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结晶。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学生阅读这些作品,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厚实语言文化素养,享受传统美德熏陶。《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相似文献   

2.
陈万平 《科教文汇》2009,(5):106-106
古代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学习古代诗词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古诗词的教法值得探索。“寻美”应贯穿古诗词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芳 《科教文汇》2011,(26):85-85,90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精髓所在,学习古诗词能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古诗词产生于久远的年代,再加上学生生活阅历和理解水平的局限,古诗词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词在我国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我们小学生学习古代诗词,对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文化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既包括现代阅读的理解,也包括古诗词的赏析,是学生系统学习古诗词的起步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小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效率的提高,使学生不仅会背诵古诗词,还要理解诗词的含义,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感受其中的意境,对古诗词所描述的画面进行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同时古诗词蕴含着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是从转变教学观念,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诵读,完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是组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其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典诗词不仅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更是我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科学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诗词鉴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不可或缺,并且这一实践过程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要想使学生对学习古诗词感兴趣,关键在于教学要得法。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在古诗词教学中强化通读通讲意识,领会作者在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神韵,并在讲解时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一、备课时的处理——通读1.读注释,查资料,有己见。我们可以把古诗词看成是古代诗人通过时间隧道发给我们的电报,需要解码。注释就是解码的钥匙。但由于作注的人对诗词的理解感悟不同,所作的注也就有所不同。教师备课时要认真读注释多思考,这样才会有更深的理解,如《木兰诗》中的“唧唧复唧唧”,最早的注释是“机杼声”,后来又加上了“叹息声”,现在的课本选了这两…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课堂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达到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古代诗词不仅脍炙人口、寓意深刻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与信息。如果能在课堂上把诗词与地理教学巧妙结合,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9.
诗词教学如果离开了对富有音韵美的诗句的诵读与感悟,代之以琐碎、机械的分析和练习。那种从诗词中强行剥离、概括提炼出来的所谓"主题思想"表面看起来清楚明了,学生详细的记在书上,看似收获很多,实则恰恰破坏了诗词意蕴的朦胧美。因此"读起来"、"如何读"是我们在日常古诗词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梁岚  白玲 《百科知识》2023,(12):69-70
<正>中国典籍翻译是对外推介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而古典诗词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结晶,语言凝练、节奏整齐、意象丰富。意象是构成诗词的元件,也是诗词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因此意象的解读是古诗词学习的生命和灵魂。成功的诗词翻译在于成功的格式塔意象再造。  相似文献   

11.
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克分发扬想象力。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词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词的意境,提高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刘海侠 《科教文汇》2011,(14):95-95,97
中学生阅历尚浅,诗词阅读易流于表面,教师在语文诗词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走近作者,品析诗词意境和语言,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其古诗词阅读的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设疑教学法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由诗词的情境出发,感悟到雄浑旷放、沉郁深邃的深层意境。课堂设疑的最佳方式就是发“问”,作者以四“问”:问序、问注释、问常情、问习俗,引领学生进入中国古诗词鉴赏的佳境。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从脍炙人口的《诗经》到华美灿烂的《离骚》、从"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到"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或豪情或婉约的宋词再到街市小令的元曲,古诗词异彩纷呈的涌现。古代的使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明。如何继承中国的古典诗词,继承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学校是最好的场所,教学才能更好的传承。  相似文献   

15.
韩程远 《科学中国人》2014,(3S):200-200
新课程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上述要求,我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可以采取如下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诗词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很有必要。抓好诵读、张开想象的翅膀、多读多写是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何婷 《科学大众》2016,(4):67+120
在众多的古典文学经典中,古诗词以其音韵美、意境美而当首推。通过品读赏读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逐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本文拟从发现"音律美"、"炼字美"、"内蕴美"、"创作美"、"故事美"等五个方面来阐述小学语文诗词教学。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6)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犹为闪亮地存在。古诗词是小学语文课本中最传统地所在,却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古诗词是古代的流行歌曲,它所使用的语法、平仄等在当时的社会使用普遍,而当代社会却不常用了,小学生没有了认识、了解古诗词的社会氛围,生搬硬套是很难学好古诗词的。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词,认识古诗词中的难以理解的字,无疑是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地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龙伟云 《科教文汇》2011,(8):80-80,104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古典诗词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从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笔者的教学实际.总结了六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更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深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古诗词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更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将着重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