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媒体监督与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是法治社会的两大基石.媒体对司法审判具有舆论监督的积极正面的影响,也存在报道失真、报道"越位"等负面影响.协调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审判,要加强司法信息公开、提高媒体人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强调媒体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2.
当下,司法诉讼和媒体、民众的关联性越来越大,群体性心理与媒体的舆论导向影响着传统的司法诉讼的结果;虽然民意和媒体在防止司法擅断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法律人对如何保证司法正义的最大化等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交平台成为舆论传播的主要阵地,良莠不齐的网络新闻报道和后真相时代中过分追求新闻时效的诉求,导致司法案件报道的真实性、严肃性和独立性受到干扰。文章通过研究后真相时代下网络舆论传播特点,并且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后真相时代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消极干扰,最后从民众、司法机构、网络媒体三方面对如何减弱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干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限制死刑是废止死刑的必经之路。我国现阶段尚有保留死刑的必要性,但"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也是我国的基本死刑政策。在我国从限制死刑到废止死刑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需要从死刑观念、立法和司法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努力转变我国社会的死刑观念,特别是普通民众的死刑观念;其次,在立法层面要大量削减死刑罪名、明确并提高死刑适用标准及限制死刑适用对象;最后,从司法层面明确并统一死刑适用的具体标准、规范死刑量刑程序和排除干扰、独立审判。  相似文献   

5.
刑事司法领域的民意指社会公众以了解事实、参与评论等方式关注刑事案件进程,并形成较为普遍、具有集体情感性的观点、意见,其有正当性与非正当性之分,对刑事司法所产生的影响亦有正负之别;随着热点案件的频发及民众参与意识的提高,民意与司法的融合与冲突愈发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处理好民意与刑事司法的关系,并非要求审判一味迎合民意,关键在于坚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依靠提升司法正义、改造非理性民意营造二者的良性互动,实现民意与刑事司法的融通.  相似文献   

6.
在司法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定点式、预测式、证明式的认定和规制,是深度扫黑除恶、建立长效机制的突破要点.要依托司法人工智能认定"网络黑社会"行为、确定"网络黑社会"范围、界定"网络黑社会"性质组织类型,必须在数据算法、技术工具、逻辑推理上再做探索,建构起人工智能扫除"网络黑社会"的三要线模型.利用司法人工智能建立扫...  相似文献   

7.
在推动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平的进程中,媒体作为舆论监督的主导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但同时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媒体监督在很多时候发生了异化,典型的异化形态即媒体审判。当媒体监督由原本的防卫性权利转变成进攻性行为,则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使媒体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其监督功能,防止其变成"利维坦",可以通过媒体自身规范、国家规制、公众参与等可行性方法改善和解决,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以重塑媒体与司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法院体制行政化已成为影响我国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的核心因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法院机关地位的行政化 ;法官制度的行政化 ;审判业务的行政化 ;审级间的行政化 ;法院机关职能的行政化。法院体制行政化造成了以下弊端 :为行政权干涉司法权提供了可能 ;严重影响了法官的独立审判 ;严重威胁到审级监督体系 ;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应采取下列对策 :实现司法行政和司法审判的分立 ;实行新的司法机关人事制度 ;革新案件审理体制 ,保障法官独立行使职权 ;建立新的司法机关党务领导体系 ;确立新的司法机关后勤财政管理体系 ,消除上下级司法机关的行政性关系 ;加强对司法机关的全面监督  相似文献   

9.
以《红楼梦》的相关章节为研究对象,与《大清律例》相对照,对薛蟠的两次杀人案件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薛蟠杀人案件事实表明,审判结果与预期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当事人的阶级特权、司法裁判权的滥用和审判依据模糊不清.薛蟠杀人案作为清代司法审判制度的缩影,既有消极的一面,如人情错杂、重实体轻程序、极端的"慎讼"思想,...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法院审判中如何认定电子数据已成为目前诉讼实践面临的一大难题.互联网法院审判中电子数据的界定和厘清电子数据表现形式,对互联网法院案件审判具有重要的影响.互联网法院审判中电子数据认定面临着真实性认定、关联性认定及合法性认定三方面的挑战,必须通过提高电子数据真实性认定水平、加强认定电子数据之间关联性和改进电子数据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