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过5年的漫长飞行,"朱诺"号木星探测器终于在7月4日进入木星轨道,但"朱诺"号上的科学仪器并未启动,这时的轨道很大,每53天绕木星一周。到8月下旬,"朱诺"号启动携带的科学仪器开始近距离探测木星。到10月,"朱诺"号将进入一个每14天绕木星一周的稳定轨道,然后从事长达一年半的木星探测。那么,"朱诺"号将如何探测木星呢?与此前的探测器相比,"朱诺"号又有哪些非凡之处呢?木星云下的秘密木星被称为"朱庇特",在罗马神话中是"众神之王"的意思。木星当之无愧是太阳系行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8月发射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于2016年7月4日抵达预定轨道,开始环绕木星运行。按计划它将环绕木星33圈,最后像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一样,投入木星大气的"怀抱"。它将探测木星大气层以及大气层深处的热辐射源,穿过木星的南北磁极,帮助科学家们了解这颗气态巨行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  相似文献   

3.
正7月5日,美国"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迄今人类距离木星最近的航天器。在它之前,"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尤利西斯"号、"伽利略"号等8个探测器都曾造访木星。是什么吸引数量众多的探测器"前赴后继"?这次探测任务都有哪些看点?收集数据探索奥秘据"朱诺"号项目首席研究员斯科特·博尔顿介绍,"朱诺"号此次进入的是53.5天周期轨道,而不是进行科学考察的14天周期轨道。"朱诺"号要先在这个轨道围绕木星飞行2圈,10月19日左右再次点燃主引擎,进入14天周  相似文献   

4.
松园 《百科知识》2013,(8):15-17
2011年8月启程的"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了3个10米长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满足它在探测活动中对电能的需求,这在人类的木星探测活动中是史无前例的。此前的木星探测器如"伽利略号"都是依靠钚提供能源的,这种核原料在它衰变的过程中产生热能,这些热能被航天器上的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转变成了电能。  相似文献   

5.
资讯     
正木卫二上有"喷泉"的新证据科学家最近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发现,在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上疑似有"喷泉"从厚厚冰层之下喷出。这意味着科学家将有可能更容易地研究木卫二的地下海是否存在着生命。科学家一直认为,这颗体积与月球相仿的卫星表面下有一个全球性海洋存在,其水量可能是地球海洋水量的两倍还要多。有水就意味着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不过木卫二地下海表面覆盖着数千米厚的极其寒冷而坚硬的冰层,很难直接开  相似文献   

6.
尹怀勤 《百科知识》2011,(18):24-26
北京时间8月6日零时25分,美国宇航局发射了新型木星探测器“朱诺”号。按照既定计划,“朱诺”号将于2016年进入环绕木星的轨道运行,每年能绕木星运行32圈。它将测量木星大气层中氨与水的含量,研究大气中的对流及深层风速分布,研究木星岩石核,研究木星磁场的起源,探测木星两极磁气圈,以帮助科学家们了解这颗巨型行星的形成、演化和结构等。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时间2016年7月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射的"朱诺"号探测器在经历35分钟的减速后,成功进入木星轨道。为了这一天,"朱诺"号已经在茫茫太阳系中飞行了近5年。说起"朱诺"号的命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古罗马神话中,隐藏在云层之中的朱庇特(Jupiter,也有"木星"之义)是众神之王,生性顽劣不羁,只有他的妻子朱诺女神才能透过迷雾看到他的真身。美国航天局将木星探测器取名"朱诺",正是希望借此拨开云层,揭示木星和太  相似文献   

8.
科学历程     
正1977年9月5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卫星"旅行者"1号进入太空"旅行者"1号是由美国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空间探测器。1977年9月5日,质量为815千克的"旅行者"1号进入太空,带着人类的问候向茫茫星空奔去。它离木星最近时只距离木星中心3.49万千米。由于在如此近距离掠过,"旅行者"1号得以对木星的卫星、环、磁场以及辐射环境作深入了解及高解像度拍摄。它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木星闪电的秘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对木星闪电的起因感到迷惑。"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任务小组的科学家发现,木星闪电实际上是地球闪电的"翻版",但闪电的分布与地球不同。"朱诺"号上的微波辐射探测仪可以记录频谱范围很广的木星无线电信号。它检测到了377次闪电放电,范围在兆赫-吉赫之间,与地球的闪电相同。但不同的是,木星  相似文献   

