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知识,盲人群体的文明和进步同样需要知识,只有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盲人的命运,使他们在当今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地位。盲文的创造为全世界盲人开启了更为广阔无垠的书本知识的大门,盲文出版物使盲人能与明眼人一样汲取知识营养,感受智慧之光,在自强不息的人生征途上增添厚实的精神支柱和无穷的智力保障。繁荣盲文出版事业意义非凡。一、盲文朔源1.盲文的发明和发展盲文是指专为盲人设计、供盲人使用的、靠触觉感知的文字。现代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盲文形式是1824年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发明的。它是由六个与食指指面大小…  相似文献   

2.
谁来关注盲人的阅读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讯据统计,我国有900万盲人,为盲人提供读书和学习的机会有益于盲人平等参与社会,提高生活水平。但目前,我国盲文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可谓奇缺。2003年,供明眼人阅读的新版图书品种19万种,期刊有9000多种;而供盲人阅读的新版图书只有104种,盲文期刊仅8种。由于盲文书籍的印刷  相似文献   

3.
书城拾贝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1):5+30+54+96
中国盲文图书馆启动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2011年11月15日是第28届国际盲人节,中国盲文图书馆于当日正式启动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还联合授予中国盲文图书馆"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称号。据了解,中国盲文图书馆自建成开放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盲人群众参观阅览千余人次。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视障文化教育资讯等综合性服务功能,中国盲文图书馆今后将整合各方资源,丰富文化志愿助残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全国约有1233万视力残疾人,其中盲人的人数远远超过丹麦、芬兰、挪威等国家的总人口数。面对如此庞大的视力残疾人基数,满足他们阅读的精神文化需求就必须克服盲文出版资金少、纸质书成本高、部分盲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长期购买等问题。加上盲人因视力问题不能亲自来盲文图书馆借阅,邮购图书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数量限制等诸多因素,盲文出版社和盲文图书馆决定探索研究从传统出版向数字转型,结合盲文出版特殊性质,实现纸质出版物和数字资源的一体化,以确保盲人及时阅读,便捷阅读。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15日是第28届国际盲人节,中国盲文图书馆于当日正式启动盲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还联合授予中国盲文图书馆“关爱残疾人——阳光志愿助残基地”称号。  相似文献   

6.
惠普信息     
HP扫描仪──为盲人擦亮眼睛在香港、IIP扫描仪正成为许多盲人"阅读"新闻时的好帮手。如果借助于Braille盲文系统,扫描仪还能给盲人提供更大范围的阅读材料。自从1829年Braillc盲文系统发明以来,世界各地的盲人都借助它进行阅读。但是传统的盲文资料制作的复杂,花费时间很长,而且建成后往往都很庞大。例如,盲文圣经便需98分卷。这就大大限制了要翻译成盲文的资料的数量。Braille盲文系统终端的开发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这个缺点。将一个Braille终端连接到个人计算机上可以使盲人阅读盲文计算机文本,但是,这需要人力将文本输入到计…  相似文献   

7.
杭州图书馆将盲文分馆设在盲人集中的浙江省盲人学校,这在全省尚属首创。盲文图书馆的创建是杭州图书馆新馆的功能要求,盲人群体的阅读需求,资源互补的需要。盲文图书馆以人性化的服务方式为视障人群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保障盲人的文化权益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盲文图书建设是盲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石,是为盲人服务的基础。通过编制《大连市盲文图书联合目录》的实践,使盲人图书馆联结成为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服务网络,开创为盲人服务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盲人显示器     
《中国新闻周刊》2005,(20):70-70
虽然说盲人能通过触摸阅读盲文,但如果他们不满足于只了解文字的信息,还希望感知图像呢?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之初,盲文出版事业是一片空白。旧社会歧视盲人,对他们的文化教育工作不重视。全国只有少数几个大城市才设有盲校,且多为外国传教士所办,先后培养出来的学生总共还不到一千人。全国没有统一的盲文,当时流行的“心目克明”盲字,是以南京地方话为基础的,此外还有粤语盲字和福州盲字。全国也没有盲文出版机构,盲生学习的课本,是靠老师报读、盲生自己手抄的。课外读物更难,全国仅有的一份盲文期刊《启明月刊》,是由受美资津贴的“中国盲民协会”雇盲人手抄的。这种刊物每月才万把字,只向学校团体发行几十册。  相似文献   

