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长江经济带130个地理单元为研究样本,综合采用空间分析、双变量关联检验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方法,探究了2000-2018年长江经济带公路交通发达度与城市旅游经济的空间格局,并重点探查公路交通发达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影响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公路交通发达度呈现"东高西低,局部集聚"和"多核心-边缘"式空间分布特征,其空间格局与地形起伏度、经济实力、人口分布等因素具有显著的空间重叠性;(2)长江经济带城市旅游经济呈现"自东向西级差化递减"和"中心城市带动型"特征,其与城市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实力、交通优势度、信息化水平、人口密度等因素呈现空间耦合性;(3)城市旅游经济高值区对公路交通高发达地区具有显著的依附性,公路交通发达度对城市旅游经济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旅游产业集聚、信息化水平和旅游资源禀赋对本地旅游经济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大,旅游资源对周边城市旅游经济的间接效应为正,但不显著;由于空间竞争效应及地理距离衰减屏蔽效应的存在,本地旅游产业集聚将对周边地区旅游经济产生竞争效应。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的4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系统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服务功能和人群健康状况等5个维度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其2006—2018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2006—2018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健康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但不同城市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还有一些城市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病态水平如恩施、宜宾、泸州与鄂州等.这为政府采取差异化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从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城镇化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均加剧了长江经济带环境污染水平;(2)溢出效应中居民收入增长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水平,而经济增长、产业转移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3)考虑溢出效应后,土地城镇化会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水平,而人口城镇化对环境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长江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促进两系统协同发展,本研究选取2010—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9省2市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共27个指标,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此,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探析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显示,2010—2020年,11个省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在0.517~0.673之间波动。针对长江经济带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波动的问题,提出注重建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以促进两系统向优质协调发展阶段过渡。  相似文献   

5.
城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如何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新时代经济实践中的研究难点。为此,利用CEADs数据库中的城市间投入产出数据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03个城市参与国内国际循环强度,并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法探讨国内国际双循环协调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内循环的主体地位有所提升,但城市的“本地依赖”程度较大;省会城市的中介中心性对城市国内循环地位的提升影响较大。各城市的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流向均具有明显的“邻近性”;长江经济带国内国际双循环存在耦合协调关系,大部分城市的耦合水平在0.3-0.7之间。基于此,得出了因地制宜推动长江经济带及所在城市的国内国际循环经济协同发展、有效发挥省会城市的中介中心优势以提升国内循环主体地位,加强省内城市间协调治理和深挖阻碍城市经济双循环发展的现实困难,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耦合协调水平等启示,为畅通长江经济带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我国新发展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错位理论,运用空间重力和二维矩阵等模型,分析黑龙江省13个地市(区)旅游收益与影响因素的空间组合关系,找寻空间布局同步与错位地区的特征。研究表明:从宏观看,黑龙江省旅游资源、经济发展、人口丰度、交通可达性和旅游收益重心呈错位态势,与几何中心比较,五个重心位于几何中心的西南部且彼此接近。从二维组合矩阵看,13个地市(区)分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位和错位态势,同位型集中在黑龙江南部,偏离错位型组合主要集中在黑龙江东部和北部地区。结合13个地市(区)偏离—错位区域城市旅游业发展情况,应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品质,撬动资源重心牵引力,加快交通条件和网络建设,发挥资源型城市跨境旅游产业,形成旅游集群。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昌九一体化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意义、主要好处,全面分析了昌九区位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昌九一体化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举措是“做大昌九城市群增强城市承载力,做大做强昌九产业聚群增强昌九经济支撑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冈地区北依大别山,南临长江,处于武汉、黄石城市带的边缘。资源丰富,地位显要,历为人才荟萃,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优秀的历史传统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为了充分利用我区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开发和振兴黄冈,地委、行署进行了经济发展战略论证和宏观部署,推出了“一个中心三大经济带”的战略布局模式,即建设黄州经济中心城市,开发沿江滨湖经济带、中部丘陵经济带、北部山区经济带的模式。笔者就此而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9.
湘江经济带的空间结构现状及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江经济带是湖南省经济发展条件最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生产力要素最密集的区域,是连接珠江在角洲开放区和长江沿岩开放带的走廊和纽带。本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不仅直接影响湖南省的产业空间布局,而且对整个南中国地区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影响。湘江经济带产业化空间结构的调整应从三个层面进行:(1)在地域分工理论指导下,选择合理的区域开发空间模式;(2)重点优化轴带内的“发展极”--即各级各类中心城市;(3)加强区域内外空间联系,既充分接受珠江三角洲的辐射带动,又积极参与长江沿岸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强化“大武汉经济圈”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安徽沿淮经济带现代城镇体系初具雏形,但城镇化绝对水平仍然较低且内部发展不平衡,城市区域带动能力偏弱,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区域人口外流逐渐增多。在准确预测经济带2013—2030年人口规模和城镇化水平前提下,综合运用PCA方法和引力模型确定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并测度其辐射强度,提出应充分考虑沿淮经济带安徽段实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资源环境条件,依托沿淮经济带现有的城镇空间布局重点和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城镇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施核心城市引领、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最终形成安徽沿淮经济带“一轴、双组团、多节点”的开放型、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运用熵值法从人口、经济、社会和土地4个方面出发,以山东省17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对山东省2000-2009年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山东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在2000-2009年十年期间取得了快速发展,整体格局保持稳定,地级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高对应性。经济因素、交通条件、区位条件和产业结构是山东城镇化综合水平产生空间分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进入高三复习之后,有很多的同学地理Ⅱ卷综合题部分得分情况不太理想,尤其是区位问题。而区位问题又是“重点内容重点考,重点内容年年考”,内容涉及到工业区位、农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交通线、交通点)、商业区位等。  相似文献   

