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记得那还是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外婆住在我家,她一有时间就剪窗花。外婆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床上,眯着眼,一手拿着纸,一手拿着剪刀,在纸上剪来剪去。一天,我来到外婆的房间:“外婆,您在剪什么呀?”“我在剪窗花。小米,你想学吗?外婆教你。”外婆挪了个空位给我,继续说,“你拿几张彩纸、一支笔、一把剪刀来。”  相似文献   

2.
我的外婆     
在我呱呱落地后不久,外婆便来到我家,因为父母需上班,所以她就来照顾我。外婆十分尽心照顾我。我还依稀记得,我的牙还没长硬时,是她把黄瓜切碎拌进粥里喂我。上幼儿园后,外婆总是一手提书包,一手拉着我上幼儿园,还教我捉草蜢,弄含羞草。上了小学,外婆依然寸步不离地送我上学。有时,班里有谁数落我啦,欺负我啦,外婆知道后总是怒气冲冲地找到那个同学,  相似文献   

3.
老外婆     
外婆老了。那双绣满了岁月褶皱的手依然辛勤地忙碌于厨房和阳台之间,节奏却比往昔少了一份轻快。满头的华发依然整齐如故,左翼鬓发上的夹子却已不知去向,是忘了戴上么?看遍了人间风花雪月,识透了世上真假善恶的双眼不再明澈如镜,浑浊的,是水的颜色。外婆真的老了。往昔习惯了外婆里里外外忙忙碌碌身影的我今日倒更喜欢外婆闲坐在长椅上,做一幅画的主角,画的主题可以称作“恬静”。画里的外婆身子一定要正对着画家的油画支架,千万不能把她的背映在纸上,那弯弯如月的脊梁上挑着太多的生活。也千万不要让外婆有轻快的笑容,这样可以…  相似文献   

4.
铃铛信     
很小的时候,外婆就给我讲关于“铃铛信”的故事……外婆嫁给外公时,外公为支起这个家长年在外东奔西走。外婆一个人很孤单,在她最消沉的日子里,收到了外公寄来的信,里面有两个铃铛,信上写道:“把思念装进铃铛里,摇响它,就会听到思念者的回声……”外婆叫它“铃铛信”。就是这封“铃铛信”陪伴着外婆度过了许多孤寂的时光。  相似文献   

5.
外婆家的小孩身上都有一种味道,一种老房子的味道,一种被疼爱的甜美味道。外婆家的小孩很调皮的。在小孩大闹天宫的时候,外婆只会纵容地笑道:“侬这个捣蛋鬼。”小孩会想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名堂,会把报纸撕得很碎很碎然后抛向空中;会把写字的墨汁涂在手上在纸上作画;会在外婆做饭的时候跟她胡搅蛮缠,要是妈妈的话,她一定会骂小孩的,外婆只会讲:“侬这个捣蛋鬼。”外婆家的小孩很鬼的。小孩知道,只要撒娇,在外婆那里就没有什么行不通的。在外婆动摇的时候,小孩乘机提出很多无理要求:外婆我可不可以晚点睡啊?外婆我可不可以多看…  相似文献   

6.
生日礼物     
外婆的生日到了,我选了一个特别的礼物准备送给她。回到老家,外婆笑盈盈地迎出来,我拿出一大瓶“蒂花之秀”洗发露就嚷开了:“外婆,我要让您干干净净过个生日!”外婆细细瞅了瞅,笑着埋怨:“唉,老都老了,还用得上这个?又糟蹋钱干啥子!”妈妈也笑了:“老了,就该享福嘛!您别老用洗衣粉洗头,老皇历该换换了!”“是啊,是啊!”我附和着,“您就给个机会,让我好好表现吧!”我把外婆请到矮凳上坐稳,拿条干毛巾披在她肩上,又挤了些洗发露放到她头上,一边用手揉摸着一边问外婆:“舒服吗?”外婆笑得合不拢嘴,连声说:“外孙…  相似文献   

