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情报站     
正午睡时间太长容易"伤心"午睡一会儿可以让我们下午更有精神,但是午睡时间并非越长越好。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午睡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一旦超过40分钟,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午睡90分钟,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50%,醒来后还会觉得疲惫不堪。代谢综合征会让人腹部变胖,患上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等疾病,这些都会增加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烂番茄可发电番茄美味多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可是烂掉的番茄就只能被扔掉吗?如今,有一种方法或许可以变废为宝,将烂番茄利用起来。美国化学学会的研究人员要用烂番茄发电。把烂番茄放在电池里,用专门分解番茄  相似文献   

2.
科技快递     
彭文 《百科知识》2009,(18):4-5
“啤酒肚”不是喝出来的 德国和瑞典研究人员发现,喝啤酒虽然会使人变胖,但不会直接导致“啤酒肚”的产生。相比而言,基因更能决定人体的发胖部位。研究人员对受测者进行了长达8年半的跟踪,并综合疾病、更年期、节食和吸烟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男性每天喝1升啤酒,腰围增长的几率比很少喝酒的人增加17%,但与此同时体重和臀围也有所增加。也就是说,啤酒对腰围没有特别影响。  相似文献   

3.
科学流言榜     
<正>"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喝酒喝出"啤酒肚"?流言:很多人认为,"啤酒肚"肯定跟啤酒脱不了干系,因为啤酒是"液体面包",喝多了,就会造成"啤酒肚"。真相:所谓"啤酒肚"是一个比喻性的名词,真正的成因是不合理的饮食习惯,而非喝啤酒。事实上,啤酒的热量远远不如同等重量  相似文献   

4.
吃盐太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已成为一个生活常识.不过英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盐对高血压可能有"阴阳效应".食盐中的钠离子会增加高血压风险,而氯离子却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9月8日发布公报说,盐中含有的钠常被认为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因素,但对于盐中另一种成分氯的作用,科学界一直少有研究.该校研究人员对近1.3万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长达3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血液中的氯离子含量过低,则高血压患者的死亡风险会增加20%左右.  相似文献   

5.
英国癌症研究会近日预测称,由于人们越来越长寿,患癌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预计到2027年,每两名男性中就有一名有患癌的风险。但人们不用为此紧张,因为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带癌生存的患者也不断增多。该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男性患癌的风险将从2010年的44%上升至  相似文献   

6.
正两个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给现在热门的被称为"基因魔剪"的CRISPR技术泼了冷水:CRISPR编辑成功或增加患癌风险。两个团队认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过程中造成的DNA双链断裂,会激活p53蛋白通路,引起人多能干细胞的凋亡。也就是说,经基因编辑后还能存活下来的细胞,通常存在p53功能缺陷。p53缺陷是至今已知的与癌症相关的最普遍的基因突变。p53基因被称为"抑癌基  相似文献   

7.
正"每逢佳节胖三斤"。对许多人来说,皮下鼓起的"脂肪",是生活中的一大烦恼。它使得我们大腿臃肿,失掉了小蛮腰,穿衣活脱脱"买家秀"的样子。身体中脂肪过多不仅会影响人的外貌形态,而且会增加人患心脏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科学家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找安全的方式,来控制脂肪在体内的堆积。"白胖子"和"棕瘦子"我们费尽力气想要控制肥胖,但不管是因为"没管住嘴"还是  相似文献   

8.
近日有媒体暗访某地海参市场发现,所购买的样品海参在送检后发现全系早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的糖干海参。消息一出,再一次把消费者的眼光集中在海参的营养价值上。那么,海参的营养价值真有那么高吗?为什么吃猪、牛、羊肉等红肉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人们通常认为罪魁祸首是红肉中的胆固醇与饱和脂肪。但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被称为肉碱的成分可能才是"主犯"。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研究人员4月7日对外公布,红肉中的胆固醇与饱和脂肪含量不足以解释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增加。他们跟踪分析了近2600名正在接受心脏问题评估的患  相似文献   

9.
<正>脂肪的集中堆积有可能是基因在作怪。属于啤酒爱好者的夏天已经来临,但对"啤酒肚"们来说却还是寒冬。作为人体脂肪堆积中最顽固的一分子,肚子上的赘肉很难被甩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爱喝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23(5):466-466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会增加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临床征候群。上海药物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王明伟课题组研究发现。四元环取代化合物Boc5能够与GLP-1受体结合并模拟其生理效应。应用这个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糖尿病及肥胖模型小鼠4周后,血糖显著下降,同时伴有脂肪组织和体重的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1.
许多人吃洋快餐上瘾,经常吃撑肚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之所以人们会贪吃汉堡、冰淇淋、巧克力等食品,是因为这些食品中所含的一种饱和脂肪可以迅速"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3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分成两组进行处理,并观察疗效.结果:两组切口均愈合.结论:随着肥胖人群增加,同时电刀在手术应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已是常见术后并发症,及时采取合理有效处理措施,绝大多数能达到愈合.  相似文献   

13.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体内应激激素考的松水平高的苗条女性倾向于腹部脂肪较多.不过现在还不清楚是紧张还是其它因素事实上导致了脂肪堆积.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文化》2009,(5):51-51
德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堵车会使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增加3倍。在女性、老年男性、失业者以及有中风或心绞痛病史的人群中,堵车带来的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5.
<正>人体中最奇特的器官应该是这块大脂肪,它就像一个有弹性的围裙延展于肠道、肝和胃之间。众所周知,这个常被称为"腹部警察"的器官名为网膜,它会分泌与肥胖有关的激素,目前人们仍在探寻与该器官其他功能有关的新信息。近日,发表在《免疫学趋势》杂志上的一篇评论中,研究人员讨论了网膜在人体内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市场层面还是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及其波动性的增加会显著加剧股价的崩盘风险;进一步,投资者情绪通过影响股价同步性,进而对股价崩盘风险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市场层面投资者情绪会显著增加股价同步性,而公司层面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不明显;区分投资者类型后发现,在一定情绪环境下,机构投资者交易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I0007-I0007
英美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一种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的雾化吸入剂有较大副作用,会显著增加使用者的死亡风险。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心脏问题的患者,更加危险。  相似文献   

18.
<正>不好好刷牙,可能会得心脏病。这可不是吓唬你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已经发现,牙龈疾病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牙龈疾病是一种牙龈出现肿胀、溃疡或感染的常见疾病,大部分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最新研究发现,牙龈疾病与心脏疾病之间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正南美洲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啮齿类动物—水豚。它身长1.3米,体重是老鼠的60多倍,这种巨大的体型通常有可能带来更大的患癌风险。但是,水豚几乎不得癌症,这很令人不解。最近,科学家发现了水豚抗癌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20.
<正>几场秋雨之后,北风也慢慢透出初冬的寒意了。天气变冷之后,人们的食欲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升,随后,"秋膘"也会慢慢地贴在身上。按古人的词意,这"膘"本来是指充实的肌肉,然而对于运动太少的现代人来说,"贴膘"往往就变成了增肥肉,即男人讨厌的"啤酒肚",女人最怕的"游泳圈"。虽然顾忌发胖的人比比皆是,但是天气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