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8月版《三目类序释评》一书,是李致忠先生关于古籍目录学的一部著作。是书将《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的总序、部序、类序对应排列,为之标点、注释、述评,是中国古籍目录学史上应大书特书的事情。然《三目类序释评》近五十万言,难免偶有疏漏,今试为讨论。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6,(4):75-84
《诗小序》的作者问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为"纷如聚讼","说经之家第一争诟之端"。清代一些学者,从清初的陈启源,中经钱大昕、翁方纲、张澍,到晚清的陈奂等,一改宋代学者轻率攻击《诗序》的做法,实事求是地对《诗小序》的作者进行了辨析,肯定《诗小序》出于子夏。其中张澍在其《诗小序翼》的序言《诗小序翼题辞》中,以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郑玄《毛诗笺》等的直接证据与自左丘明《左传》以来历代学者引用《诗小序》的间接证据相结合,论述了《诗小序》为子夏所作,显得全面而系统,令人信服。当代学者在"走出疑古时代"的背景下对《诗小序》作者问题的研究,肯定了"子夏序《诗》"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罗经国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学者,其所编译的《古文观止精选》作为向爱好中国文化的西方读者介绍中国古典散文和帮助中国读者学习英语的文本,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选择了《滕王阁序》作为个案,对其中的典故、对偶句、谦称、逻辑关系的翻译和对原文中不符合译入语习惯所做的翻译调整、词性转换等翻译过程的重要问题及其翻译技巧,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4.
宗炳的《画山水序》在中国山水画理论研究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中国山水画的源头,也是中国画千年发展的精神脉络.宗炳的《画山水序》从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绘画创作的经验,吸收了当时不同的学说思想,较为全面地奠定了中国绘画的理论基础,确定了中国山水画的行进发展方向,它是中国山水画的起点和基石.  相似文献   

5.
马端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也是元代众多《诗经》学研究者中的重要代表之一。马端临在元代废《序》的大环境中,主张遵《序》,可谓独树一帜。他在其《文献通考》中认为,《序》有功于《诗》,《诗》赖《序》以明,且《序》符合圣人"无邪之训",应择其善者而从之。马端临的存《序》说体现出其对诗歌艺术规律的独到认识。可惜的是,马氏对《诗序》的作用缺乏客观认识,由于《诗序》带有阐说儒家思想的说教色彩,并不能说明诗歌的意旨,从而使马端临的存《序》说又回归到遵《序》的窠臼之中,其《诗》学观念囿于汉学,思想偏于保守。  相似文献   

6.
作为“诗之大纲”的《诗大序》,不仅在传统中国关于诗的性质与功能阐释中具有权威性地位,其域外翻译与流传也甚广,在世界性诗学理论的表述中有着自身的特色与影响。二战后,随着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向美国的转移,有关《诗大序》的翻译与研究也聚集到美国的学术圈;与此同时,基于《诗大序》英译的成果,以华人学者为代表的美国汉学研究也尝试激活《诗大序》的理论话语,使其跳脱《诗经》解读手册的单一功能,释放其与西方诗学对话的空间,彰显了中国传统诗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古今和歌集》的真名和假名两序是研究和歌歌论的重要文献。《古今和歌集》的两序的歌论从发生论、本质论、表现论和社会功能论等方面都深受中国诗论"诗言志"的影响。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古今和歌集序》的中国古典诗论"诗言志"的受容。  相似文献   

8.
张红运 《天中学刊》2006,21(1):55-58
诗序是与中国古典诗歌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文学形式。它最早的源头是和先秦时期的典籍与文章依附在一起的序文。现存的文献资料里保存最早的“序文”是“诗大序”,它是“诗序”这种文体的滥觞,而且对此后“诗序”创作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真正文体学意义上的诗序产生是以萧统《文选》的问世为标志的。诗序在流变过程中,又有自序和他序、大序和小序、明序和暗序等不同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其中“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滕王阁序》(又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或《滕王阁诗序》)以其骈俪藻饰、华美典雅的语言特色为后人所传诵.成为大学、中学(包括中专)学生学习古文的必读之作。然而在职高语文(包括普高语文)中在对该文的某些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中出现了偏差.现拿出来与大家商榷、探讨,以求其完美。  相似文献   

10.
宗炳《画山水序》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篇论述山水画理论的重要著作,学术界对《画山水序》的各种理论命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宗炳在传统山水画创作远未成熟的情况下,建构了系统的山水画理论,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却是非常薄弱的。慧远强调以"形象"的审美体悟本体的"形象本体"之学,为山水画理论的建构奠定了思想基础。宗炳追随慧远并接受"形象本体"之学,这是形成《画山水序》前瞻性的山水画理论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纪晓岚的诗学思想是纪晓岚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纪晓岚文集》中收录的二十六篇诗集序真实集中地记录了他丰富的诗学思想,是研究纪晓岚诗学恩想的重要材料,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有补证之功,据其探讨纪晓岚对“诗言志”、诗“穷而后工”等问题的看法,以求对前人研究有所补遗。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对历代学者给小学所划定的范围作了评判,并且对小学分为文字、训诂、音韵三方面的时间作了定位。然而由于编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的学者受到当时盛行的朴学影响,崇尚东汉古文经学,反对宋明理学,使得他们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中对小学所作的评判和分类时间的定位都有所偏颇。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小学类序》中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类序》所存在的错误一一进行了说明和指正,全文条分缕析,论据充分,辨证有力,说服力强。  相似文献   

13.
李维桢是晚明名士,目前他的诗学成就学术界已经有人进行了为数不多的研究。基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中留下的谱序进行研究,以期发现他的谱学观点,同时探讨李维桢家谱评价思想及这一思想的渊源,并通过李维桢谱序中的材料间接推论李成梁的籍贯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作品本身的内容、主题和众多有关的献资料等方面看,古序体有三种,而非两种。《滕王阁序》的“序”应为“记序”。  相似文献   

15.
《滕王阁序》堪称中华古代文学奇葩,将《滕王阁序》译成英文,不仅满足了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愿望,对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和开拓旅游资源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其翻译版本众多,译本因所处年代和时代背景的不同而不同。在研究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时,译序有着独特的价值。分别选取王科一和孙致礼译本的译者序进行比较,分析两译本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色:王译本带有封建残余思想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孙译本则注重细腻的人物刻画并带有异域风情。  相似文献   

17.
【设计思路】《滕王阁序》是一篇流传千古的名篇,是汉语言运用达到极致的典范之作。它精妙绝伦,光彩四射,洋溢着异样的光辉。品读《滕王阁序》,就如同与中国文化做一次高层次的对话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该文考定宋濂佚文《杨氏家乘序》作于洪武三年正月至八月间,认为该序的价值主要在于介绍了元末成书的《杨氏家乘》的纂修与内容,说明元代族谱已相当成熟,元末浙江宗族势力强盛;该序也反映了宋濂的宗族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新序》中有大量的人物形象,主要分为君主、人臣、普通百姓及少量妇女四类.其中,君主和人臣是最主要的两类人物,而且他们又各由正面形象和反面形象组成.绝大多数的“闪现型”人物和少量的“累积性”人物,共同构成了《新序》的人物画廊,传达了刘向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20.
《文选》"序"类所录的石崇《思归引序》,是单篇诗序。石崇在诗序史上的地位在于,他不仅以《金谷集序》首开雅集序之风,而且在《思归引序》中自述生平遭际、志趣好尚,写景抒情议论,将诗序由简单介绍创作缘起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价值的文体。同时,诗序生动地从各方面展示出西晋时期耽于享乐的名士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