7.
曾苡淇 《红蜻蜓》2023,(9):46-47
<正>夕阳褪去了最后一抹酡红,夜色点染了天空,也点染了我的思绪。我最喜爱的外婆,她那慈祥的双眼和那永远上扬的嘴角浮现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外婆的双眼好似有魔力一般,炯炯有神,黑白分明,在层层叠叠的皱纹间显得分外精神。被这双眼睛盯着,总感觉一切秘密都藏不住,一下就被外婆看穿了。更让人称奇的是,外婆虽年事已高,但眼力好得惊人。每次去外婆的菜园中,我们都满载而归,哪只虫在跳动,哪朵花在开放,哪棵树上虫多,哪个虫爱什么……菜园里的一草一木,外婆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相似文献   

8.
调虎离山快乐外婆来了,兄弟俩一拥而上。阿二眼尖、腿快,一头扎进了外婆怀中,胜利地笑。阿大一看不妙,突然掉转枪口,朝分管阿二的阿姨奔去:阿姨———抱!阿二眼瞅自己阿姨被抢,从外婆身上一骨碌滑下,慌慌张张冲向自己的阿姨。阿大瞅准了这一机会,见弟弟上了当,当即掉转枪口,再次朝快乐外婆奔去。最后,阿大趴在了外婆肩头,胜利地笑。半个医生快乐妈有一本《育儿宝典》,有事没事,常爱瞎翻。快乐妈将快乐兄弟托付给爷爷奶奶,自己去旅游,在地球的另一端,听到奶奶汇报,阿大肚子疼。快乐妈搜肠刮肚,想起《育儿宝典》上讲,周…  相似文献   

9.
外婆的巫术     
外婆每年天暖时住到我家来,一到天冷又搬回自己家,像候鸟似的。外婆看上去是个普通的老太太,很固执,不喜欢别人同她顶嘴,好像她到了哪儿,就是哪儿的一家之主。反正她一来我们家,妈妈的权威就少了许多,比如妈妈说好早上煎荷包蛋,可是外婆却说,小孩吃蒸蛋最消化。于是,大家都得一早上就稀里哗啦地喝蛋羹。  相似文献   

10.
孔蕤 《中学生博览》2012,(19):34-34
外公外婆在浠沧巷住了五十来年,他们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老屋是外公亲手搭建的,后院中的那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则是外婆一手“拉扯大的”。天长目久,透着无限沧桑的门窗桌椅上那被岁月的风雨侵蚀出的每一条缝隙里,都书写着外公外婆携手走过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1.
帮外婆洗头     
星期天,我和妈妈去乡下看望外婆。到了外婆家,看到外婆正要洗头。我想,外婆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自己洗头多不方便呀!我何不去帮外婆洗一次头呢?我就向外婆提出了我的要求,外婆高兴地答应了。稍微休息了一下,我就开始给外婆洗头了。我先在脸盆里倒了些热水,让外婆把头伸了过来。我将外婆的头轻轻地一按,外婆立刻叫了起来:“哎呀!太烫了!太烫了!”我赶紧松开手,往脸盆里加了两瓢冷水。外婆又把头伸了过来,我还是轻轻地一按,外婆又叫了一声“哎呀”。我以为还是水太烫了,就松开了手,要往盆里再加冷水。外婆见了,连忙说:“…  相似文献   

12.
毕泗水 《山东教育》2002,(34):14-14
近日,聆听了小语专家于永正老师的一场报告,其中讲到一则故事,大意是:某生上课偷读课外书,师发现,言辞严厉,叫你家长来。生不敢告之父母,无奈,思忖再三,求助于外婆。于忐忑中将外婆等回,怯问结果。外婆和颜道,师夸你,喜读课外书,必将有出息,只是不应课上读,现将书还你。生感激,更喜读书,后成知名作家。一日,师生相聚,师惭然道,不该收你书,还请你家长,害你受责备,现将书还你。生恍然,方知外婆另买书还他,慨然曰,外婆非教师但懂教育。的确,外婆不是教师但懂教育。我们的教育是大众教育,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发现、…  相似文献   

