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市报采取什么样的内部运作机制,在新形势下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特别是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轨道后,地市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跟,求得发展,除了办好报纸、争取读者外,必须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近几年来,我们绍兴日报就根据企业管理的要求,在领导体制、用人体制和分配体制方面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灵活的运作机制。领导体制——从总编负责制到社长负责制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总编不需要花很多精力考虑经营工作,只要办好报纸就行了。现在情况不同了,总编不但要抓报纸,还要抓创收。…  相似文献   

2.
现在报纸林立,发行花样繁多。除正常发行外,有不少不正当发行。这里略举几例:比七。有的报纸特别是行业报纸动用公安、工商和税务机关发行.不订某种报纸,就寻你的事,关你的门.给你吃不完的苦头;有的地方.行政命令,抢大帽子吓人.不订我家报纸.是什么不讲政治呀,不抓精神文明呀等等;有的报纸和有的单位以“条件”交换,你要宣传什么我照登.我要发行若干份,你照办;各报纸开展奖励大战,你订一份奖五元,订我一份则奖’\元,看谁压过谁……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报纸发行当然也要竞争。但正确的做法应当…  相似文献   

3.
翻阅来稿,不时地碰到所谓“抓问题”的稿子。这类稿子大致框架是:某单位本该评上先进,上级发现其中有问题没有评上,领导机关进行反思,反思中引出一大堆认识,最后制订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这种稿件有两个特点,一是一个路子,二是爱讲道理。说实话,编辑并不喜欢这样的稿件。这种抓问题的稿件,开始在报纸上出现。还是很新鲜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模式,潘过来溜过去老是一个样子,就很倒胃口。报纸经常强调文章要有针对性,要有的放矢。通讯员积极抓问题是对的,但是如何采写抓问题的稿件。就要动一番脑子了。现在在通讯员…  相似文献   

4.
报纸的总编辑,即报纸编采工作之总领。“治繁总要,此其体也。”总,当然包括总揽、总结、总合、总调度、总裁定。总而言之,报纸总编,肩有千钧担,责任大如山。凡报社与编采工作相关的事宜,总编均应胸有全局,手有线索,眼观六路洱听八方,运筹策划,协调凋度,拍板决断,应对裕如。要做到这一点,则必须牢固建立总编意识。一、系统的质量意识这里的质量指报纸的质量。报纸质量包括政治质量、新闻质量、编辑质量、印刷质量。以政治质量言。总编辑要始终牢记,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用以教育、组织、鼓舞、激励人民府击敌人的…  相似文献   

5.
报纸已经进入市场,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报业的市场经济好比眼球经济,也就是说,谁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谁就赢得了市场。这种赢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短平快的:靠的是版面设计的冲击效果和热点新闻的快速报道;一种是长期的魅力:靠的是文章的质量,靠的是文章的感染力。目前我们许多报纸重视的是第一种方式,但在相对更为成熟的西方报界.重视更多的是第二种方式。一位去美国报界参观的总编说。  相似文献   

6.
报纸的总编有大有小,甜酸苦辣各异,但他们的职责可说基本是一样的,是报纸的总设计师、总指挥、总决策人,抓总的编辑。作为一张企业报的总编,除了和大报老总的职责有相同之处,还有很多不尽相同的地方。 根据自己多年从事企业报总编工作的实践和同行们的成功经验,我体会,一个总编对办好一张企业报的作用因素果然很多,但他的新闻意识浓厚与淡薄,则是办好报纸的关键,以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乐升 《传媒》1999,(2):18-19
我想结合报纸审读工作,谈一谈总编如何把关的问题.根据许多总编多年的感受,也融进一些个人的体会,总编要把好报纸的关,做到不出错或少出错,起码要抓住这样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新闻     
南国早报聘请专职“挑刺员” 据《南国早报》报道:过去,广西《南国早报》由于报社人员碍于情面,相互捉错的行动时热时冷,不能持之以恒。今年开始,报社采纳读者的“金点子”意见,公开欢迎与鼓励读者给报纸“挑刺”,在报纸上设专栏,随时刊登读者给报纸提出的意见和差错。同时,报社又从外单位聘请有水平又热心“挑刺”的6位读者作为固定的“挑刺员”,给予报酬,赠予报纸,让“挑刺员”天天精研细读,认真挑毛病、挑差错,最后报社根据挑出的差错查明是谁的责任就扣谁的分数。 三家晚报、都市报 新总编到任 据《中华新闻报》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9.
一张报纸办得如何,总编具有某种决定性影响。因此,总编意识的强弱,直接关乎报纸质量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一张报纸办得如何,总编具有某种决定性影响。因此,总编意识的强弱,直接关乎报纸质量的优劣。在意识领域里,凡涉及报纸方方面面,无不属于总编意识范围,现仅择其要而谈之。第一,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作为校报总编必备的前提意识。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确定编辑方针,制定报道计划,规划版面,审核稿件,把握舆论导向,组织指挥编辑队伍去实现目标,  相似文献   

