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一种结构紧凑型的三频带带通滤波器进行研究,滤波器采用微带结构,使两个开路环谐振单元相耦合,通过改变加载短路线的宽度和开路环的长度,实现了频率的双调谐;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交指形哑铃带隙结构的带通滤波器,在传统哑铃结构的基础上,把直线臂改进为交指形结构,增加了开路枝节,从而增加等效并联电容,实现了滤波器的小型化。与传统结构相比,新设计的结构尺寸减小了16%,并在阻带增加了2个传输零点,抑制了寄生通带。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一种双通带带通滤波器,构成方法是在等腰直角三角形阶梯阻抗开路环内部通过微带线连接一个三角形贴片。滤波器第一通带的中心频率取决于开路环传输线的长度,第二通带的中心频率由贴片、连接微带线和开路环三者的尺寸共同决定。改变贴片斜边边长,可以调节第二通带的中心频率,同时保持第一通带中心频率和带宽不变。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莆田学院学报》2017,(5):53-56
针对传统同轴腔体带阻滤波器的直线型设计所带来的单一维度尺寸过大的问题,根据滤波器设计指标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空腔型阶跃阻抗谐振器(Step impedance resonator,SIR)和U型矩形同轴线的窄带带阻滤波器,使用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进行建模与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滤波器中心频率1GHz,相对带宽2.5%,阻带抑制达到38 d B,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同时实现了滤波器全维度优化设计,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环双模带通滤波器,由一个环形谐振器、一个微扰小环和加栽在微扰小环上的开路枝节构成.改进之后,除了微扰小环的高度和宽度宽度两个可调参数外,增加了一个新的可调参数:开路枝节长度,从而更容易地调节双模,便于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文中最后设计出了中心频率为2.4GHz、相对带宽约为12%的改进的双环双模带通滤波器,测试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种新型的微带双模椭圆函数带通滤波器,该结构带有两个方形切角且中心开圆形槽,并用Ansoft电磁仿真软件对该滤波器结构进行仿真。该滤波器在中心频率2.26GHz处,最小插入损耗为0.27dB,通带内在2.22~2.33GHz之间插入损耗小于1dB,在2.25~2.31GHz之间回波损耗大于20dB,3dB相对带宽为7.08%。在通带两侧有3个衰减极点,提高了阻带的抑制能力。研究表明,该滤波器结构能减小滤波器的体积,有利于实现器件的小型化,同时还能有效减小辐射损耗,使滤波器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7.
异向介质开路环谐振器及其滤波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异向介质材料奇异的电磁特性,描述了开路环谐振器(SRRs)的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的提取方法,对三种对称SRRs进行了CST模拟仿真。对比分析得出加入金属短杆的对称SRRs可以调节谐振环的谐振频率,并且验证了通过调节金属短杆与SRRs开口边的间距,可以调控基于对称开路环谐振器的传输零点,有效改善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寄生陷波频带的方法,用于低通滤波器通带内,可以实现部分阻带功能。该方法在传统切比雪夫Ⅰ型低通滤波器上寄生一对完全对称的L形开路枝节,实现了一种陷波功能,进而对该枝节的几何参数与陷波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L形开路枝节的几何尺寸,可以灵活调节陷波频带的中心频率和带宽。实验结果对该设计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在模拟滤波器设计的基础上,利用C语言快速实现了中心频率为50Hz,带宽为4Hz,通带内衰减不超过3dB,45H以下和55Hz以上为阻带,阻带内最小衰减为20dB的三阶窄数字滤波器以及系统的差分方程,并进行了仿真.理论模型的试算表明,设计方法是可行的,设计结果基本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0.
文章叙述了FIR滤波器设计的不同方法,包括窗函数和频率采样,详细研究了FIR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与余弦基神经网络算法的关系,给出了神经网络的训练算法,并应用该方法构造了一个中心频率大于10KHz的带阻滤波器。通过MATLAB仿真实现,与常规的用窗函数法设计的滤波器进行了对比,发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所设计出的滤波器通带阻带无过冲无波动,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郭朗 《教育技术导刊》2013,12(6):105-107
深入分析了某智能网络分析仪数字中频处理中的有限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原理。设计的FIR滤波器根据设计要求可以改变参数,使得滤波器性能达到最优化,能节省大量编程时间,提高编程效率。该滤波器通带波动小、阻带衰减大,从而证明其算法具有有效性和优越性,阐述了其具体的设计原理及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无源模拟滤波器优化设计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慢迭代次数多、运算量大且稳定性不够好。提出果蝇优化算法对滤波器的整个参数空间进行高效并行搜索直到获得最优的参数值,实例仿真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滤波器在相同的带宽准确度及阻带衰减的情况下,具有更快的运算速度及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13.
