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2006年毕业生的应聘与求职已经拉开序幕。求职与应聘 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可谓是第一位的大事。但是,在求职、 应聘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高 校毕业生的求职与就业产生了不良影响。例如,不少求职者 反映某些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要求过于苛刻,甚至门槛高得不 合情理;有的应聘者被录用后发现工作单位的实际状况与应  相似文献   

2.
“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 ,只知道自己希望从事这份工作 ,因为这个单位条件好、有发展前途”一位正在求职的大学生说。“我选择这份工作 ,是因为原来我做过这个工作。”一位中年人说。“我干什么都行 ,什么都感兴趣。”一位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说。很多人在求职时只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从事某种工作 ,却没有仔细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工作 ,是否真正喜欢这份工作 ,其根本原因是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认识自我”是重要的第一步。认识自我 ,就是要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 ,认识自己的理想、价值观、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  相似文献   

3.
现在,很多人都有过“求职”的经历,大家对各种各样的求职表格都不陌生。笔者发现,有许多求职者在填写求职登记表的时候,对“欲应聘何种工作岗位”表现出犹豫不决或徘徊不定。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职业”,“不知道自己擅长从事哪方面工作”,“不知道自己能胜任哪项工作”。很多求职者对此感到很困惑,甚至是不知所措。是不是求职愿望不强呢?不是。恰恰相反,他们急于找到一份自己可以胜任而且工资、福利等各方面也感觉比较满意的工作,但是,那到底是一份什么工作,自己却说不清楚,似乎是在追求一个虚幻…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生在初次求职面试时,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路“绿灯“.被用人单位拒聘,遭遇红灯是常有的事.作为初次应聘求职的大学生,在遭遇“红灯“时该采取什么对策,让应聘求职由“山穷水复疑无路“,转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进而使求职获得成功呢?……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求职应聘的过程,实际是上各自能力比拼、意志较量、心理抗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求职心理,以使自己的实力和职业需求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趋于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求职应聘中的“高攀”和“低就”现象,使自己找到适合发挥自己能力和发展自己实力的满意工作和单位。根据大学生求职应聘心理发展的过程,我们认为,大学生要在求职应聘中理性地择业,顺利地就业,就必须把握好求职应聘心态调整的“六步曲”。  相似文献   

6.
我是技校生     
作为一名技校生,我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当初,朋友知道我上了技校,很惋惜地对我说:“你上什么不好,干什么一定要上技校?!”不错,现在社会上是存在着一种对技校的偏见,认为上技校没有出路,没有发展。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做一名技校生有什么不好?我们可以精通一门技术,只要有能力,总是有发展的。每年高考“金榜题名”者未必都比我们能干,所以,我要告诉技校生朋友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尽自己的所能去闯一闯,搏一搏,我相信你终会干出一番事业的。  相似文献   

7.
对于2006届毕业生来说和那些选择就业的学生来说时间也很紧迫,更要加倍努力了。笔者采访了几名在经过了“艰苦找寻”之后,仍无“安身之处”的大四学生。“我应聘了几家公司,但公司规模实在太小,没有什么发展前景,所以我都没有去,还是再找找规模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吧。”“我不太愿意去边远地区工作,那里工作环境不好,而且离城市较远,没什么意思。”“我学的是历史专业,本身不太愿意当老师,所以就没应聘到学校,可是找了很多家单位,招我这个专业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没有办法啊,谁让当初自己选择了这个专业呢。”“热门专业的招聘单位很多,但是我投了很多份简历,到现在一直杳无音信,估计是石沉大海了。”听过几名学生的讲述后,不难看出,他们的就业观念代表了一部分学生,可以说他们是被就业观念限制住了,因此陷入了就业难的境地。自我期望过高如果他们抱这种就业观念,在择业时极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择业自然就显得困难。物质要求太多对物质条件考虑得过多,在大学生中也很常见。他们不但对工资待遇要求得高,而且要求工作环境等方面也得好,还讲究住房、奖金等方方面面的物质享受,如果用人单位对他们的要求稍有不满足的话,他们便挑三拣四,甚至选择离开。钟...  相似文献   

8.
动物脱口秀     
狗说:“人都把肉吃光了,我不啃骨头还能干什么?可恨的人竟然又反过来嘲笑我们奴性十足!”狼说:“别只盯住我在羊面前的凶狠嘛,要知道,在老虎狮子们面前,我可是出了名的温柔。”黄鼠狼说:“我的名字里也有一个‘狼’字,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也从计划分配逐步转向“双向选择、供需见面”,走向毕业生就业市场。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实行“双向选择,供需见面”,克服了过去计划分配中用人单位“想要的要不到,不想要的硬给你”的弊端,为用人单位挑选人才提供了一条最佳捷径,需要什么专业、什么层次的人才,用人单位可以自己确定。毕业生也可根据所学专业及特长选择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单位。可以说毕业生就业市场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也将培养人和使用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了,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直接反馈给  相似文献   

