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观察力的缺失使我对我们的孩子心生出一种怜悯。因为我想.我们大多数成年人其实已经丧失了观察的心思.我们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我们没有看到花是怎样开的.甚至家里养的花我们也没有精力去观察它是什么时候开的,恐怕只有养花的老人们才注意到这点。  相似文献   

2.
山东一位母亲来信说:我儿子今年12岁,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如小羊、小狗、小猫、小鸟等。我们怎样阻止、劝说都没有用。前不久,他因为没有看到邻居家的小狗很伤心,上课都没心思。我担心他这样迷恋小动物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让他耽误学习?答:孩子天生对动物有一种亲近感,他们会把动物当做亲密的朋友,喜欢与它们一起嬉戏,悉心照顾它们,并能从中获得安慰、摆脱孤独,获得安全感。实践表明,饲养动物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激发他们对家庭、社会、自然的热情。所以,孩子很喜欢小动物并不是有…  相似文献   

3.
刘麟 《教育教学论坛》2012,(20):278-279
回过头来想想,我们谁没有年轻过?谁年少时没有那些不想让父母知道的小心思、小秘密?当我们成了一个孩子的老师和父母时,我们怎么能反过来亲手打破孩子心里的那点小自由呢?  相似文献   

4.
儿子今年9岁了,虽然头脑聪颖,但也顽皮淘气。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每次看到他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便气不打一处来,整日在他耳畔唠叨。然而,纵使家长磨破嘴皮,儿子还是我行我素。面对孩子的一次次出错,大多数家长可能都会采取的手段:轻则言语斥责,重则打骂,  相似文献   

5.
<正>观鸟,作为一项新兴的自然体验活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很多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中,身心受到禁锢的人们,开始把视线转移到这项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活动中来.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眼睛近视、身材肥胖,整天沉浸在电脑、手机游戏中,人人都是低头族,对周遭的一切变化缺少感应和敏感度,他们是一群患有"自然缺失症"的孩子,这些孩子远离自然太久,丧失了亲近自然的本能,因为在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6.
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显然是不妥的。关心孩子,怕孩子走上邪路,这虽然没有错,但通过日记窥探孩子心灵的行为方式却不可取。这也显示了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无力感。要了解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孩子的朋友,在交流与沟通中,不经意间为孩子解疑释惑。只要孩子走在正路上,大事不糊涂,家长也就没有必要在偷看日记这种事情上动心思了。而日记本作为孩子小小的个人“领地”,对孩子宣泄情绪、审视自我,观察生活都至为重要,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  相似文献   

7.
正孩子是父母得到最珍贵的的礼物。父母给予孩子最深切的关爱,却忽略了如何去爱。有规则但不限制有教养还能看到更远的梦想有缺陷却有支持与信任有期许也有观察和等待面朝AI时代,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知识,还有面向生活的无限勇气与智慧。慢养是一种力量,它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感受与体味,成长与蜕变。  相似文献   

8.
我的孩子二年级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忆这两年来对孩子的教育,我确实用了很大的心思。我们来自于县城,孩子一入学,我们便发现她与其他学生的差距:读书少,认字少,性格也比较内向。  相似文献   

9.
正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摄影是一种帮我们看见美、记录美的重要方式。现在很多父母习惯给孩子拍照,定格孩子的成长瞬间,但如果我们用拍摄的角度教孩子学会观察,看见生活中的美,也是家庭美育的好办法。小雨点妈妈是一位摄影师,每天在她的朋友圈里都能看到她和大家分享一些精美的作品,但是大部分都是生活中特别普通的小物件,这个物件在她的镜头下会显得与众不同,比如本来凌乱不堪的窗台,但是通过相机却呈现出不同层次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早教在线     
现实与想像 孩子的想像力是天生的,他总 能冒出很多你从来没有想过的念 头,而很多时候,孩子总是把现实 和想像混淆在一起。当你问他: "我们今天在公园里看到什么 了?"说着说着,除了已经看到的 那些景物,孩子还自编了很多情 景:"我看到一只小鸟。"很多父 母就会加以纠正:"我们没有看到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父母为孩子付出了他们的所有,甚至超出了他们的能力,不仅换不来孩子的感恩,孩子还总是觉得自己不幸福。稍有不如意,孩子就怨天尤人,从来不懂得体会父母的辛苦以及身边人的善意,没有一颗感恩的心面对生活。您认为导致这个结果的根源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换一个角度     
记得小学时学过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个孩子将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故事,而从孩子当时的那个观察角度来看杨桃,看到的的确是五角星。文章告诉我们,生活是多姿多彩的,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眼光,不断地变换角度去观察,去体验。曾经听到过一个故事:一位老婆婆整天愁眉不展,有人问她,为什么每天都伤心。她  相似文献   

