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宜冰 《青年记者》2003,(4):26-26
“有新闻的地方就有我们”——《北京青年报》“新闻一条是一条”——《北京娱乐信报》“晚报不晚报”——《北京晚报》“北京人的都市报”——《京华时报》“新闻创造价值”——《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一句句冥思苦想的广告词,  相似文献   

2.
《青年记者》2007,(9):F0004-F0004
“第七届记论坛”,拟于2007年5月下旬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论坛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杂志承办,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经济导报、城市信报、山东法制报、现代交通报、成长先锋、大众网等协办。[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传媒》2006,(4):F0003-F0003
“扳倒井杯”第六届记者论坛,2006年4月上旬在山东济南举行。本届论坛由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山东省新闻学会主办。《青年记者》杂志承办,山东扳倒井股份有限公司合办,大众报业集团的属媒体(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城市信报等)协办。大众网、人民网传媒频道提供网络支持。  相似文献   

4.
《青年记者》2009,(20):F0004-F0004
“卓达香水海杯第八届记者论坛”将于2009年12月3日-5日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威海举办。 本届论坛由《青年记者》与卓达香水海联合举办,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新晨报、鲁中晨报、半岛都市报,山东法制报、现代交通报、城市信报、《城色》、大众网、半岛网、鲁中网等媒体协办支持。  相似文献   

5.
徐颉 《传媒》2008,(10):31-32
1999年8月9日,《半岛都市报》呱呱坠地,短短九年,化茧成蝶,已成大器。在中国报业遭受新媒体;中击的浪潮中,《半岛都市报》“逆市上扬”,2007年主业收入达4.6亿元。进入2008年,面临纸价上涨等一系列难题,不断170新的《半岛都市报》审时度势,借奥运年之东风推出新闻和广告系列大型策划,颇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势。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报纸广告刊登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民生新闻的兴起民生新闻被评为2004年中国传媒十大流行语之一。其实这种流行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了。20世纪90年代《华西都市报》、《南方都市报》等一批都市报的横空出世,让“都市报”从1997年至今成为  相似文献   

7.
2008北京奥运会青岛作为协办城市,给了<半岛都市报>难得的机会,报纸立足青岛,以帆船比赛报道为重点,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魏珉 《青年记者》2003,(10):7-8
《北京晨报》作为京城的主流都市报,以领跑京城都市报为目标,开展与《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信报》等都市类报纸的竞争性新闻评估与质量管理,自然十分重要。日常的考评流程1、以报纸定位为基本准则贯彻以总编辑为核心的编委会确定的“主流都市报”的报纸定位。2、领会总编辑评报精神和意图  相似文献   

9.
开放的城市呼唤着开放式的地市报。如何把地市报办得开放些,更开放些,这也是当前地市报在新闻改革中所面临的挑战。《日照日报》作为日照市的党政机关报,顺应改革开放大潮,打破传统的地市报办报模式并于今年4月起,与相邻的沿海发达城市——青岛接轨,提出了接轨青岛融入半岛城市群,让日照了解半岛城市,让半岛城市了解日照的  相似文献   

10.
“副刊是水库,有需要的时候就输出,不需要的时候就储存“,曾经有领导这样评价副刊的地位。依此评价,说白了,副刊就像一个“补丁“。几经整合,半岛都市报的副刊也像其他都市类报纸的副刊一样,经历了风光、被冷落、被忽视、重新崛起寻找出路的过程。作为一份主要面向青岛市场的报纸,如何让副刊少量的版面具有较强的识别功能?如何整合才能对青岛人的口味?9年来,半岛都市报做了大量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山 东省大众日报杜的《半岛都市报) ,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 ,就成功地打开局面。不到半年光景 ,就赢得了比较广泛的信誉。到去年上半年 ,也就是跨入第3年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吧 ,他们就已经在青岛市牢固地站稳了脚根 ;令人瞩目地占领了当前报业市场竞争的制高点 ;并且还将准备在短短5年之内 ,能够应对拥有50亿资产的外来对手。这 ,要按照常规的眼光看 ,的确是不好理解的。所以 ,当拙文《半岛上空的又一颗“海尔”星》在《山西日报》“时代广场”(2002年9月18日)发表后 ,有许多朋友打电话询问 ,总想知道《半岛都市报)还有什么“高招儿”。有关《半…  相似文献   