11.
正为满足广大盲人"看到"更多影视作品的文化需求,中国盲文出版社近日在京表示,将尽快把日前获赠版权或授权的一批影视节目进行无障碍化加工,并分发给全国的盲人朋友,让他们能享受这一"视听盛宴"。据悉,中国盲文出版社此次从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获得捐赠或授权的影视节目累计近6000部(集)、20万分钟。  相似文献   

12.
盲文出版物——中国出版业的盲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000:1,这是我国盲人总数与人均拥有盲文出版物种类的比例,也许你会感到吃惊,但这的确是事实。中国是世界上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900万视力残疾者,占全世界4500万盲人总数的1/5左右,就绝对数而言,中国盲人数已超过诸如丹麦、芬兰或挪威等国家人口,而且据有关专家估计,每年还将有45万中国人失明。自从160年前法国人布莱尔发明了以6个圆点的凸凹来表达的盲文,并由西方传教士在上世纪末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盲文出版事业发展极为缓慢。目前中国惟一的一家以出版盲文书刊、盲人有声读物为主业的综合性国家级专业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担负着…  相似文献   

13.
我曾去上海浦东的盲人图书馆,对图书馆的盲人服务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图书馆对盲人的服务,主要采用盲文图书和磁带录音图书的方式.使用的盲文图书,是用手工凿成的,这种方法效率比较低.而给盲人用的磁带录音图书(即将资料录在磁带上,供盲人利用录音机听的资料)的种类、数量也较少.  相似文献   

14.
&#  &# 《出版与印刷》2015,(4):8-10
中国盲文出版社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国家级别的盲文出版机构,肩负着为我国1233万盲人和低视力患者传播科学文化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盲人对图书种类的需求、对文化形式的偏好,都在发生着巨大改变。为了解目前盲人的整体读书现状,更好的定位盲文出版事业的未来走向,我社就“盲人读书现状及未来需求”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从多方面、多层次统计了具有代表意义的盲人的自然数据,并依此深入分析,不仅为我社制定更有效的服务方式和出版方法做好铺垫,同时也为中国盲文图书馆新馆开展全方位功能和多层次服务提供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5.
《盲人月刊》是我国唯一由毛泽东主席命名的盲文刊物,1954年3月15日创刊,至今已有56年历史。1988年并入中国残疾人杂志社,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盲文版、录音版、电子汉文版的综合性文化月刊。  相似文献   

16.
<盲人月刊>是我国唯一由毛泽东主席命名的盲文刊物,1954年3月15日创刊,至今已有56年历史.1988年并人中国残疾人杂志社,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盲文版、录音版、电子汉文版的综合性文化月刊.  相似文献   

17.
李娜 《出版广角》2015,(7):96-97
中国盲文出版社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以出版盲文图书、报刊、有声读物为主的国家级别的专业出版机构,肩负着为我国1233万盲人和低视力患者传播科学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重任。但由于出版社的特殊性质和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因素,盲文出版事业面临着一系列与盲人需求、社会进步相矛盾的问题。本文从盲文出版的现状着手,深刻剖析当前盲文出版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郭培平 《传媒》2010,(7):47-48
<盲人月刊>于1954年3月15日创刊于北京.它是由中国残联主办的惟一具有盲文版、电子汉文版、录音版的综合性文化月刊. 在<盲人月刊>56年的历史上,开展征文活动是一大优良传统,是深受盲人读者欢迎的一大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盲文出版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在发展中存在着总量不足、渠道不畅、技术滞后等困境。通过改善盲文出版社发行销售渠道、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以及信息无障碍机制进程,可有效推进盲人文化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4月15日,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携新近创作的幻想小说《开开的门》来到中国盲文图书馆,与渴望阅读的盲童一起读书。活动中,金波畅谈了为孩子写书创作的感想,还将部分作品的声音版权捐赠给盲文出版社和"爱之声"盲人有声读物出版项目,以实际行动支持我国的盲文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