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选取扬州市两所高职院校200名教师作为施测对象,考察他们在校企文化对接背景下积极心理品质认知状况及其与实践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对高职教师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职教育领域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提升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应重视人口统计学变量;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存在"知行不一",因而,培育和发展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应突出差异性,提高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凸显,严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降低教学质量,制约职业教育发展。文章利用SPSS分析职业倦怠和积极心理品质的相关性,通过调查分析、线性回归等研究方法,研究得出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形成原因,应从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勇气、人际3个维度,培养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
庞辉 《成才之路》2023,(11):37-40
心理健康课是培育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阵地,它可以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塑造积极健康的心态,顺利完成学业,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走向社会。文章概述以心理健康课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含义,分析以心理健康课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必要性,并提出以心理健康课程为载体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举措。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增强学生专业认同感等举措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实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现代人格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元 《职教论坛》2005,(15):44-46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当下存在的心理困惑、挫折与疾病,提出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完善人格的主要途径:倡导良好的教师心理以引导学生心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技能培养以适应现代人才心理品质需要;深化拓展道德与价值体系以促成开放创新的人格建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对一年级工科生和艺术生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表明,艺术教育可以促进高职生学习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爱心,对于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和现代人格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当下存在的心理困惑、挫折与疾病,提出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完善人格的主要途径:倡导良好的教师心理以引导学生心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技能培养以适应现代人才心理品质需要;深化拓展道德与价值体系以促成开放创新的人格建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发现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本研究根据中西方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1080名中国教师的测量,编制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量表由智慧、勇气、人性、公正、节制和超越六大分量表组成,涵盖21项积极心理品质,共66个项目.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从而为推进中国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朝积极方向转型,为培养具备积极心理品质的高素质教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面对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重压力,其心理容易受到各种内外在因素的干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培养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提高其抗压能力,预防心理疾病。就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展开分析,探索了改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与传统心理学理论相比,更注重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这种观点对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要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并具有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增强心理韧性,预防心理疾病,促进身心健康,提升职业综合素质,对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高职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机制,构建融合型的积极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实施积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教育阵地,全方位融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增进学生积极心理体验,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消除学生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教育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然而,唯有语文课堂才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阵地,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适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这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调查分析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人际力量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某职业学院和某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六大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并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高职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高职生在社交智慧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在好奇心、宽容和心灵触动上得分却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创造力、爱学习等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大多差异极显著.在高职生群体内部也存在年级和性别上的差异.针对结果,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调查分析高职学生人际关系现状,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人际力量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理想教师积极特质问卷》对江苏省常熟市新入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男教师在问题解决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初中教师在教育情感因素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小学教师;新入职教师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心理品质可以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因此,相关教育管理者应重视对新入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提升新入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6.
教育是心灵的事业,教师应当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但审视现实,教师的职业压力日益增大,教师的职业倦怠也在悄然地蔓延,幸福似乎正在远离教师的职业生活。教育幸福是教师职业的幸福不同于其他职业幸福的特殊性。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影响教师的教书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石。培养和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有效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减少教师身心健康问题,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北宋贬谪词人在面对挫折时所体现出来的积极、乐观、豁达的态度及自我调适的各种方式,探索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方法,期望能提升高职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258名中职教师,并将结果与全国普教教师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勇气、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智慧维度;(2)在21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教师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感恩、社交智力和诚实,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能力、洞察力、兴趣和创造力;(3)在智慧、勇气和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教师得分均高于女教师得分;(4)仅在超越维度,存在显著的职称差异,表现为中级职称教师得分显著低于高级职称教师;(5)与全国普教教师比较而言,在智慧和人际维度二者存在显著差异,中职教师得分显著低于全国普教教师得分;具体而言,两类群体在10项积极心理品质上也存在差异.最后,提出了培养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试论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心理品质定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担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技术人才、实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品质——"心""意""智"在师资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以积极心理学引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期从微观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从宏观上实现和谐校园,以致和谐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