13.
家有老外婆     
外婆已经很老很老了,外婆的爱也很老很老了,老得我“啃”不动了。我在背后说外婆是“鸡肋”,老妈知道了,拎着我的耳朵叫我到外婆那里道歉,外婆笑成了一颗大干枣:“外婆老了,老得只剩下骨头,棒棒最爱啃‘乡下人’鸡骨头,棒棒不忘本,外婆这几年心血没白费呢。”嘿,外婆真是酷毙了,“乡巴佬”搞成“乡下人”,老妈都忍俊不禁了。我是外婆从小带大的,所以她总爱在我同学面前臭我,在我吹牛最起劲的时候(我奇怪外婆平时是不是真的耳背),蠕动着缺牙扁嘴说我光屁股时的傻事,唠叨完了就催促:“快点做作业,牛皮吹爆了,以后咋考大…  相似文献   

14.
正莲花,总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回忆起来,家乡的莲花承载着我对外婆的思念和感激。①小时侯,总喜欢坐在外婆的腿上,听她讲莲花的故事。外婆总说:"莲花好啊!"我虽然听不懂外婆的话,却傻傻地跟着外婆一起说:"莲花好啊!好啊!"外婆坐在小椅子上,看着我手舞足蹈的样子,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好美,好美!小时侯的我总认为,外婆是那么喜欢笑,看着我笑她就会笑,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外婆是那么容易满足。  相似文献   

15.
怦然心动     
江若澜 《作文》2022,(Z3):62-63
<正>金黄的深秋午后,在家门口的大树下,外公外婆躺在老藤椅上享受阳光的沐浴,老黄狗趴在一旁熟睡,藤椅吱吱呀呀唱着不老的歌谣。“外婆,外婆,我要听故事!”小时候的我,扯着外婆的衣襟缠着外婆。外婆从藤椅上坐起,悠悠地讲起她与外公的故事。那时,外婆是当地小工厂里的工人,心灵手巧,尤其会织毛线手套。外婆的模样俊,长长的头发盘起来,白皙的脸蛋常常因劳作而晕开两朵红云,  相似文献   

16.
妈妈这辈,有兄弟姐妹五人,从我记事时起,身为长女的妈妈就担起赡养二老的生活费、医疗费等。外公在世前,由于中风,行动不便,二姨、三姨、四姨、舅舅都在远方,于是照顾外公的重担就落在了上了年纪的外婆身上。妈妈担心外婆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常常往娘家跑,还带了许多营养品给外公外婆补补身子。由于外公中风是在家中治疗,每次回外公外婆家,  相似文献   

17.
安迪出生没几天,他的外婆就去世了,使得他长大后只能从一张外婆的照片中,想象与外婆在一起的情景。然而有一天,外婆从天而降,和安迪相聚在安迪家的苹果树上。之后,外婆和他一起去游乐场、去套野马、去海上冒险……外婆的打扮很奇怪,想法大胆新鲜,就算被警察处罚也不在乎——嘿!这个外婆还真“另类”。  相似文献   

18.
外婆的生日快到了,送什么礼物给她才好呢?我望着外婆花白的头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给外婆洗头。我准备好洗发水,请外婆坐到矮凳子上,说:外婆,今天让我来给您洗个头,就当是我送给您的生日礼物吧!  相似文献   

19.
两枚松果     
松鼠妈妈对小松鼠说:“今天外婆要来,你把这两枚松果拿到集市上卖掉,买点东西回来招待外婆吧。”小松鼠听说外婆要来,高兴极了,因为它还没有见过外婆呢。  相似文献   

20.
这家小杂货店的名字很特别:外婆杂货店。这名字是白丽起的。白丽早听外婆说过,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妈妈呢,则在两年前白丽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离开这个偏远的西部小镇远赴南方打工去了。只剩下白丽和外婆在小镇上相依为命。为了维持生计,外婆张罗着将屋子的门面改成铺面,卖些针头线脑、扫帚拖鞋之类的小东西。铺子总要有个名字吧,外婆琢磨了半天,拿不准该叫什么好,白丽扑闪着大眼睛说:“就叫外婆杂货店吧,‘外婆’俩字,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外婆一下把白丽搂得紧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