13.
马莉莉 《考试》2014,(9):25-29
<正>在人文地理上,学生普遍存在"好学难记,能做得分低"的情况。在人文地理的内容上,无论是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还是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都围绕一个核心词"区位"。在历年的高考中,"区位"可谓是高频考点和高分值考点。由此可见,地理高考中能否取得理想成绩,"区位"则  相似文献   

14.
1.总揽全局、突出主干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和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境,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都立足于学科最基本的内容和理论主体范围内,主要考查了地图与空间定位、地球运动、大气、地形与河流、海水的温度、盐度及洋流分布规律、工农业生产布局及区位条件的分析、城市区位与城市化、交通区位、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明确了地理复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柳州师专学报》2017,(1):98-105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1999-2014年市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和误差修正方法检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否存在协调互动关系,并进一步从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增速以及效益四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短期内,长江经济带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有单向促进作用,而在长期,二者之间呈现协调互动发展;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三个等级,分别是良好协调(上海)、中级协调(江苏、安徽等地)和初级协调(云南、贵州等地);在样本期内,除重庆实现突破发展外,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进程缓慢,保持由东至西递减.  相似文献   

16.
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无锡经济发展林建坤高锡鹤江苏无锡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北依长江,南临太湖,景色秀丽,风光宜人,交通、地理条件优越。全市辖江阴、锡山、宜兴3个县级市,面积4650平方公里,人口430万,是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13个较大城...  相似文献   

17.
基于高中地理教学,整合人口、城市、产业和交通等人文地理事物的区位因素(条件)、区位问题、区位理论,提出"大区位观"。力求以区位的视角分析人文地理,找准分析问题的抓手,提供一种分析问题的思维路径,并结合具体的高考试题,以题论法,为人文地理的高效备考、科学备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我国未来经济格局中必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经济带,应以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指导思想,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使它成为在世界上占据显著地位的经济走廊和现代城市带。为此,必须发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整体效应,以三峡工程和重庆改建直辖市为契机,带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以“三通”为突破口,加快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建设,促进长江经济带工业的合理布局与发展;同时,通过建立权威性的统一管理机构,打破长江经济带内的条块分割,发展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多功能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强以现代化大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流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建立、培育流域统一市场。  相似文献   

19.
汉江生态经济带各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是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水质的需要,是打造汉江生态经济带引领区、促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需要,也是反哺十堰丹江口库区发展的需要。从旅游发展现状、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线路区位来看,十堰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城市都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同时,十堰在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深度开发,打造经典;要善于整合,突出重点,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20.
广州市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王永平广州市是广东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是华南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还是世界大都市协会会员城市。广州市所辖8个区和4个县级市,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4436平方公里,人口64671万人,其中市区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