10.
新闻     
《科学中国人》2007,(2):110-111
“新视野”号即将飞越木星美国宇航局(NASA)在“新视野”号探测器升空一周年之际发布最新消息说,该探测器即将飞越木星。“新视野”号于2006年1月19日升空,历经整整一年的飞行,跋涉近8亿公里,现在已飞到木星的“地界”。预计它将于2月28日与木星擦肩而过,最近时距离木星只有230万公里。“新视野”号与木星的这次近距离接触将为天文学家提供一个绝好的观测木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正(选自《百科知识》2015年1B)(1)小行星是天文学上的一个未解之谜,人类对这种天体的探索已经持续了200多年。发射小行星探测器是探测小行星最为重要的方法。(2)小行星探测器"尼尔·苏梅克"号访问的是433号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更为人所知的名字是"爱神"。"爱神"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它原是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成员,后来在木星和其他行星引力的扰动下,才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I0010-I0010
图中是木卫二,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彗星灰尘可能成为木卫二等木星卫星孕育生命的“种子” 【搜狐科学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来自粉碎彗星的灰尘可能成为木星卫星孕育生命的种子,这样的卫星包括木卫二,它被认为在冰壳之下潜藏着液态海洋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东部时间8月5日中午12时25分(北京时间6日零时25分),美国航天局的“朱诺”木星探测器升空。除了复杂的科学仪器,这个探测器还搭载了—位与木星颇有渊源的“特殊客人”同行。  相似文献   

14.
正地球生命在宇宙中是孤独的吗?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外海洋被发现,科学家相信外星生命是可能存在的,因为海洋是生命之源。所谓地外海洋,是指地球之外其他星球上的海洋。海洋中的液态分子可以溶蚀和改造岩石,从而为外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答     
火星上的暗斑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和大气。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地方,就会有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地球具备这三个条件,所以地球上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命和高级的生物——人类。在太阳和其他恒星的表面上温度达到几千、几万度,内部温度达到几百万、几千万度,生物当然不能存在。月亮上,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的卫星上,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数千个小行星上,水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上,都缺乏生命所必需的三个条件。  相似文献   

16.
没有几位科学家认为被技术问题所困扰的伽里略号太空飞行器(木星轨道探测器)能够对木星系统进行范围如此广泛的研究,也没有几个人预测到这些世界的内部结构是如此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土卫六上的生命形式同样能够存在于海洋。不同于地球的海洋,土卫六的海洋由液体甲烷和乙烷组成;不同于地球的生命形式,土卫六的生命形式可能是一种无氧的有机氮化合物,科学家暂将其称为"含氮体"。美国宇航局则公布了一个用于探测土卫六液态甲烷和乙烷海洋  相似文献   

18.
你有没有想过,在地球成为生命家园的过程中,木星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忙碌的太空交警木星距离地球6.28亿公里,是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的4倍。地球上的生命和木星有什么关系呢?天文学家认为,在把水送到地球和把小行星及彗星对地球的破坏性撞击减轻至最低程度方面,木星功不可没。它的强大引力将诸如彗星这样的太空碎片清除得干干净净,为生命在地球上的演化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综观太阳系的历史,木星曾经扰乱了无数天体的运行轨道。由于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所以其产生的引力非常大。1994年7月,舒马克—利维9号彗星被木星所吸引,偏离…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宇航局发射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目前正在奔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探测两颗人类以前从未尝试接触的天体——谷神星和灶神星,那将是迄今为止人类最  相似文献   

20.
"沸腾"的火山向外喷出雪花,卫星比行星大,冰冻的世界覆盖着广阔的地下海洋……所有这些奇异的现象都可以在最近出版的小说《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找到。但是根据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的观测,这些都是真实的。木星是太系中卫星数目较多的一颗行星,目前已发现有16颗卫星。这16颗卫星连同木星一起组成了一个家族,称为木星系。它们像一串珍珠似地围绕着主宰它们的天神——木星旋转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