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和根本任务。在发展生产力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目标与愿望相同,并且都把其作为“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都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在解放生产力上,毛泽东侧重于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调整,侧重于从革命的角度谈“解放生产力”;邓小平则提出“要把解放生产力讲全”,“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观点,从而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生产力思想”。  相似文献   

2.
社会发展理论中的生产力发展观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主要讲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全国解放以后则强调,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一改毛泽东“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特别是结合新的时代特点,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实事求是”进一步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哲学基础和思想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丰富了生产力的理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开放与独立自主”补充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多元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解放生产力,改革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要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为指导思想,加快和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涵盖了社会主义本质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辩证统一的思想,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辨证统一和“先富”与“共富”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论断,正确地解决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解放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革命是用暴力摧毁旧的社会制度来解放生产力;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不改变生产关系性质,用改革体制和机制的办法来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一次革命。改革解放生产力,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提供了理论依据;给改革正确与否提供了标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理论,形成了内容精深、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时代特征的生产力理论体系。邓小平对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科学宾价值标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方面的论述,是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各项工作、保证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概括和重大发展。本文就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内涵及其关系,对“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以及它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异同作了分析,重点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了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体分析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他重新确立了发展生产力的原则,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以及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统一起来的思想,都是邓小平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是对唯物史观的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南巡时提出的科学论断。本文根据这一科学论断,探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生产力还需继续解放等问题;论述正确理解“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对深入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邓小平同志的科学论断,为我国的改革大业,为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武器。我们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地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精辟论断。  相似文献   

11.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 2 0年 ,我国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 ,带来了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突破和生产力的三次解放。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总的看法 :要发展生产力 ,必须解放生产力 ;要解放生产力 ,就要改革经济体制 ;而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则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思想理论前提。生产力、经济体制、思想路线三者之间 ,存在着密切的逻辑联系和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它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深刻揭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起码的保障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途径和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13.
如何从人类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究竟什么是先进生产力,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自从邓小平大力提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以来,中国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经是不容争议的问题。世纪之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凸现了“先进生产力”及其“发展要求”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理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其实,邓小平所讲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讲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然而,先进生产力问题的提出又决非偶然,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产力发展观.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思想、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思想、以"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发展观"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观以及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生产力发展观.这些生产力发展思想是相互联系、一脉相承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关于生产力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认识.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的演进既是逐步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也是逐步解放人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兴起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然而它无法做到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诉求必然突破资本主义的限制。社会主义的出现是真正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必然要求,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能否做到两者的统一,是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的演进既是逐步解放生产力的过程,也是逐步解放人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兴起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然而它无法做到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统一,生产力进一步解放的诉求必然突破资本主义的限制.社会主义的出现是真正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的必然要求,解放生产力和解放人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能否做到两者的统一,是社会主义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者高度重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并将这一理论结合中国的实践不断地付诸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如何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走“依附型”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还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今天的中国更需要公正与平等。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社会更要高举公正与平等的旗帜。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人才观。不能为了生产力的一时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生产力思想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极大的失误,就是无视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把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一般”等同于“社会生产力”的特殊。这种片面理解在理论上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在实践上加剧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在指导思想上抽掉了可持续发展观的世界观基础。马克思自然生产力思想亟须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20.
做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是坚持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基础和前提,工人阶级是当代中国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就要坚定不移地依靠工人阶级,适应时代和社会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趋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地及时地扫清生产力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做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