12.
肖岩 《传媒》2002,(5):51
4月9日,信报《老实交代——一个不可拷贝的新闻奇迹》新书首发式在首都大酒店举行。这本书“交代”了信报仅以690万启动资金迅速发展成为京城主流报纸的创业历程,其中数十位年轻新闻人的倾情告白感人至深。 报纸创刊时以690万资金启  相似文献   

13.
1999年8月,青岛报业又添新军,位于省城济南的大众日报报业集团开始涉足青岛报业,在岛城创办了<半岛都市报>.报纸在创办之初,可以说是"波澜不惊",但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经稳稳地在岛城站住脚跟,并且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绩(日发行量已经突破50万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半岛晨报》是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创办的一张子报,创办3年,发行量就达30万份,广告收入近亿元。一张新报纸的成功在版面上必须做到“新”、“细”、“画”。 一、围绕“新”字,不断变换,创造新鲜感。 新闻以新为贵。围绕“新”字做文章,不断追求新意是都市报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家家报纸花样百出,创新成了大家抢占市场的有力武器。《半岛晨报》独辟蹊径,做足自己的“新”字文章。  相似文献   

15.
赵金 《青年记者》2009,(15):53-55
1999年8月9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在青岛创办半岛都市报。经过十年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近年来荣获“中国十大创新都市报”、“最具品牌传播力强势媒体”、“中国都市传媒影响力状元媒”、“中国最具品牌价值报纸媒体”等荣誉称号。2008年,被列入世界日报第55强。  相似文献   

16.
郭依足 《传媒观察》2005,(11):27-29
近年来,随着都市报市场竞争的目益激烈,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同时存在多家都市类报纸贴身肉搏,改版战、广告战、发行战一波接一波。在北京,《新京报》、《京华时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后来者与《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等元老激烈角逐;在南京,《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试图通过种种形武建立自己的市场强势地位;在广州,《南方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发力都市报市场。  相似文献   

17.
1999年8月9日,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在青岛创办半岛都市报.经过十年的发展,半岛都市报已成为山东半岛地区信息量最大、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报纸.  相似文献   

18.
一、《楚天都市报》的改版及其他相关信息 【信息一】自2004年4月起,《楚天都市报》的常规新闻版面由24版增至32版,专副刊基本不变。新增加的新闻版面体现了下列意图: 1.加大对国内外、省内外重大时事和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楚天都市报》设有一个不固定的“特别报道”版面,其前身为“大特写”,意在针对一段时期内国内外的热点新闻事件和热门  相似文献   

19.
半岛都市报影响力逐步提升,达到了新的高度和起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舆论影响力新突破,对半岛人来说是一个挑战.结合半岛都市报当下在新闻采编方面的情况,我认为要实现舆论影响力新突破这一目标,仍然要坚持"内容为王". 以往虽然也经常提到"内容为王",把新闻产品当成是提高报纸影响力、舆论引导力的制胜法宝.但随着网站、手机等新媒体不断分散平面媒体的关注度,必须赋予"内容为王"新的内容.总体来讲,要实现舆论影响力的新突破,就需要在新闻采集的强度、新闻内容的广度、新闻报道的深度三个方面同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都市报都是靠社会新闻打天下,对会议类、党政类等看起来硬一些的新闻给予的关注不够,造成报纸有重量缺分量、内容多精品少等缺陷。不是都市报的读不需要了解此类新闻,而是报纸如何去做,如何将读关心的东西挑出来,都市报也只有做好了这一点,真正成为“信息梳理机”、“观点提供商”,才能真正增强竞争力,实现竞争力的转变。为了突破会议报道模式,创新出彩,让读满意,在竞争中领先,半岛都市报早准备,早介入,充分挖掘新闻资源,调动各种编辑手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大大提高了“两会”报道的吸引力、影响力、感染力。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