年代起,风潮转向,不少左翼知识分子转而批判苏式“极权主义”。1968年“五月风暴”促成左翼思想时兴,但至70年代末,伴随着极左革命理想的幻灭,法国思想界对“极权主义”的挞伐也达于顶峰。至90年代,法国已由昔日“欧洲左派之都”变为“保守之都”。本文以法国左翼思想变迁为主线,对二战后至20世纪末法国思想界的图景作简要勾勒,并借此窥探法国左翼知识分子独特的“思想性格”。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左翼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左翼文学与历史背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2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共有八十余人,来自澳大利亚、日本与国内四十余所高校及科研、出版机构.在六场学术报告中,共有四十多位学者发言.在每场发言之后,评议人做了简短而不失精彩的点评.两者相得益彰、互相映衬.  相似文献   

11.
《集宁师专学报》2020,(1):66-70
海力王府、永寿寺、好德歌沁民间艺术文化位于内蒙古敖汉旗乌兰召村。乌兰召村在清朝时是重要的政治中心。文革时期,海力王府、永寿寺被拆毁,至今能看到残余瓦片,只有好德歌沁文化薪火相传。学术界在研究中忽略了海力王府、永寿寺、好德歌沁之间的关系。本文试着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2.
不折腾相国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相似文献   

13.
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是唐初一位著名的青年文学家。传说,他自幼聪明,七岁能文,十四岁就当了官。由于年轻有才,相当自傲,因而屡遭贬斥。在沛王府当“编修”时,因为一篇游戏文章,被逐出王府;当“虢(Guo)州参军”,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了周作人对以鲁迅为代表的20世纪30三代“左翼”文学的批判。周作人以他自己的“言志”的文学、“性灵文学”、“自我表现”理论为尺度,对“左翼”文展开了尖锐激烈的批评。他把当时宣传革命思想、反映革命要求的文学视为“载道文学”。尤其对“左翼”文学所表现的阶级功利主义给予抨击.强调文学的诚与达。尽管周作人对“左翼”的立场和态度.从总体上讲是偏激的,但就文学本身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其合理性因素的。  相似文献   

15.
张毅 《河南电大》2008,(2):52-53
在“京派”文化氛围中培养起来的吴组缃,具有“京派”文人气质。而一般把他视为“左翼”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左翼”精神的浸润下,吴组缃能以冷静、细致、圆润的工笔式刻画法熔融“京派”的才气与“左翼”的风骨与一炉,在更高的视界上把乡土社会中崩溃的伦理道德及其仅为着生存的抗争图式置于普遍性的探索范畴中。我们应视其为一位具有双重风格的独立作家,他的“左翼”倾向仅是政治无意识的流露。  相似文献   

16.
镖局故事因道光以降说部演义小说及近现代武侠小说的流行而为普通大众所熟知,然镖局起源则众说纷纭。“标兵”指明代军事将领或地方文武统帅亲自率领的中军,既有护卫统帅之责,后又被广泛用于护卫军饷。镖局是明清两代通行于北方的一种职业护卫组织,职责在于负责保障远行商旅的安全。镖局源头有二:一是起源于至松江府贩卖标布的“标客”与“标行”,时间大约为明万历末年至崇祯初年;二是起源于明代的“标兵”,时间早则在明嘉靖以后,晚则在明隆庆、万历时期。至清代,镖局遂达臻全盛。  相似文献   

17.
清代的秘密建储方式是从雍正皇帝开始的,而乾隆是清代第一个以秘密建储方式登上帝位的皇帝。乾隆继承皇位后,在统治中国的六十多年中,又进一步将秘密建储定为清代神圣不可更改的“建储家法”。从此,秘密建储作为清代皇位继承的一种制度被确定下来。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龙驭上宾,二十五岁的皇四子弘历继承了皇位,乾隆作为清朝入关的第四代君主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乾隆即位后不久,即恪守雍正成式,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清代文献考证后指出,自崇德元年额哲受封爵后建立了一个察哈尔扎萨克旗,与此同时,清廷把分散归附的察哈尔人编入八旗,形成了八旗察哈尔。康熙十四年布尔尼之乱后扎萨克旗被削,部众被分散编入八旗满洲、蒙古内,八旗察哈尔仍存。清廷为加强管理,在八旗察哈尔设置总管,由在京八旗蒙古都统兼辖。乾隆年间设立察哈尔都统,使八旗察哈尔相对独立。因此作者强调指出,八旗察哈尔早在布尔尼之乱前就已存在,也不是以布尔尼余众编设的。此外,还论及一部分厄鲁特人编入八旗察哈尔及一部分察哈尔人远戍新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人将清代的容闳归为近代史上第一代留学生,把后来出洋的孙中山、蒋介石、秋瑾、鲁迅、胡适、周恩来、邓小平、钱学森等归为第二代,而将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后奔赴欧美的留学生统统称为第三代留学生。在世纪初的今天,“第四代”出现了。之所以称其为“第四代”,是因为这一代和前三代有着明显的区别。首先,他们尚年幼,赴海外读书不是读大学,而是读中学。其次,他们全部为自费生,没有获海内外机构资助或政府公费之说法。  相似文献   

20.
贾谊是西汉初年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谪居长沙三年。历代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到了长沙,都会想起贾谊。西汉初年的司马迁,便在《史记》中谈到他“适长沙”时,曾以“爽然自失”的心情诵读过贾谊的辞赋。唐代的杜甫,在《发潭州》诗中,也曾讴歌过“贾傅才未有”。清代杜诗注释者还说:“公(杜甫)至湖南,每怀贾谊。”①唐代的柳宗元在湖南时也以贾谊自比,他在写给刘禹锡的诗歌中说:“更似谪长沙”。宋明两代,人们干脆用长沙这个地名来代指贾谊,如明末张溥编的贾谊集就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