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应从语文知识的学习规律出发,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需求为前提,实施因材施教策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禁锢,落实"少教多学"的现代化教学观念。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生的良好习惯,思维能力也得以发展。一、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少教多学"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产物,具有新颖性和时代性特色,是一种特殊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在小学语文教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增强,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拥有多方面的优点,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语文不能死记硬背,需要学生理解、消化、学会应用,很是适应"少教多学"教学理念,契合"少教多学"理念的中心思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否践行"少教多学"理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提出,初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填鸭式"和满堂灌的课堂模式,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探索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少教多学"教学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确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主体具有重要意义。"少教多学"教学模式意在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思考,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语文学习不再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为主,而是以引导者的身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以及为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少教多学"模式的有效实现提供一些建议,以期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严重的"多教少学"现象,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堪忧。教育家夸美纽斯"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不仅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也和中国语文优秀教育传统高度一致,更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实践证明,"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和有效教育(MS-EEPO)的平台互动方式高度统一,二者融为一体,对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课程改革推进发展而来的教学理念,"少教多学"在很大程度上将学习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从初中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探究问题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本文从问题式探究、学生参与积极性、课外拓展延伸等几个方面着手,探讨初中语文"少教多学"新改革。  相似文献   

6.
"少教多学"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追求教得更好、更精、更有效;学生在学习中学得更主动、更科学、更有用。就高中政治学科而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思维的考查,所以教师要更加注重"少教多学",即进一步突出在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立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现状,探究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落实"少教多学"的教育学理念,以期进一步提高高中政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的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实施"少教多学"的策略是非常有必要性的。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高的学科,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进,把"少教多学"的策略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更能够发展学生们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进行"少教多学"的策略,教学中的重点从教中转移到学中,能够使得学生们更能主动地去学习,对学生们进行有计划的教学,才能发挥"少教多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创设新的教学理念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非常重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素养,进而全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本文就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行语文教学中"教多学少"现象客观存在,老师事事都替学生想到了,生怕遗漏了重要的知识点,语文教学过程常常形成为了追求"标准答案"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急需要"少教多学",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追求教师"少教"达到学生"多学"。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理清教路,以教导学"是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少教多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语文阅读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李志刚 《考试周刊》2014,(21):63-63
新课程改革对广大数学教师提出了更大、更新的挑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秉承"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中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减轻教学负担,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实施"少教多学"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采用一种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进行知识输出,而学生真正能够消化理解的知识却很少,这对教学效率的提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提出运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文本中笔者将从"少教多学"模式理念概述出发,阐述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模式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而高效课堂的本质就是"少教多学"。因此,在探讨高效的高中语文书面表达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少教多学"作为最基本的纲领,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下来。同时我们应该明确"少教多学"就是要在教学中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体现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那么,在高中语文书面表达教学中如何才能体现出"少教多学"的特点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去总结"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也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其中"少教多学"的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高高中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写作中要注重教学的工作,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就会导致学生们写作的积极性不高涨,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的教学策略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邱芸 《考试周刊》2014,(95):28-29
"少教多学"的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木兰从军》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谈谈对"少教多学"理念的认识和思考:"少教多学"的课堂注重学生主体,教学合一;注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注重教师的引导总结;注重高效的课堂训练。  相似文献   

15.
构建"少教多学"的高效阅读课堂,有利于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应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重在转变理念,让学生自由学习、自觉学习,在互动中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正>近些年,学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所谓少教多学,要是从字面上揣测,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其所能"少教",学生要竭尽全力"多学"。那么,教师该如何"少教",学生又该如何"多学"呢?在近两年的教学中,我在不断实践和思考,以下就是我对"少教多学"的朴素思考。一、精准定位教学关系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先生只管教,儿童只管学,好像是学的事情,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教学模式需要发生改变,要充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阅读技巧,进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新课程改革后对语文教学课提出的要求,为此本文分析了"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何谓"少教多学"呢?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教师要少教,学生要多学。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要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把"少教多学,变灌为导"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精心安排课前预习提前预习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经了解,多数教师也注重让学生提前预习,但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往往采取的都是"讲授-练习-检查"等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新课标、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我们老师应该要"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要求学生"多学",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而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与新课程标准是不谋而合的,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从根本上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因为曾参与教育部"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立项工作的安排,自己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兴趣,又因对张洁慧《深情苏轼:十年一梦,亦哭亦歌》有浅薄的点评,引发了自己对语文的思考。我曾撰文《为少教而多学》,谈到教师应为"少教"而多学,事后想来,到底要老师多学什么,尤其是老师应引导学生多学什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什么,增加什么,注意什么。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我明白了国家为什么要增加高考语文的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