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伯克段于鄢》赏析黄岳洲《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的第一篇。是周正逵先生主编的《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的古代散文鉴赏的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是为了说明《春秋》中“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话而写的解释词。所谓“传”就是解释,“左传”就是左丘明的解释。《左传》...  相似文献   

2.
教读散札     
一、“郑伯克段于鄢”的“鄢” 《春秋·鲁隐公元年》文:“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鄢地位于何处?杜预注解说:“鄢,今颍川鄢陵县。”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出版)承杜说而谓:“鄢,本是(女云)性之国,为郑武公所灭,地在今河南鄢陵县北而稍西”他如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修订本,中华书局出版)以及郭锡良等同志编写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出版)等书,也莫不均宗此说,而认为鄢城“在今河南鄢陵县境”。不过此一说法,终不免致人以疑。且就《左传》于此事叙述所涉及的地名考查其所在位置,郑国直辖区域在今河南郑州与新郑之间,紧濒黄河南岸而立国。大叔所居之京,杜预注说在“今荥阳京  相似文献   

3.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中的名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将它选作课文。在该课的课后提示中有这样一段话:“本文记叙了春秋初期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矛盾不断激化,最后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残酷,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见徐中玉、钱谷融主编的《大学  相似文献   

4.
《左传·隐公元年》有一段文字,各编选者均以《郑伯克段于鄢》为题,而且在评述此文时,都这样说:"它描写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其母姜氏的偏心狠毒和其弟共叔段的贪婪愚蠢,表现了  相似文献   

5.
《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中的名篇 ,文章以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以叙事来展示人物性格。通过描写郑庄公与其弟为争夺权利而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 ,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性。  相似文献   

6.
《左传》载鲁隐公元年夏五月,郑庄公克段于鄢,段的罪名是"袭郑"。今依据原始文献尤其是之前尚未被研究者采用过或未被充分使用过的历史文献,对郑伯克段于鄢的史事进行探微发覆,第一次指出:郑庄公克段是有鉴于当时晋国因分封导致的连年战乱;郑庄公果断克段,化两国为一国,为其图霸事业奠定基础;晋郑两国在东周初年的越礼行为是春秋时期一系列不法事件之导源;《诗经·郑风》中两首《叔于田》乃是讥刺郑庄公未能很好地行使大司徒之权。结论:所谓郑伯克段于鄢纯系郑庄公制造的冤案,但段亦确有越礼之行,郑伯克段,对春秋史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郑国的"小霸"事业是夷夏东西交互胜败的历史大势及郑庄公雄才大略之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宠”字在现代汉语中是“宠爱,偏爱”的意思,但在古汉语中有不同的意思.本文就《郑伯克段于鄢》中“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中的“宠”字的各种解释展开论述,认为这里的“宠”字应理解成“荣宠”.  相似文献   

8.
陈燕 《考试周刊》2013,(5):24-25
古汉语中的通用字包括通假字、古今字、異体字。但由于通用类术语的使用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有可能导致这几种不同性质的文字现象出现混乱,特别是在我们通行的几本古代汉语教材中。因此,本文就把王力版与郭锡良版《郑伯克段于鄢》释文进行了对比,从而对文字通用类术语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9.
二、四套流行教材相同选文对“三字”处理的对比分析 四套教材在文选注释中又是如何处理三字的判别问题的呢?我们选了四套教材都有的文选篇目《郑伯克段于鄢》、《报任安书》、《小国寡民》和《逍遥游》进行比较分析。四篇选文的注释中涉及到“三字”的有以下这些字: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提升,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古代汉语的重要地位也日渐凸显。《古代汉语》课程中的文选记载了中国数千年灿烂的文明,折射着中国人的人伦德育,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衣食住行、姓名称谓等诸多文化。我们以该课程中的一篇文选《郑伯克段于鄢》为例,概述该文选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传统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1.
一、“庄公之心,天下之至险”《郑伯克段于鄢》是《左传》中的名篇。因而在各类高校的文科教材中,往往少不了它,而且还属重点篇目之列。这篇文章记的是公元前722年,即鲁隐公元年发生在郑国的一场宫廷政变。郑庄公之父是郑武公(即在前770年同晋文侯、秦襄公、卫武公一起率兵护送平王东迁洛邑的郑武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史论丛》1980年第三辑刊登了贺江先生《鄢地存疑》一文。该文认为《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鄢”并非如晋代杜预所说的指“颖川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县 ) ,而是指其它的地方。此文观点被部分高校中的教师引用。笔者进行了认真地考证 ,认为贺文大谬 ,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3.
读罢《郑伯克段于鄢》,众人多认为郑伯实乃阴险狡诈之徒,但在我看来,郑伯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庄公一出生,其母姜氏就厌恶郑伯,屡次想让他弟弟登位,庄公的王位多次受到威胁,两兄弟早因君权之争失去兄弟情谊,这并非他一人之过。刚登位,其母即为其弟“请制”,当其时,他羽翼未丰  相似文献   

14.
仁者未必智慧,智者未必仁厚。《郑伯克段于鄢》的郑伯,我认为是仁者和智者相结合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春秋>经只有"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寥寥数字,<公羊传><毂梁传>中对此都没有具体叙述,<左传>中却有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疑义相与析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是古汉语教学界影响最大的一部教材,该教材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但是由于此书是集多人力量而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又加之成书较早,许多新的学术成果不能一一补入.虽经修订,仍有许多可商之处,对教学产生了一些影响,笔者不揣冒昧,把在教学使用中发现的一点问题及个人的看法提出来,以就教于同行,为古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一、《郑伯克段干鄢》中“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注[15]□□(y(?)y(?)),和融融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形容快乐的样子.按:此处“□□”应为“泄泄”.据《十三经注疏·校勘记》:“案□□当作泄泄,《考文提要》作泄泄,唐石经避太宗讳改,宋以后本,皆仍唐刻”.古人有避君长名讳的习惯,因“泄泄”二字中有“世”旁,就换字避讳.  相似文献   

17.
《郑伯克段于鄢》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篇章,也是大多数高中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语文教学中对郑庄公形象的解读存在诸多争议,本文首先对郑庄公及这一历史事件的接受过程进行梳理,进而以立体化视角观照郑庄公形象所展现的纲常和伦理的冲突,从而达到对这一历史人物的客观、全面、详实的体认。  相似文献   

18.
《左传》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事件与先秦“贵族共政”的政治传统和郑国的现实环境有关。清华简(六)《郑武夫人规孺子》一文,不但反映了郑庄公继位之初郑国的朝堂局势和母权影响,而且还从深层次方面揭示了此后郑庄公试图挑战“贵族共政”的政治体制以加强君权的政治意图以及“克段”的缘由。庄公之母“武姜”作为母权代表,也参与到郑国初年君权斗争当中,此处的“母权”应当是“小宗”权力异化试图挑战国君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左传》的开篇之作《郑伯克段于鄢》记叙了郑庄公镇压姜氏、共叔段阴谋夺国的经过。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郑庄公、姜氏和共叔段。对于郑庄公,众多的参考资料都认为他是一个阴险狡诈的统治者。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对于兄弟间发生的矛  相似文献   

20.
我谈郑庄公     
《郑伯克段于鄢》以兄弟、母子之间的矛盾为主线,记叙了郑庄公在鄢打败共叔段的过程,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利斗争的残酷,文中也涉到兄弟相争、亲情人伦等复杂人性故事,通过惟妙惟肖地刻画,塑造了多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我想谈一下文章中最具争议的人物——郑庄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