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分析了闽西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世纪闽西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并从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资金筹集等方面对加快闽西工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闽西体育旅游的优势分析,提出了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构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相关对策,为闽西体育旅游经济圈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闽西地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但拥有自身独特的自然和地理环境,在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基础上,近代社会的历史变迁赋予了本地区特殊的红色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已经影响到了全国各地,闽西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取得较为明显进步的同时,红色文化资源也在迫切的需要建设与保护。闽西缺乏工业发展资源,虽然闽西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较丰富,但发展却相对较为薄弱,甚至在经济发展中并没有重视对这些资源的保护,红色资源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因此,把红色文化资源与传统客家文化和天赋的自然资源结合到一起作为促进闽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和策略,未尝不是一种值得探寻的社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4.
闽西拥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山地居多的生态条件铸就了闽西以重工业为主要经济发展支柱的现状。闽西经济发展中,生态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生态条件不但是经济发展的环境基础,而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资源和能源,同时经济状况反过来又影响生态的状态及发展。文章通过分析闽西经济发展与生态条件之间的关系,找出闽西现阶段及未来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绿色食品工程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闽西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的建议,以期对闽西上下形成发展绿色食品的共识,促进我市农业向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闽西教育人才大量外流。文章从外流的状况、后果、原因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减缓乃至遏制外流的对策,以期振兴闽西教育,发展闽西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促进我市农业向效益型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绿色食品工程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闽西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的建议,以期对闽西上下形成发展绿色食品的共识,促进我市农业向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现状及传承与发展情况.论述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操作措施:构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网络信息平台;制定客家民俗体育发展情况的评估体系;结合传统村落建设;结合文化活动和节日建设;竞技性民俗体育项目的竞赛开展;与闽台文化交流联动等.研究旨在为有效保护和传承闽西客家民俗体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闽西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情趣的变化,对水果需求多样化的角度出发,提出闽西城市郊区果树栽培模式应向观光果园、行道绿化型果园、盆景观赏果园、技术劳作型果园、保护地果园和礼品服务型果园发展,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闽西绘画在中国画尤其是福建画史上具有独特的画风和特色,对福建绘画的发展产生过引领作用.当前,闽西绘画在发展中存在画风特质不明显、与市场对接不紧密、体制不顺畅等短板.在全国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龙岩市提出建设“文化龙岩”的背景下,闽西绘画应从突显闽西画坛的地方特色、运用市场手段、创新管理体制等方面,促进领导层的重视、文化艺人的自觉自醒、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实现闽西画坛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有着独特的文化体系;作为客家人已经习惯了的精神向度和价值取向,客家文化浸润了闽西客家文学;闽西客家文学自两宋出现萌芽到20世纪的逐步成熟,经历了从民间到殿堂的发展过程;自觉清醒的客家意识,成为20世纪闽西客家文学创作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从闽西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情趣的变化,对水果需求多样化的角度出发,提出闽西城市郊区果树栽培模式应向观光果园、行道绿化型果园、贫景观赏果园、技术劳作型果园、保护地果园和礼品服务型果园发展,以适应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生态伦理已经逐渐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道德与伦理支撑。通过对闽西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能够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生态伦理的认知水平。在分析闽西大学生生态伦理认知水平提升的限制因素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生态伦理认知水平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闽西土地革命期间,中共领导了闽西苏区的社会改造.这场针对封建恶习陋俗的社会改造,是中共为促进闽西土地革命及闽西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进行的,改造的内容是丰富的,改造的效果也是很好的.通过社会改造,整个闽西苏区树立了社会新风尚,充满着革命的精神风貌.闽西苏区的社会改造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闽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快,形成了一定规模。为适应龙岩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需要,闽西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加快发展的历史任务。从龙岩市现有条件出发,提出把高等职业教育做强做大的基本策略:多渠道办学、把握市场导向、突出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中心、疏通就业渠道、整合龙岩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展望新世纪,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闽西高等职业教育应采取什么样的方针和战略?本文紧密结合闽西职大的办学状况,就闽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办学特色、经费投入等进行探讨,并就适度规模、专业设置的就业导向性原则、服务本地与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关系等若干具体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的记载,它的历史是靠代代言传和口授的。文中根据作者的田野调查、有关历史文献与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成果,论述了闽西畲族发展的源流,探究畲族在闽西的形成及其迁徙流变,以及畲族在闽西历史的重要地位,闽西汉畲的互动发展与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闽西是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学习治国理政的实践基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建设闽西中央苏区纪念馆可彰显这一功绩,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推进闽西红色旅游发展,从而全面提升闽西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森林的多功能和公益性,已成为环境与发展一体化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只有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才会有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闽西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闽西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族群理论出发,通过解剖历史纵面,探索了闽西文化发展的五个阶段:古闽族群、百越族群、多元族群融合、汉族群入主、河老与客家族群共处。在这历史发展进程中,闽西文化形成了它丰富性、开拓性、包容性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