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蕴含的文化博大精深,大卫·霍克思在翻译《红楼梦》中的文化负载词时,运用了多种策略进行信息传递.论文运用变译理论对霍译本的文化负载词传译进行分析,意在证明变译发挥译者主体性,以译语读者为导向,通过表达形式的改变来实现文化信息的有效传译.  相似文献   

2.
张吉 《海外英语》2020,(6):73-74
文化负载词是极具地域性的传统文化输出,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译者采取了用汉语拼音代替文化负载词的策略.在进行翻译时,译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翻译策略,如音译和意译等策略.该文基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版本做对比,分析了文化负载词的具体翻译策略,总结了几种常用方法,以期对该类词的翻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译者在进行中国经典作品外译时,应重视作品中传达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的转换翻译,文化负载词是译者在进行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能够直接体现整部作品的翻译水平。本文针对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物质文化、习俗文化等文化负载词,结合杨宪益、戴乃迭《祝福》英译本中的翻译实例,以探讨文化翻译视域下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围城》内涵大量文化负载词,展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本文选取翻译适应选择论,通过“三维”层面浅析小说德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具体分析译者莫宜佳的适应与选择,进而得知莫宜佳在翻译实践中符合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并恰如其分地进行了适应性选择,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如意译、直译、替换法和增译灵活地处理了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题,有利于助力德国读者知悉中华文学和文化。  相似文献   

5.
文化负载词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是特定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其形成与使用都与特定的国家和民族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目的论原则指导下,依据纽马克对文化的分类原则,对鲁迅《呐喊》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译本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进行探究。在对比杨宪益夫妇版本与汉学家莱尔版本的基础上,分析译者基于异化翻译策略与归化翻译策略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方法,揭示了文本翻译目的论的指导功效以及文化负载词的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德国译论家威米尔的目的论,译者为了达到委托人的已定目的,针对不同的译语读者,可以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如诺德的纪实性翻译和工具性翻译。在《红楼梦》的翻译过程中,杨宪益意向全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霍克思则意为西方读者提供消遣读物。在不同翻译目的指导下,他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成功地处理了人物对话中仿词的翻译,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优秀译文。  相似文献   

7.
通过个案描述与理论分析的结合,对宏观视域下翻译目的与微观视域下的行文措辞进行研究,分析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一方面,以对比和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来探究每位译者所采用的具体翻译策略。另一方面,结合目的论的理论观点,深入分析译者的翻译策略和翻译目的间的关系。《红楼梦》的解码过程体现了不同译者在特定文化氛围和社会历史环境中,受不同翻译目的驱使的译风、译貌等典型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董为国 《英语广场》2020,(10):10-13
本文在翻译"目的论"的视域下,对《浮生六记》林语堂的两个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了1939年译本和1942年译本不同的翻译目的,并从篇章结构、文化负载词和注释三个方面对两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942年译本在1939年译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译,在整体上保留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运用了更多的归化策略,甚至运用了"编译"的手段,让西方读者易于接受,产生了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浮生六记》林译,特别是1942年译本对中华典籍英译工作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频繁,饮食文化也不断向外传播。在翻译包含大量的饮食文化负载词的民族性的文学作品时,由于巨大的饮食文化差异,译者很难找到现成的完全对应的表达。本文将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探讨《红楼梦》杨霍两个译本中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来分析杨霍的翻译方法与策略。最后,分析阐述杨霍译本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的论从翻译委托人、译文读者、原文地位等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两种英译本的翻译目的,阐明了翻译目的对译者策略选择的影响。霍克斯为了使英美读者欣赏小说,享受阅读的乐趣,倾向于归化;而杨宪益夫妇为了介绍中国文化,主要使用了异化策略。最后从宗教文化、习语和典故三个方面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译本翻译策略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九大以来治理中国的生动记录。文章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挑选译文本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例,分析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技巧,以及目的论在翻译策略中的体现,探讨政治文献翻译的策略应用。  相似文献   

12.
《骆驼祥子》是京味小说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小说的四个英译本为切入点,从称呼语、诅咒语、地名三个方面分析体现"京味"文化负载词、词组、俗语的翻译,并通过具体实例,对比四英译本中不同译者在北京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以及译文效果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异化翻译为主的翻译策略对推动文化走出去战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近现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典籍不断传往国外,而典籍英译的目的只为弘扬特色鲜明的中华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文化负载词往往很难确切展现。然而在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却译得恰到好处,体现了林语堂的翻译思想与翻译目的论的共通之处。本文以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例,探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多种方法。为了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译者在翻译作品时既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要保证准确地传达源语中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姚伟 《海外英语》2014,(13):155-156
《红高粱家族》中文化信息的合理转换对于其译作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该文将首先采用尤金·奈达对于文化的"5分法"将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然后通过对葛浩文先生译文中5类文化负载词进行梳理,找出其在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以期为后续译者翻译中国文学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15.
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翻译的《红楼梦》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的两部标志性作品。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对《红楼梦》译者的翻译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文化、意识形态、译本的编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在原文基础上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我们对鲁迅作品《孔乙己》的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和英国学者蓝诗玲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不同译者做出不同策略选择的主要原因在于译者的翻译目的和预期受众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以杨宪益夫妇《儒林外史》英译本The Scholars为语料,结合传播学理论,运用传播学模式探讨了译者对小说中出现的大量文化负载词英译的处理和所采取的策略,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以引起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的思考,旨在为中国典籍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分别翻译的《红楼梦》可谓二十世纪中国翻译史上的两部标志性作品.文章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目的对《红楼梦》译者的翻译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文化、意识形态、译本的编排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作出描述和解释的新译学理论。翻译行为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文章将译者对翻译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作为切入点,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比较杨宪益英译《红楼梦》和霍克斯英译《红楼梦》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转换上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翻译观角度研究《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在探析《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难点后,研究汉学家白睿文翻译《活着》中文化负载词所用的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对外翻译提供借鉴,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研究发现,从文化翻译观视角看,《活着》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有:直译、音译、音译+脚注和增译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