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技治理:西北七县荒漠化防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中国西北七县的调查和文献整合分析,研究发现科技治理在荒漠化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治理所需要的三种最重要的知识依次是:有关荒漠化与沙尘暴的一般科技知识、对当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的具体知识、环境治理方面的知识.四种最重要的学者型群体依次是:治沙站工作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其他各种技术人员、各种专家教授和研究人员等.要解决当前科技治理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加强科技研究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科技利用效益与推广价值,建立更好的科技推广机制,提高科技研究水平,加强专家学者等对当地情况的了解并提高对当地民众和当地知识的尊重.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5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紧急启动了京津周边地区沙源治理工程。工程启动时间之紧 ,建设范围之广 ,治理措施之多 ,投资力度之大 ,意义之重要 ,在我区都是罕见的。那么 ,如何在 3年之内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 ,乃至为今后继续治理打下良好基础 ,工程建设的措施和质量尤为关键。现结合我县的工程建设实际谈几点认识。1 治理沙源必须治沙与固土相结合2 0 0 0年春 ,在我国北方地区频繁发生的几场席卷半个中国的沙尘暴再次敲响了世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警钟。这也是为何要紧急启动沙源治理工程的根本缘由。尽管沙尘暴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相似文献   

3.
对甘泉线地理环境、沙害情况及沙害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临策铁路防沙治沙经验,提出了甘泉铁路沙害地段防治基本思路,即初期采用工程措施控制沙害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后期依据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治沙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植物防护体系。本文主要通过甘泉铁路沙害的现状分析其成因,并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对立法、执法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土地沙化正处于治理逆转与破坏发展的相峙阶段,如果不能尽快采取措施建立起全省范围内的沙化土地监测和治理,将对全省生态建设带来严重威胁.我国现行的防沙治沙法律体系比较健全,这些法律法规严格规定了防沙治沙的规划、管理机构、预防、治理和保障措施,但仍无法阻止土地沙化现象的频繁发生.法律的作用不是体现在其制定中,而是体现在贯彻实施中.现就相关法律法规与贯彻执行现状,阐述贯彻实施防沙治沙相关法律的重要意义及执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临策铁路沙害的基本情况,初期采用工程措施控制沙害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行。鉴于工程治沙措施需要经常性维护,后期的治理依据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治沙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植物防护体系,以形成综合治沙体系。总结了临策铁路沙害治理实践,提出了今后防沙治沙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西部土地沙化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黑龙江省西部沙化的分布、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了阐述,提出将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产业建设相结合是防风治沙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达拉特旗沙漠化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拉特旗人民群众在与风沙的长期斗争中 ,掌握多种治沙技术 ,了解当地群众的治沙经验对于加快沙漠治理步伐是非常必要的。在沙漠化日趋发展 ,人类生存受威胁的情况下 ,达旗群众在治沙方面 ,以“防—治—用”为原则 ,以树林召乡五股地村“五股地模式”为代表 ,采取积极恢复环境的措施 ,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对策 ,解决了存在的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北方沙尘暴灾害的现状,对沙尘暴的空间分布与发展趋势、沙尘暴的成因和沙尘物质来源进行了评述;介绍了沙尘暴的主要危害方式;提出了防治沙尘暴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以往的治沙经验,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防沙治沙处理措施。几年前,本措施在某铁路现场已实施完毕,沙害治理成效显著,可为今后铁路、公路的沙害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漫天风沙 ,一次又一次向内蒙古以至全国敲响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近几十年来 ,沙尘暴年年有 ,但像这样出现早、发生次数多、风力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据有关资料记载 ,1 7世纪时内蒙古的沙尘暴发生率为 0 .3~ 1次 ,到 2 0世纪 90年代发生频率已达到 3~ 5次。如今又频频发生 ,究其根本原因 ,这与我国特别是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有着本质联系。沙尘暴的出现是件坏事 ,但如果全社会对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警醒 ,使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步伐加快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又是一…  相似文献   

11.
The Appointed Person   《RPC》1997,114(24):884-887
  相似文献   

12.
13.
14.
Patents Court   《RPC》1988,105(18):416-420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