13.
<正>这几天在《中国教师报》上看到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章,激起了我一直以来对这类孩子的思考。我们学校住宿的孩子比较多,我每天都和这些孩子接触,所以看到的比较多,感触也很深。看着他们,我常常心情很复杂。有同情,有心碎,有期盼,更有一种责任。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生活方面缺少关爱我们学校住宿的孩子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父母外出打工的;一种是当地没有学校,上学不方便的。当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  相似文献   

14.
王树芳 《幼儿教育》2013,(10):26-27
我们在开展小班主题活动"糖果甜甜"时,安排了带孩子到超市去观察、了解糖果的活动。到了超市门口,我向孩子们提出了"找糖果"的要求:今天我们到超市找一找哪里有糖果,有哪些糖果是我们以前没有看到过的,把你看到的、喜欢的糖果告诉大家。  相似文献   

15.
来信一:我是一名即将初中毕业的学生,成绩一直在班上保持前三名。可最近半年来,有个问题时常困扰着我:是读书,还是打工?因为我看到我们村有的孩子花了家里很多钱,读完大学后,却找不到工作,心里就觉得“多读书不如早挣钱”。相反,在我们村还有些孩子,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每年还能挣不少钱回家。我很想读书,可是,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很苦恼,我该怎么办?来信二:我是初二的学生,在我们班有很多同学在暑假里就到处“打工”挣钱,开学后大家聚在一起比谁挣的钱多,根本没有心思读书。有的同学竟然为了挣钱,就此脱离了学校外出…  相似文献   

16.
<正>那个对我来说独一无二的芭比娃娃,承载着外公对我的爱,治愈着我走过了童年那段幸福快乐的日子,一直到现在,这份爱都还在。去姨妈家和小侄子玩,看到小侄子满屋子的玩具车、奥特曼等,我打心里羡慕,因为在我小时候,村里大多数都是通过耕种自给自足的人家,有点钱都是攒起来给孩子读书的,没有多余的闲钱给孩子买玩具。而且我们小孩子的玩具大多数都是自制的,所以也不存在什么攀比。  相似文献   

17.
看到这篇稿件的时候,一个五年级的学生家长正带着她的孩子来编辑部咨询"怎样写作文",作文的标题是《绿叶与红花》。孩子妈妈说,孩子写作文没有内容,找不到素材。我立即把这篇文章打印出来给他们看,请孩子想一想:"厨师"与"航天员"的关系。很快孩子有了答案,那位母亲的眼睛也亮了。其实,生活中,作文素材无处不在,我们在阅读的感动中,培养好我们的孩子吧!  相似文献   

18.
很多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卫生,一看见孩子把身上或衣服弄脏了,马上就帮孩子弄干净,可是,当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候,孩子自己有没有卫生意识、有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呢?为此,我们跟踪观察了翠苑四区幼儿园亲子班的小朋友的一天生活。  相似文献   

19.
每天清晨,在校门口我们都可以看到家长们替孩子拎着书包将他们送至学校;第一节课前,我们也总可以看到一部分学生进教室后忙乱地翻着书包,为找不到需要交的作业本和当天需要用的学习用具而大呼小叫……只因家长的代背书包,使得孩子的依赖心理日趋严重;只因家长代为整理书包,使得孩子学会"自理"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丧失。  相似文献   

20.
大爱无边     
大爱无边,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条件。作为一个教师,需要一种特殊的爱,才能和孩子们息息相通,才会感同身受,才会爱生如子,同时才会看到孩子最宝贵的天真活泼的一面。生活中只有把自己和孩子融合在一起,才会没有自以为是,没有沾沾自喜,才能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