10.
快毕业了,面临求职。但面对如此多的用人单位,我也不知道究竟什么行业、什么企业是适合自己的,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毕业生求职时该怎样确定自己的"价位",获得满意的工资又不至于吓跑用人单位?毕业生在应聘时都要面临这样的难题。近日,本报记者就此走访有关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根据他们对1463家用人单位为大专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及不同专业毕业生开出的薪金进行分析。这些已经工作一年的上届毕业生们的薪酬数据对新一届毕业生来说,应该最具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职业》2004,(10):64-64
我们经常在听到有人说:“我从6岁开始就知道自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简直就是扯淡。不过,从小就不断有人问:你长大了想干什么?老师、父母及长辈也曾教导我应该干什么。大学志愿是老师帮我填的。可是直到大学毕业也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擅长做什么。我一直是个优秀的学生,但自  相似文献   

13.
“眼看着毕业生到处找工作,他们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盲目地从众、攀比.导致该找的工作不去找,不该找的瞎折腾,我们老师心里很着急”。——。大学生工作设计仪”通过把学生的文凭、专业.道德、能力、环境……融于社会就业单位的变化中,科学地给每个毕业生具体定位。  相似文献   

14.
“面试”对大部分刚踏出校门的大中专毕业生而言是相当陌生的,但它却是求职过程中极重要的一关。每到毕业前夕,大学生们常常往返于各种人才交流会、招聘会。“如何才能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以最快的速度求得理想的栖身之所呢?”、“为什么他的条件比我差,而我没能应聘呢?”,这都是求职者们苦苦探求的问题。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说:“大多数人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不是能干的人。”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片面,但却道出了求职礼仪的重要性。如果你能够在求职时,较好地运用求职礼仪,肯定会在求职时处于优势地位。限于篇幅问题,这里只谈一下求职面试…  相似文献   

15.
在与毕业生的接触中,许多同学常常问我:“我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我究竟应该与哪一个用人单位签约?“我也发现,很多人面对几种选择往往左挑右选,犹豫不决,从而错失良机;有的则期望值居高不下,导致到处受阻、碰壁.这些现象的发生,我觉得均与毕业生未能正确地给自己定位、确立适当的择业目标有关.那么怎样才能确立适当的择业目标呢?……  相似文献   

16.
据《工人日报》登载:认为自己学富五车,满 腹经伦的硕士生L君,走进人才交流市场,凭着响当当的学历和一表人才,也弄得了几次理想的高薪应聘考试机会,可是屡试屡败。缘何?问及能力,他总是局限于“文学功底好,文学理论知识丰富,写作能力强。”问他是否还能干些别的什么,他总是说:“我  相似文献   

17.
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广大中等职业学生产生了就业危机感。但是,目前大部分中职生对职业生涯设计了解不多、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学生目标缺失现象严重,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追求,学习没有动力,迷恋网络等现象十分严重。这将导致他们缺乏对自我的认识和定位,以及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以致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从而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工作后对职业失去信心,导致职场的失败。  相似文献   

18.
许多求职的大学生对于与用人单位谈钱的事感到很困惑。他们一是担心一谈钱就把用人单位吓着,使自己快到手的职位飞了,于是就安慰自己“小不忍就乱大谋”,希望等到单位上了岗再说。二是也羞于谈钱,感到什么一谈到钱就“俗”了,担心把自己的形象给毁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和我们传统的心理习惯来看,他们的担心和顾忌是有一些道理的。随着这几年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求职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在求职时不敢或不愿谈及这个问题也是很普遍的。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用人单位方面也有一些不好反映。比如有些求职者一上来就问钱问待遇,一不如愿掉头就…  相似文献   

1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这就是人们常讲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我们每个毕业生都应对自身能力有客观和正确的认识,都应该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扬长避短,树立良好的求职心态。本期就业直通车,我们来分享几个关于求职心态方面的案例,前车之鉴,后车之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20.
“没想到将cn域名应用于求职简历真的能让我在应聘中脱颖而出!”刚刚与天空网签约的哈尔滨毕业生郑玺桢毫不掩饰自己的兴奋。郑玺桢告诉记者,他在制作纸制简历之前,便注册了一个以自己姓名为名的cn域名,并把这个姓名域名指向自己的电子简历,这成为他应聘成功的杀手锏。据悉,注册个人域名,在今年的毕业生里并不少见。面对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们纷纷在求职简历上下功夫,他们注册个人域名并应用于求职简历,把注册域名的风潮带进了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