11.
抓经济效益 决不能走偏了路葛维威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在有关部门上报的大学出版社情况报告上批示:“大学办出版社是需要的,主要是出版教材、专著、学习参考书籍。路子要走正,对路子走偏了的,要批评纠正,对问题严重的要依法查处。”这一批示不仅再次强调了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2.
提起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政治处主任吴茂科,许多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吴总编。这位吴总编,恐怕是全军最小的报纸的总编辑了。他所主编的院报──《疗养之声》经常摆在军区有关领导的办公桌上,深受军区后勤某分部官兵的喜爱。吴茂科,这位农家子弟,1994年初从胶东大泽山某仓库来到青岛二疗。他在仓库任政治协理员时,就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他说:“身为政工领导,不抓新闻报道怎么行,不带头写稿怎能带动大家?”一种责任感促使他拿起了笔,仅1994年以求,他先后被《政工导刊》、《新闻与成才》、《解放军报》、《前卫报》、海…  相似文献   

13.
一张地方报纸要想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取胜,关键是要多出精品佳作,提高报纸质量。所以,办报纸出精品、抓“拳头”、创名牌是很重要的一环。怎样才能使报纸常办常新,精品迭出呢? 本文想结合办报实践,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强化精品“三性”意识 当记者、做编辑和报纸的“老总”们,谁不想出名  相似文献   

14.
报纸总编该怎么当翟翠明总编辑,总导演,总经理,总指挥,总……,“总”字的官衔很多,工作事无巨细,千头万绪,从何做起?《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同志说过:“总编总编,去掉一个总字就是普通编辑”,在这里,关键的关键,是要抓住一个“总”字做文章。这里不论别“...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10,(5):14-16
每张报纸改版的动力是不一样的。西方报纸总编谈及改版时认为:有的是版面与同城报纸比.显得半老徐娘,不再美丽活泼:有的是刊载的内容,读者读后不再如见到心爱的人那样激情奔放、难舍难分:还有的是媒介的管理进入“橡皮筋”阶段.即弹性越来越大,激励措施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队伍活力渐降,疲态明显。  相似文献   

16.
总编辑要把好关●唐中平如果说报纸优秀消息作品越来越少,那么我认为总编辑(当然包括值班发稿的副总编)也有一定的责任。笔者之所以将“皮球”踢向总编辑,或者说胆大妄为地向总编们挥一棒,是因为总编辑作为报纸业务的最高主管,他的行为对报纸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一,...  相似文献   

17.
报纸要办得吸引读者,为读者所欢迎,首先办报者应精力集中,劲头十足,把主要心思用在提高报纸的质量上。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关键在总编。报纸的质量能不能提高,在总编;报纸办得吸不吸引读者,也在总编。 在报界工作十余年,我们曾有意无意地与天南海北的同仁们探讨过提高报纸质量问题,耳闻目睹了一些“病症”。 一是耳朵软。报纸的质量如何,首先看一版。而总编最挠头的也是一版。一版是要闻版,翻开一看,  相似文献   

18.
缘何“总编辑听部主任的”———兼论报纸总编辑的根底项友炜今年5月中旬,笔者有幸在广西北海参加全国部分党报、晚报副刊研讨会。一位南方报纸的总编辑在会上讲了这样的情况:“现在的报纸,往往是部主任听记者的,总编听部主任的。”在座的几位报纸的负责人听了都有同...  相似文献   

19.
赞扬子晚报的办报思路杨万荣扬子晚报把增强报纸可读性、赢得更多的读者作为提高报纸社会效益的一件大事来抓,是值得称道的。该报编委会明确规定:“第一是办好报纸,第二是办好报纸,第三还是办好报纸”,“报社一切活动都以办报为中心,以提高报纸质量为龙头,以报纸的...  相似文献   

20.
办好地(市)县报,靠的是一支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能“征”善“战”的新闻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领头的总编辑的全面素质更显得举足轻重。有人说,一张报纸的面貌反映了总编的面貌,而总编的水平高下,又决定着报纸的水平高下。因而可以这样说,要提高整个地(市)县报的水平,首先得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总编队伍。笔者赞成这种说法:地(市)县报的总编辑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