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合精神。从文化视角看,它是和合文化的结晶和新的发展。一、一国两制,和而不同“和而不同”,这是和合文化的精要之一。“所谓和合,是指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的诸多元素、要素相互冲突、融合,与在冲突、融合的动态过程中各元”素、要素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的总和。”《和合学概论》张立文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上卷第71页)。在古人眼里,一个“和”字,提携着中华民族文化之纲,历来将它作为…  相似文献   

2.
张立文先生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当代社会进行了宏观的审视,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概念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转换和提升,使之成为既能够满足民族精神需要的又属于自己时代的新形态哲学体系──和合学。它对于我国走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立文先生的《和合学概论一门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以下简称《和合学》)与传统和合观相比,其中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破。一、独具特色的融突论和合是回应和化解天与人、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人、人与心灵以及东西南北中不同文化冲突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的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学概论自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的文化战略的构想──和合学概论自序张立文现代中国文化面临着三方面的挑战:一是人类共同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间)的挑战;二是西方文化的挑战;三是现代化的挑战。回应此三大挑战的最佳、最优化的文化选择,便是和合学...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18日,当代知名的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教授应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哲学所邀请,就当代如何发展繁荣中国哲学,结合历史、时代和现实,在该院作了题为"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和合学"的演讲.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思想发展阶段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中国文化思想与世界文化思想发展的阶段,大体上有相类似之处。这就是潜哲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合学阶段。这三个阶段具有相对的普遍意义。潜哲学阶段,即前哲学的哲学。潜哲学阶段是人类的幼年阶段,是指企图寻找现...  相似文献   

6.
天地和合,万物共生,“和合”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古往今来追求和平、和谐、和睦的精神,在此影响下“和合神”信仰在民间诞生。“和合神”自古以来在中国民间受到广泛的尊崇,其家族庞大:一是宋时信仰广泛的万回;二是僧人寒山、拾得;三是信仰范围较小的“和合神”,如岭南地区的冼夫人和丈夫冯宝,《和合宝卷》中的路遥和马力;四是神话传说或道教文献中的“和合神将”。其信仰内涵也随着身份的不同而不同,有家人团圆、姻缘美满、发财利市等方面。至雍正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和合神”受到官方认可,定于一尊。这四类“和合神”身份虽复杂多样,但都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来回转换,最后由民间神祇上升为官方正神。  相似文献   

7.
王余 《中华文化论坛》2009,2(2):139-142
文章重点探析鲁迅人学思想的来源,认为鲁迅的人学思想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融汇着不同的思想资源,吸纳着不同的文化元素:中国传统思想是形成鲁迅人学思想的基础;进化论、尼采哲学等是鲁迅人学思想的精神血脉;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鲁迅人学思想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价值系统的核心。在思考中国现代价值观问题的时候。不仅考虑价值观的现状,也考虑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或价值系统作为支撑,更考虑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特别是价值观或价值系统方面的贡献,那么和合的重要性及其地位将更加突出。因此,传统和合思想需要承接,更需要发展与突破。 一、传统和合思想的现代承接与突破 中国文化在近现代受到全面的冲击,传统的和合精神在总体上也曾被遗忘、曲解与否定。但是,和合精神作为中国文化的普遍性原理和最高的价值原则,是不会被湮没的。因而,在20世纪…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诗文流派简说□傅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西方文化开始不断冲突并逐渐融合。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中国近代诗词与散文也发生变化而形成独特流派。从总体上讲,它在某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诗文的优长,也扬弃了其中某些落后的、呆板的内容和形式;它在对待西...  相似文献   

10.
由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与成都市金牛区委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哲学研讨会”于1997年8月13日在成都召开。会议讨论了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以及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等问题。并增选了四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天府新论)总编唐永进为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11.
新春佳节,金蛇狂舞。为庆祝2013年中国春节的到来,洛杉矶地区的中国文化节目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支持与驻洛杉矶总领馆的组织安排下,堪称好戏连台,一系列原汁原味的“欢乐春节”主题庆典活动持续半个月之久,令海外华人在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中过了中国味儿醇厚的农历新年。回顾2013年“欢乐春节”活动,之所以比往年更加抢眼红火,是因为形成了规模与声势,具体涵盖了更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  相似文献   

12.
宋伯胤 《寻根》2006,(1):83-87
最近读日本文学修士冈仓天心(1862~1913年)在明治三十九年(1905年)写成的《说茶》中文新译本,东京大学藤田一美教授在题写《致中国读者))代序中说,这本书和中国读者见面。“就像回娘家的姑娘似的”,但“真是太晚了些”。其实,早在1942年,我国学者已经看到这本书,并且译为《茶之书”。书中关于唐代茶文化,主要是以陆羽及其《茶经》为张本,天心先生明确指出:第,“茶。开始是用作药材。后来就成为饮料。  相似文献   

13.
《中外文化交流》2014,(2):36-36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欢乐春节”是中国文化部推出的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本片介绍了2013年“欢乐春节泰国行”活动,并从两国政府要员和文化官员、泰国华人、在泰的中国留学生和在泰旅游的美国人等多个视角展示了一个喜庆、祥和的中国春节以及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人们被喜庆热闹的春节氛围所感染,被中国春节的特有文化元素所吸引,并在欣赏、体验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着“欢乐、和谐、共享”的春节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4.
本对中国阳明学在日本的传人——中江藤树儒佛融合的思想作了系统论述。通过考释中江藤树的“明德”观、“意念”观来探讨藤树本人的思想及与中国阳明学的异同。指出中江藤树的儒佛融合思想是形成日本民族“共生意识”的重要因素,而这种“共生意识”具有化解人类冲突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中华化对日本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楼宇烈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  相似文献   

16.
肖勇 《华夏文化》2013,(4):63-64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博士生学术论坛”于2013年6月18日在西北大学举行。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教授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李四龙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谢阳举教授作了《西安的历史与文化》主题讲座。此次学术论坛以双方在读的博士生为主体,采取博士生独立主持、专题发言与深入讨论的方式进行。两校的13位博士生在论坛上发表了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伴随着奥运年和金鼠年的到来,婚庆消费呈现大幅上升趋势,但与此同时中国人结婚的礼仪标准模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民俗文化之一的婚俗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理应得到全民的关注与保护。2008年起,恒源祥家纺融合“大家纺”概念,将“和气致祥”作为公司的文化定位,由此着手开展“祥和文化”与“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并与产品相结合,由婚庆作为切入口,将中国的祥和文化进行延展。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我们伟大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文化,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精神文明。艰苦创业、厚德载物的刚健精神,“天人合一”、“和合为贵”的兼容精神,“舍生取义、以义帅利”的奉献精神……促进了中国各民族的融合、团结、统一和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支柱和联系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坚固纽带。中华文化中蕴藏的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的传统,对人类生存、发展、进步的贡献,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我们不会忘记,百多年来,由于中国封建王朝的腐败统治,帝国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中华学人     
姜国柱教授简介姜国柱1938年4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哲学硕士。从事中国哲学史教育研究工作34年。现任国防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人学学会理事,《国际汉...  相似文献   

20.
客家花朝戏     
郑紫苑 《寻根》2012,(3):116-119
起源与意义 广东紫金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而兴起于紫金县的花朝戏由于在展演的过程中包含了大量的客家元素,成为了该地比较有特色的文化。它起源于一种被称为“神朝”的祭祀活动。从清末民初艺人叶春林创立“定长春”花朝戏班开始后,逐步形成了花朝戏,并于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