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的“早恋”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作为一名心理辅导教师,长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惟有主动预防,才能避免被动局面,收  相似文献   

2.
物质生活提高,爱情剧泛滥,情感世界“丰富”,菁菁校园里的“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预防中学生的“早恋”的教育工作越来越棘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  相似文献   

3.
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红 《职业技术》2006,(10):188-188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生怎样对待爱情,是教育工作最细腻的一面,他要求教师要有真知灼见,把教育技巧和教育艺术结合起来”,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中学生异性间微妙的情爱——早恋。面对中学生的“早恋”,我运用下列三条原则处理,收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接近或已经成熟,对异性的好奇与好感日益增强。中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引起了学校、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该如何应对中学生“早恋”的问题,笔认为应注意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学生早恋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有从“地下”转向“地上”、中学蔓延到小学的趋势。学校、教师、家长“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无奈“涛声依旧”。于是,大家谈“早恋”色变。视其为洪水猛兽,甚至患上了“早恋恐惧症”,但又苦于想不出根治早恋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交异性朋友”和“早恋”问题,是多年的老话题,班主任都想医治“早恋”,调解“交友”,然而,疗效不佳,而且愈治愈烈,有的老师就不敢在学生面前提及“交友”和“早恋”这类敏感词汇。多年来,我一直研究这个问题,试着寻求解决难题的答案。经过努力,发现了八种“中学生异性心理效应”,并对其进行创造性地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金海岸中学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避免学生受“早恋”问题的干扰。特意请我们讲中学生如何避免“早恋”的问题。这触发我们研究珠海经济特区,当前情况下城乡大中学生“早恋”之异同及我们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生早恋问题历来是教育界的一个敏感区,早已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学生早恋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中学生早恋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而防止中学生早恋的对策主要有:严防死守型;推波助澜型;预防疏导型。对于中学生的早恋行为,学校的对策主要应该以预防疏导为主。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大多数班主任特别反对中学生谈恋爱,家长也把这种现象视若洪水猛兽,甚至把反对学生早恋与反对男女生交往等同起来,而忽视了男女生必要的正常交往。我认为,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避免“早恋”,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出“早恋”误区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校园“早恋”这场风波刮了几十年,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最初的不提倡大学生恋爱,到严格管制中学生,再到现在面对中学生“早恋”的哭笑不得,作为教师,我们真的有些措手不及、无计可施了。  相似文献   

11.
邹丽萍 《考试周刊》2011,(49):206-20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早恋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到底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如何引导男女学生进行异性交往呢?我对早恋问题作探究,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讨论中学生的早恋问题:论述恋情与友情的区别,早恋的特点和危害,预防早恋的措施,早恋学生的思想疏导。文章提出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对中学生的心理成熟和人格完善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预防早恋的发生是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早恋”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结果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通常家长和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如果中学生同异性同学交往“过密”的话,会耽误学习,影响学生的前途。一些教师甚至担心中学生的“早恋”行为会导致犯罪。因此,社会上大多数人对中学生的异性交往持保留或反对的态度。为了正确地看待、处理这一棘手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了解中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态度和看法。为此.笔者对广东省两所中学的21名学生(男11名,女10名)进行了深入访谈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任景平 《辅导员》2010,(8):33-35
谈起“早恋”这个词.每一位中学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无不谈虎色变,如临大敌.更有甚者,一些小学生也玩起了“早恋”游戏。其实,我们不必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也不能坐视不管,听之任之,应冷静客观地分析,主动积极地预防,发现了还要有效地引导.  相似文献   

15.
滕朝阳 《教育》2012,(11):11-11
国庆长假期间看到一则新闻,吓了一大跳:一项调查显示,二成小学生承认自己早恋,11岁都已经“恋爱3年”了。小学生“早恋”不是什么新话题,但多至“二成”的小学生自承“早恋”,乍看之下仍不免心惊。再通读这所谓的调查报道,才明白这或许只是一次“炒作”而已。我甚至怀疑,小学生“早恋”已有成为猎奇题材的嫌疑。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学生的早恋已引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普通关注。中每生的早恋行为,不仅成为困扰中学生精神的动因,而且给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后果。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对中学生的早恋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清危害,防微杜渐,转移情感,正面疏导,主动预防。  相似文献   

17.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许多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特别是处于青春发育期的男女同学更易出现所谓“早恋”现象。如果处理不好,既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处理好这类问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含苞待放的花季,情窦初开的年龄,无论是身体成长的变化,还是基于情感和思想的逐渐成熟,中学生们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的心理和意识越来越浓。据一项研究中学生早恋问题研究的报告显示,已有近32%的现代中学生有过早恋的现象,而认为“早恋”现象无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学生青春期发育期的提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班主任老师的难题,中学生早恋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处理早恋问题,我从实践中体会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学生“早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学校,“早恋”的学生已不再像几年前那样偷偷摸摸、怕别人知道,一些对学习已经失去兴趣或将要毕业的学生,相爱已是公开的秘密,即便是学习好的学生,也背着老师偷偷相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