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霞  任红丽 《新闻世界》2011,(11):123-124
本文通过对“百度贴吧”中关于日本地震这一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的研究,结合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引导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郭婷 《今传媒》2011,(8):24-26
近年来我国各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在这些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都会产生许多社会舆论,而舆论又会反过来影响事件的发展趋势。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整个社会舆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舆论的走向对于危机的进展起着深化危机或缓解危机的重要作用。鉴于网络舆论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网络舆论的特点,并研究网络舆论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3.
孙玮 《今传媒》2013,(5):14-15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生成经历四个过程与阶段,在新媒体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出了微博发展迅猛影响力日益扩大、移动互联快速成为网络舆论传播新通道等5个方面新特征。  相似文献   

4.
霍华德·里恩戈德认为,虚拟社区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公共领域.[1]比尔·盖茨也认为,虚拟社区将是网络应用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2].在网络媒体急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虚拟社区讨论所形成的网络舆论,有可能极大地影响着事件的发展和解决.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风险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从风险社会视角来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历时性风险共时态存在、风险责任主体模糊、公众风险传播理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一系列困境。从风险社会理论这一全球化的语境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进行研究,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视阈,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行有效公共治理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听祥 《视听界》2009,(4):40-42
对于媒体来说,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既是责任,也是机遇。经过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历练,新闻媒体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逐渐成熟。结合江苏广电总台近年来的经验,新闻媒体做好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必须遵循“导向正确、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承担起媒体的信息发布者、舆论引导者和舆论监督者三种角色。在实践中深化媒体角色内涵,提升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7.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文章主要阐述微博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正负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比较特殊,会给新闻舆论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舆论引导,从社会学以及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了面对突发公共事件,主流媒体要承担的使命,希望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微博与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文章主要阐述微博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的正负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传播能力与日俱增,突发的公共事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广大媒体是公共事件的主要传播者,会对公共事件问题做出大量的报道。但是现阶段,有的媒体在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时,存在不专业、不具体、含有虚假成分、"博眼球"等问题,这样的报道一旦发出,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本文结合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实报道进行分析,探究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媒介化社会程度的逐渐加深,媒介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媒介传播中的突发公共事件比以往受到更多的关注、引起更大的重视、激起更广的讨论。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用户拥有便捷的发声渠道,诉诸情感进行“狂欢式”表达成为舆论现象。众声喧哗之下使得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场更加复杂甚至频频出现舆论失焦现象,不仅影响了正常的舆论环境,还加剧社会治理的难度。分析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失焦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是避免风险衍生、矛盾扩大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通常会激活舆论场,形成高强度舆论潮,冲击社会秩序,成为公共治理的难题。本文聚焦"新冠肺炎",兼以宁波市为例,考察舆论场中的多样态舆情议程。深入分析当前网络舆论场中多元话语的内在动因和困境,总结其总体特征,提出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8年10月发生的“四川广元柑橘事件”为例,探讨政府在网络舆论事件中角色与地位,以及政府部门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该如何应对,为政府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发卫生公共事件,而在此次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出现给疫情工作带来了众多困难。网络谣言也始终与事件伴生存在,煽动公众负面情绪,对社会稳定和疫情防控产生不利影响。新媒体时代下,对于重大突发卫生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网络谣言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对网络谣言产生的阶段、特征进行分析,以新冠疫情期间的事件为研究样本,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   

15.
舆论主体是指某一具体舆论环境中的舆论人,即共同面对问题的社会群体,公共关系学通常称其为公众.理论上讲,公众是意见表达的主体,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情权与话语权,而现实中,普通公众往往难以直接捍卫个人的知情权与话语权,直接进行个人意见表达.近几年来,互联网上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网络舆论往往成为事件的发起和推动的重要力量,互联网日益成为一种民意表达的渠道,具有了与传统媒体相当的舆论监督功能,重塑了公众在舆论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受其影响,原有的引导范式正在遭受一轮轮的冲击与挑战。政府要实现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的有效管控,就需要认识到在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舆论场域、多元主体及政策措施中存在的偏差和盲点,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朝着加强阶段行动黏性,畅通舆论场域交流,强化各主体间合作,促进政策措施配合方向改进,最终做到网络舆论协同引导“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当前新媒介发展日益加速、数字公民越来越为社会主导力量、网络舆论日趋丰富化这一现实为研究背景,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网络舆论表现出发,以3·8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为例,借鉴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事件发生后网络舆论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由此总结出网络舆论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并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媒体及政府部门在事件报道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分析,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为确保新闻时效、抢占新闻第一落点,并使主流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起到关键作用。【方法】笔者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特征,探讨了主流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对策。本文借助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典型案例法说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的特征和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作用。【结果】提出了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对策,对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及防范舆情风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论】突发公共事件具备突然性、不可预见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舆情时,主流媒体应具有为政府提供风险预警、引导舆论走向、整合社会资源等作用。本文针对有效提升主流媒体的舆情应对能力,推动社会秩序恢复平稳状态也提出了一定对策。  相似文献   

19.
后真相时代,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谣言层出不穷,尤其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形成"舆论场",影响事态的发展与演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着眼于当前社交网络格局,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的网络谣言传播"为例,探索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及传播特征,评估不同主体的行为,提出有效治理网络谣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英国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有效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刻.政府和媒体的目标应该说是一致的:全力以赴解决突发公共事件.让生活恢复到正常状态。在突发公共事件时刻.政府和媒体需要共同合作.共渡难关。处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人们.对信息的需要特别迫切。不实信息是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的不安定因素.一旦谣言混淆了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时候.如何处理好舆论安全问题呢?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政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在这方面.美英等国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