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专业需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及我国产业调整的趋势,一方面一些传统的产业由于规模不断缩小,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就会减少;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的行业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需求将会持续上涨,另外,一些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因此,高校毕业生应该冷静面对所学专业,正确判断就业形势,抓住机遇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
从人口经济学视野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高校毕业生供给数量、质量、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的表现,是大学生自身问题、高校培养质量问题、社会需求问题相互叠加、综合作用的结果。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齐抓共管。为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采取的系列措施包括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构建专业动态调整反馈机制,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使就业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巢湖学院2013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外贸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需求为切入点,以提升学生能力素质为中心,在教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服务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政府机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减员增效,以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分配政策的调整,部分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彼此脱节等等,导致了有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昔日的“天之骄子”,而今失去了耀眼的光环,在求职就业的十字路口,他们困惑、迷惘……  相似文献   

5.
高校冷门专业 新生的心理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新生的心理冲突既有群体性的,也有个体性的,而“冷门专业”新生的心理冲突问题就属于群体性的心理冲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冷门专业”的社会需求不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高校新生容易产生对自己专业的不满情绪,产生心理冲突。因此,恰如其分地做好心理调适工作,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工作面前的重要任务,应该针对这些心理冲突进行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6.
采用时间序列法和相关分析法,对新疆普通高校本科分科毕业生的人数与新疆的人均GDP做回归分析,并通过预测今后5年的人数分析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数量以及新疆产业结构发展与高校学科建设、毕业生数量的协调性。研究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把握好毕业生数量的供需平衡,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席瑾 《教书育人》2009,(9):96-97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近600万,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仅占新增岗位的22%。加之2008年的未就业毕业生,预计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650万以上。社会有效需求与毕业生规模增长速度的差异较大,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空前严重。这对于本身就属于弱势群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8.
李英明  尹辉 《现代教育》2003,(5):126-126
21世纪的中国经济,是信息化拉动工业化的社会经济结构模式,面对加入WTO之后更加开放而激烈的国际竞争,软件产业,恰恰就是中国经济在新世纪的开山之“器”,也已经成为举国上下的首要之选,国家为此制定了若干优惠政策。但制约我国软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软件人才问题,信息产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校每年只有5万名IT专业毕业生,而国家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已达到20万。并且,这个需求还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人才缺口预计将从现在的15万扩大到2005年的42.5万左右。  相似文献   

9.
《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63-16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在相当程度上已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满足人力需求日益旺盛的各类产业。本文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与高职毕业生现实情况的差异为切入口,通过对企业的实证调查,得到企业对高职生的要求不仅是技术技能方面,更多地在于毕业生的职业综合素质的结论,并提出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一头连着老百姓的"饭碗",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909万人。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突发疫情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经济增速趋缓、社会投资冲动降低、国内外需求萎缩、复工复产尚未完全恢复,用工需求不足,岗位有所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11.
高校就业指导要"四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以后,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但社会需求增加缓慢,同时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不会在短期内降低,这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做好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社会政治稳定;高等学校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作为高等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关联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人才市场把握高校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与特点,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不适应性,提出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确对待近期市场和潜在市场,拓宽人才的专业口径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大幅度增加,而由于社会需求相对减少,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成了一大社会问题。在高校毕业生的实际求职过程中,也应当讲究一些方式、方法和技巧,虽然成功求职的经验不可能照搬照抄,但英国《泰晤士报》主编生蒙的求职经历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前是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对社会事业发展并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战略机制的重视程度,给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育锻炼,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高校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综合水平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通过对河北省高校体育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就业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大院校开设日语专业以及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华日企运营受到一定的影响,形势呈现趋紧势头,就业又添难度,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乐观。本文将根据25家常熟东南开发区日企、65名日语专业学生、115名本院日语毕业生以及部分高校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阐述日语课程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日语毕业生能力具备要求与企业需求差距、在校日语专业学生应当重视的焦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分析入手,说明高校毕业生热衰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就业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直接因素是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差异巨大,毕业生就业制度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允许毕业生“自主择业”,但还有一些制度影响毕业生自由流动。另外,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健全,旅游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并已成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分洪渠”。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调查统计,对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做出了分析,并发现了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学毕业生供求矛盾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1、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在高校,存在一批创办已久的现在被称之为长线专业的专业。如历史学、物理学、考古学、社会学、基础教育学等。近几年,社会对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总体减少。尽管如此,这些专业目前还继续维持一定的招生规模。这种现象的存在,使高校整体专业设置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结构性矛盾。但这些所谓的长线专业,往往开办的时间长,办学成熟,教学实验设备配置齐全,有一批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者、专家,其中的许多专业甚至是学校的招牌专业,一些专家教授是替学校…  相似文献   

19.
王世斌 《职教论坛》2007,(11S):15-17
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不均衡现象分析入手.说明高校毕业生热哀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城市就业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直接因素是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差异巨大,毕业生就业制度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允许毕业生“自主择业”,但还有一些制度影响毕业生自由流动。另外,传统社会文化因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招生数将会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将日趋突出,特别是大专以下毕业生已呈供大于求的态势。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渠道不畅,农业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高层次人才却得不到输送。随着人才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将是大势所趋。当前开展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1历史的实践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