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保证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建立了“学术性”、“师范性”、“职业性”三性合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由综合宽泛的通识教育课程、工作导向的专业教育课程和突出实践的教师教育课程三部分组成,实践教学始终贯穿于三个模块之中.  相似文献   

2.
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研究总结了职业技术师范类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提出了职业技术师范本科院校的性质特色是:学术性、技术性、师范性“三性一体”的复合性质;职业技术师范本科院校的服务定位特色是: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三维一体”的服务方向;职业技术师范本科院校的功能特色是:职业教师培养、职业教师培训、职业教育研究“三位一体”的社会功能,形成了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三三”式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高职教育教学的探索,已形成这样几点基本共识:一、高职教育内涵区别于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即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当前采用的课程模式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本科教育"三段式"课程体系无法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三、为此必须构建新的体现高职教育规律、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新模式一定要以职业为中心,以实践活动或工作为逻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体现高职教育规律、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职教核心课程体系,通过"教、做、学"一体化交替化的方式,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四、借鉴这些先进课程模式的优点,必须对现有的原高职课程体系开展项目化重构.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开启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之旅,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大学成为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而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关键。由此,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其目标定位应是"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研究性"于一体的高层次职教教师;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主,"专业课程+教育课程+职业课程+研究性课程+实践课程"相整合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契合应用技术大学需要的、独具职教特色的博士层次的"双师型"教师。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和市场需求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突出职教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数控技师素质培养两条主线,构建由职技高师、企业、中职学校三方共同承担任务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其课程体系由基础理论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职业师范课程模块、基础实践模块、专业实践模块、数控技师素质实践模块和教学研究能力训练模块组成,并设置了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职业教师技能实训、科技创新大赛四大实训环节,同时在运行管理、教学资源配置和制度建设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职教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结构的改革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重庆文理学院应用技术师范学院展开了职教师资职前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课程体系改革从教师专业化要求出发,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了适应社会和学生需要的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职业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四大板块的职教师资职前教育课程体系,针对职教师资职前教育课程的实施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优势专业、品牌专业,师范专业需根据教育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以培植、提升。应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为指导思想,打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的模块化教师培养课程体系.以形成提升师范生为师素质的“宽口径、厚基础、重学科、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美国UIC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表现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设计课程计划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模块划分体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双重要求、课程设置趋向给予学生越来越多的课程选择自由、实践教学注重个体能力的建构等方面的特色,以此为鉴,提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应该打破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性,在教师教育类课程、教育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强建设,通过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合理化建构,实现教师教育的特色化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行职技高师职教教师教育主要存在教师教育定位"泛专业化"、教育教学改革"去师范化"和教师教育制度"非整合化"三大问题.为了重构职技高师职教教师教育模式,亟待采取如下对策:促进专业化的职教教师发展:培养"双师型"的复合专业人才;推进整合型的课程体系建设;创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0.
由于机电类职业技术院校的快速增长,机电类专业的技术师范人才培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其研究、改革与实践贯穿在技术师范机电类师范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因此,开展机电类师范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是改革的核心内容.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突出职教师资需求和特色,突破课程结构仍然以学科体系为核心的束缚,将素质结构与知识结构结合研究,形成技术师范机电类师范专业的优化课程体系.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掌握的教学资料和经验,不断用新的课程体系内容充实和改进教学过程,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完成从前只能靠定性研究解决的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的相关问题,加强科学性和量化程度,保证课程体系的客观性.决定职教师资人才特点与特征的是符合培养职业技能要求的师资所具有的特定知识结构.因此,只能通过研究,准确把握这种特定知识结构的内涵、特征、组成和要求,并据此构建机电师范类专业技术师范师资的课程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1.
探索高职起点的"3+2"专升本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素质优秀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将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技术师范院校学科专业师范本科教育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为推进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从招考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优化、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推进项目化管理等方面提出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职业本科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本科层次和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类型,如何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亟需探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职业本科教育可定位于:面向行业产业的高端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创新能力、方法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相当于"技术工程师"层次的技术型人才。构建"技术牵引,产品载体,理实融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实行综合实践课程贯穿的三学期制,把产教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作为深化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商贸类职业领域的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如何培养出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对工商管理职教教师提出了挑战。工商管理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其特点是采取"宽专业基础"与"专精专业方向"相结合的课程模式,构建职业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强调"双实践"导向,实现基于"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的理实一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在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今天,新建地方师范本科院校应积极创新未来教师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高质量的未来教师.分析传统物理学师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沿着“学术性”“师范性”与当前教师专业性的内在要求相结合这一视角,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课程实施方式和方法、评价体系这几方面对物理学师范本科专业“三性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研究,以提供借鉴,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双师型"职教师范生培养是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将"新工科"理念引入到职业技术师范生教育中,将其培养成为具有知识能力、师范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使其充分具备师范性、技术性和学术性等属性,是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文章阐述了"双师型"职教师范生的角色定位,并对基于新工科理念的"双师型"职教师范生的培养体系构建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职教本科研究现状知识图谱分析与典型工科类职教本科合作办学案例分析,从生源入口、培养定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职业发展五方面与对应普通本科专业、高职专业进行深度比对以及学生满意度重要性-绩效分析,由点及面归纳出工科类职教本科办学的焦点、难点与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职教本科人才培养定位,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启动专业教学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增进社会了解与支持;各办学主体需加快办学条件建设,科学研制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学生学业指导.  相似文献   

17.
崔凯  龙绘锦 《职教论坛》2021,(1):158-162
职教本科教育当前已经开展试点,兴办职教本科是我国响应职业教育类型教育要求、回应行业产业升级发展现实、适应职业人才培养升级需要、顺应人民群众职业发展期待的体现,其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发展要义,职教本科应彰显现代技术技能演化特点、体现现代职教体系本质特征、契合职业人才培养使命旨归、标识职业技术技能传承创新。职教本科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在发展进程中,要体现出办学标准化、办学特色化、治理规范化、发展持续化等特点,要能够成为我国高技能人才输出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8.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技术适应性"是职教本科的本质特征,唯有"技术适应",职教本科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工作世界中,"技术适应性"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岗位及岗位群所需功能型技术的掌握、迁移和拓展.工作世界对"技术适应性"的要求与现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固化之间的矛盾是职教本科诞生的根本源泉.作为擎秉职业教育希望之光的职教本科,必须有决心和智慧承担起"培育学生技术适应性"这一教育的根本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统筹考虑"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3+3"衔接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以及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的衔接,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浪费,促进人才培养递进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