运用1/4波长耦合线设计了一个高选择性的宽带带通滤波器结构。运用开路/短路耦合线构成了端口1到端口2的两条传输路径,实现了一个通带两端具有多个传输零点的三阶宽带滤波器。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加工测试了一个3-dB相对带宽为46.3% (2.3~3.68 GHz)的结构模型,测试结果和仿真试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典型高铁轨道结构,对钢轨减振器的设计参数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钢轨减振器的工作机理,为合理设计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创新点:运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无限长周期结构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从轨道结构的频散特性、共振特性、振动衰减特性和振动能量(近似声辐射能力)等多个方面对钢轨减振器的参数进行研究;提出荷载移动对振动衰减率的影响问题。方法:运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无限长周期结构动态特性的分析方法,结合典型高铁轨道结构,对钢轨减振器的设计参数对轨道结构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的动力学特性包括:频散特性、共振特性、振动衰减特性和振动能量(近似声辐射能力)。结论:1.加装钢轨减振器会引入新的阻带,从而增加整个阻带的宽度;2.在移动和不移动的情况下,荷载的振动衰减率是不同的;荷载的高速移动会降低振动衰减率;3.从阻带尽量宽、振动衰减率尽量大和振动能量尽量小这三方面的要求来看,钢轨减振器的设计频率应该接近原来轨道结构的Pinned-Pinned频率,并且质量越大越好;4.如果能够保证足够高的阻尼,钢轨减振器的频率可以设计得比Pinned-Pinned频率低。  相似文献   

15.
设计了一种基于缺陷地结构(DGS)滤波器的高效率整流天线,可应用于低功率条件下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中。鉴于缝隙耦合微带天线具有较宽的阻带特性和高增益,因而被用于整流天线的接收天线,仿真得到该天线的谐振频率为5.8GHz,增益为8.2d B。整流电路采用DGS直通滤波器,以抑制交流信号传输到负载而被消耗。应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对天线和滤波器进行仿真设计,应用ADS射频仿真软件对整流天线系统进行了仿真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整流天线在3d Bm输入功率条件下,直流-微波转换效率达到了51.8%。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非线性元件在电网架构中得到日益广泛的采纳,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电网运行难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电力系统谐波.目前抑制或消除电网谐波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它能动态地抑制谐波,并进行无功补偿.因此,研究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有源电力滤波器基本原理、基本结构以及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研究了三角载波线性控制方法和滞环比较控制方法.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NK平台对有源电力滤波器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成本,实现高稳定性、高精度的波长解调,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高双折射光纤环镜滤波器的光纤传感解调系统。根据传统的矩阵光学原理建立理论模型,研究了高双折射光纤环镜的滤波特性,分析了高双折射光纤环镜滤波器的解调原理。经传感检测验证,该解调系统对温度的分辨率为0.05℃,线性度达到0.9986,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显示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精确度高、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1种新型双频窄带带通滤波器,由1段1/4波长的均匀阻抗线以及1/2波长的U型阶跃阻抗谐振器组成,输入输出采用抽头式。所设计滤波器中心频率为2.4/5.6 GHz,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常用频率。该滤波器的带外有3个传输零点的引入,增强了通带隔离度以及阻带的抑制特性,带内回波损耗低于-0.3 dB。双频窄带带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S11和S21的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滤波器的尺寸为30 mm×30 mm。  相似文献   

19.
极端学习机作为单隐层前向神经网络的一种典型学习算法,学习速度快,泛化能力好,在函数逼近和模式分类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文把极端学习机的应用拓展到滤波器的设计当中,通过对数字信号处理中实例的计算机仿真,验证该算法设计的FIR滤波器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取得理想的滤波效果,通带与阻带边界频率容易精确控制,且初始条件随机给定,算法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根据快速滤波器组所具有的级联结构、良好频率选择性以及低复杂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多通道同步接收机的设计方法来并行处理多路接收信号.该方法将最小化系统所需乘法器的总数量作为目标函数,以通带和阻带所允许的纹波作为约束条件,设计各级原型滤波器的脉冲响应系数,以满足接收机各通道全局设计指标的要求.以工作频率为88~108 MHz的调频广播信号并行解调系统作为仿真和实验平台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能够满足多通道同步信号处理的要求,且每个通道所需乘法器的数量大约为加权重叠(WOLA)滤波器组方法所需乘法器数量的66.4%,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