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在中国,提到首都人们就会想到北京,就会想到或想象北京人的精神风貌。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于2011年11月2日正式向社会发布。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北京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北京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爱国、创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国教师》2012,(3):4-5
<正>北京开发"北京精神"地方课作为学生必修内容本刊讯(孙晓菲)"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据介绍,"北京精神"表述语"爱国、创新、包容、厚德"  相似文献   

3.
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基本内容的"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在长期发展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是首都人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共同精神家园。弘扬和践行"北京精神"是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推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凝聚师生的意志和力量,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刊特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戏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有关领导、党委宣传部及学生工作部门,就高校如何弘扬践行"北京精神"从不同角度进行专题探讨,现予刊发,供各高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2011年,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引领首都建设和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强大力量。把北京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把北京建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首善之区,是首都教育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也是首都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使命。为此,今年这个教师节,编辑记者走到一线教师中间,去发现、寻找10位体现北京精神的教师代表。在与这些普普通通的教师接触中,我们感受到:北京精神不抽象、不高远,它就在千千万万教师身上,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精神"与首都教师的育人职责"北京精神"为全面实现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建设教育人才之都注入了丰富内涵,强化了内在动力,提供了丰厚资源;而首都教育无疑应担当起"北京精神"普及传播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的有效载体,首都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宣教传承"北京精神"的责任与使命。"北京精神"强化了首都教育全面育人的功能,突显了优先发展、优质育人的价值追求。"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核心是"爱国"。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功能集中体现为"以爱育爱"。(温家宝总理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2013,(Z2):138-142
正"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第三届《大学生》杯动漫大赛"是为大力弘扬北京精神,丰富首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倡导文明生活理念,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宣传践行北京精神、参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为了贯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的文化精神,而开展的一项大型系列主题文化创意赛事。  相似文献   

7.
一、物质、社会存在、意识、社会意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而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2.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从本质上讲,人的一切意识都是社会的意识。3.物质和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回答世界的本质问题的两个哲学范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对应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基本概念。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二、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是指…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存在?它包括那些内容?学术界意见不一.认真地把这个问题讨论清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认为社会存在归根到底指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那些发展  相似文献   

9.
4月27日,在"北京社会组织公益行"表彰会活动现场,"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荣获北京市社会建设领导小组颁发的"2012年北京社会组织公益行"优秀公益活动奖,成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公益服务品牌活动,并进行现场展示和媒体集中报道宣传报道,以广泛性、持续性、品牌性和公众参与性获得高度肯定和认可。北京市总工会"首都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项目经过评选,符合"北京公益行"的评选标准并经过抽样调查,认定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科》2007,(5):31-39
[考点学练](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2013,(3):138-142
“弘扬北京精神.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第三届《大学生》杯动漫大赛”是为大力弘扬北京精神.丰富首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倡导文明生活理念.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宣传践行北京精神、参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1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为了贯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的文化精神.而开展的一项大型系列主题文化创意赛事。  相似文献   

12.
第七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第七章的重点内容是历史唯物论关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原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等。 一、社会存在及其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①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关于社会的本质、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及其一般规律的根本观点。②社会存在是不依人们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中最基本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中精神现象的总  相似文献   

13.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首都文明委《弘扬北京精神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的要求,首都文明办联合市教委、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在全市未成年人中组织开展了"践行北京精神——争当‘学雷锋社区文明小使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市近百万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学雷锋的热潮中。与此同时,还组织开展了"美德少年故事"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首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推进世界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首都非公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围绕人才、技术等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推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职工素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北京理工大学结合自身实际,一方面加强学生对"北京精神"的学习、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发掘和树立典型,积极策划和扎实开展各项教育实践活动;另一方面将"北京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立足首都科学发展,依托学校传统和基础工作,发展和深化"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北京农学院采取多种措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创新和完善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机制,探索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教育服务,在为首都新农村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贡献中践行"北京精神"。  相似文献   

17.
大学作为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应当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大学文化建设作支持,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及灵魂,在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只有把大学精神文化很好的建设起来,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讯2011年11月25日,首都高校学习践行弘扬"北京精神"报告会在北京化工大学举办。会上,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傅华对"北京精神"进行了解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刘建主持报告会,并对首都高校学习践行弘扬"北京精神"主题教育活动进行部署,首都70多所高校党委宣传部长、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念,从人类价值意识构建系统来看,文化具有"人化"和"化人"的功能,其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对人具有支配作用,被称为"文化支配法则"。大学精神文化设计的目标就是遵循"文化支配法则",明确一所学校的主导价值取向和学校的价值体系,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为大学,其主要价值观念体系的内容至少包括三部分,即明确表达的社会理想,清晰的发展目标,以及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共同价值观念的条件下,构建起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强大精神基石,这个精神基石就是现代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20.
谢蓉蓉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282-282,27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构建了社会主义社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结合哲学常识的有关知识,从物质与意识、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和发展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实践和认识、理想与现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