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呼吸训练(respiratory training)是一种新兴的训练手段,最初来源于康复治疗领域,属于人体脊柱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范畴,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美的一些康复治疗专家发现呼吸训练对维持人体躯干肌群力量和身体平衡稳定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便把有关呼吸肌群训练的康复治疗的手段逐渐推广到了体育运动领域。随着身体功能性训练的不断发展,如今核心训练作为身体功能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诸多学者所追捧,然而作为核心训练的关键环节呼吸训练却少有学者研究。近年来,随着神经肌肉系统训练、本体感受性训练以及运动链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呼吸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之间具有很强关联性,在进行核心训练同时配合相应呼吸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脊柱的稳定及运动能力也会大大增强。通过概述呼吸训练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为丰富身体功能训练理论及运动训练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文献,选定与研究相符具有代表性的文章,选取国内实证类文献10篇,国外实证类文献6篇,共计16篇。了解治疗脑瘫患者的运动干预康复手段,分析其干预方法及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国内一般采用核心稳定运动干预、抗阻训练、悬吊运动训练以及柔韧训练为主;国外采用向后行走训练,机器人辅助训练,平衡训练等多种训练干预方式。国内外在对其进行运动干预之后,显示对脑瘫患者粗大功能、痉挛状况、步态步速行走能力以及肌肉肌张力、平衡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针对脑瘫患者特殊的体质情况,借鉴先进干预手段以及多种运动方式相结合的治疗康复手段,促进患者临床康复。并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理,设计更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刺激肌肉的康复,改善脑瘫患者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3.
核心肌肉群剖析及核心力量练习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训练(Coretraining)近几年在现代竞技运动体能训练中被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的训练理论,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在以往主要运用于健身和康复的力量训练方法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核心训练理论的研究,重点阐述核心区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特征、核心肌群的工作原理和核心力量训练的特点与分类等,对基层体育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磊  张欣然  潘璠 《精武》2013,(36):17-18
核心力量训练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近几年来学术界对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的研究可谓是此起彼伏,人们日益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成绩影响不可小觑。而几乎所有的竞技运动项目都不能缺少核心区肌群的训练,所以大多数教练员都结合自己运动员的专项进行合理的核心力量训练。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羽毛球运动中的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进行探讨与研究,旨在为羽毛球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阜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2021年9月~2022年10月收治的5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6)和实验组(n=27)。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下肢肌力训练、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每次30min,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予虚拟情景互动训练,每次30min,每周6次,持续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Noraxon16导遥测肌电仪、F-JDC型多功能关节测量尺、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Berg平衡量表(BBS)和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下肢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积分肌电值(IEMG)、髋关节和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FMA-LE评分、BB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IEMG、髋关节和膝关节AROM、FMA-LE评分、BBS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增加(p&l...  相似文献   

6.
探讨核心肌群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价值。对120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5个月的核心肌群训练。结合螺旋CT、MRI造影技术对患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生理曲线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腰部疼痛感大腿麻木感较参照组有较大明显改善(P<0.01)。实验结论:通过核心肌群训练能够明显改善腰椎间盘周围韧带的牵张力消除肌肉粘连稳定腰椎等积极作用,对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止再次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功能训练起源于康复领域,在有效性得到证实后逐步渗透到竞技体育领域,成为体能训练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我国教练员试图将功能性训练用于竞技体育训练,遇到理论上的困惑。研究功能性训练的科学背景、概念界定和内涵、功能训练原则,理清功能性训练和传统训练,功能性训练和核心训练的关系,为我国现代体能训练方法体系科学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俞晓春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3):43-45,64
研究利用等动测力及康复系统对膝关节损伤的女运动员进行等速向心训练。经过约8周的训练,患膝屈伸肌群的峰值力矩在不同测试速度下均有显著提高,但伸肌峰值力矩提高较屈肌快。此次研究表明等速向心训练对膝关节损伤后的肌肉功能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脑卒中的发病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已成为中国位居第一的致病死因。脑卒中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早期运动康复治疗能促进卒中偏瘫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的重塑,减轻残疾程度,提高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文章主要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运动康复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项目中,核心力量的增强能够帮助运动员有效提升竞技能力,这一观念已被海内外众多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所认可。核心力量作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运动损伤、运动康复等诸多领域的作用也随着日益深入的研究显现得更加清晰。核心力量训练对竞技成绩的提升有着深层次的推动,任何竞技运动项目中对身体核心肌群的训练都是训练成绩的重要保障。因此针对不同的竞技项目,结合专项特点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就显得异常关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羽毛球项目中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以及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羽毛球教练员、运动员和从事羽毛球项目研究的体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飞轮等惯性训练(以下简称"飞轮训练")因其特殊的离心运动和抗阻运动性能而受到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重视。通过飞轮训练对运动员和大众人群的损伤和康复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理清了飞轮训练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影响其背后的生理机制,进一步探究改善肌肉萎缩、预防损伤和神经康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飞轮训练最早用于预防航天员太空失重环境下的肌肉萎缩问题,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竞技体育和康复领域。影响飞轮训练的生理机制包括肌肉过度牵拉产生的牵张反射、神经系统动员的效果和肌腱复合体的效果。飞轮训练在改善肌肉萎缩和老年人生活表现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在预防运动损伤、提高损伤后的康复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方面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悬吊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2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10例,A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Bobath技术、运动再学习疗法,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法进行训练,每天60min,B组按照A组相同训练计划每天训练30min,加用悬吊运动疗法进行训练30min,持续治疗20个工作日,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采用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并且B组Berg平衡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量表评分提高幅度较A组显著。结论:悬吊核心稳定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13.
踝关节作为人体的承重关节,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性的发生扭伤,大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因损伤严重,没有及时治疗,导致踝关节的稳定性降低,并出现习惯性踝扭伤,继而造成踝关节的不稳。本文通过分析踝关节不稳的损伤机制,总结了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肌力康复训练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道  陈莹 《体育科研》2021,42(2):60-67
功能能力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和功能独立性的重要因素,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探讨功能训练对老年人身体功能能力的影响是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老年人进行功能训练的意义出发,综述了目前相关的关于不同形式的功能训练对老年人肌肉力量、平衡能力、移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适合老年人进行的身体功能训练的主要特征,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用于肌肉功能评定和肌肉力量训练的实用技术,因此等速测试系统在运动训练、体育科研和康复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阐明等速技术的概念和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总结分析国内外有关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技术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肌肉衰减症是指具有渐进性、全身性的骨骼肌质量和力量丢失为特征的综合症状,该综合征状伴有身体活动能力丧失,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的风险。骨骼肌质量和功能降低(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身体活动能力下降)是评判骨骼肌衰减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有氧运动、尤其是抗阻训练和快速力量训练是改善老年人骨骼肌力量和身体活动能力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骨骼肌衰减的定义和临床诊断标准,以及运动干预的研究成果,以期为国内骨骼肌衰减症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