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多数欠发达地区只借助比较优势战略发展经济,速度太慢。要加快发展,必须采取科技优先战略;而科技优先战略的落实,只能选择科技模仿创新这条唯一之路。科技模仿创新它还必须模仿移植发达地区的科技发展环境,因此这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容的模仿创新问题,而应该是一个以科技为中心的整体模仿创新。从这一角度切入,本文对模仿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内容与困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战后,日本着眼经济发展,顺应产业需求,通过体制创新不断调整完善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适应市场需要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为日本经济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借鉴日本有益经验,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科技创新是我国抢占全球发展制高点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当前,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破解全球发展难题是我国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因。我国科技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囿是:协同创新发展意识薄弱、催化领导能力有待提高、制度保障仍需完善和协同过程监管不足等。基于此,构建我国科技协同创新发展的组织结构,并从起始条件、催化领导、制度设计和协同过程四个方面推进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日本目前包括各教育阶段、各类学校在内的课程设置方面的要求、所针对的教育目标和从这三方面对教育在日本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积极推进作用,可以作为我国在发展教育方面,特别是以教育作为发展科技、经济的重要因素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二战”后日本的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最大,国民经济的二重结构特点最为显著。但是,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不仅没有阻碍日本经济的发展,而且到70年代初,日本中小企业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形成了日本式的中小企业现代化模式。而在这一过程中,有关中小企业的一系列立法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它们从法律上确立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引导着中小企业良性发展机制的培育,最终促成了日本中小企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及知识经济革命的深入,世界各国都把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提升到战略的高度给予重视。美国政府把中小企业称为“美国经济的脊梁”,日本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日本的繁荣”。欧盟从1994年开始实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第四个科技发展研究框架计划》,法国、韩国、印度、日本等国家纷纷推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科技创新成果是区域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在新的世界经济、科技形势下,区域经济谋求进一步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及其运行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受到区域科技、经济、教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是区域经济社会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定量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融合,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样本,尝试以专利成果这一载体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产出宏观经济分析的考虑指标,定量分析区域宏观经济和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可以帮助相关学者了解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及具体应用情况。通过运用网络调查、文献收集、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研究方法,以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和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主要模式,并对比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协同创新管理体制、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实训基地、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内外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经济科技一体化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非政府组织不仅具有超越市场经济牟利导向的非营利性,而且具有超越国家利益政治倾向的非政府性,因此成为高校开展国际教育的最佳搭档和助手。从日本高校与日本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海外教育活动入手,分析双方合作的客观原因,提出我国高校与非政府组织如何在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教育平台合作,共建教育合作伙伴关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了1997—2014年重庆市相关民生指标和科技创新指标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计量模型,研究了重庆市科技创新对民生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重庆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明显,重庆的民生事业得到良好稳步发展,有效改善了民生。因此,应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引进和培育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提升科技创新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