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伦理道德具有不同的思想实质和理论形态,反映不同的时代精神。中国近代历史上发生的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革,促进了传统伦理道德向近代伦理道德的转型,后者体现在伦理精神的变革、价值观念的转换和道德原则的更替等方面,从理论形态而言,这一转型的实质可以概括为消解道德认识和道德原则上的绝对主义、摒弃形而上的道德本体和解构道德标准上的整体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西伦理道德思想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其本质区别表现在天人论、人我论、善恶论、认知论、价值论、目的论、理欲论、自由论、德智论、德法论10个方面。这种经过长期积淀的文化在人类社会走向一体化的同时,其独特的文化烙印愈发鲜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往程度的加深,人类将达成更多的共识。尽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交融尚待时日,但中西方伦理道德思想必将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3.
伦理道德作为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思想性质和理论形态,反映着不同的时代精神。当历史的发展由一种社会形态跃进另一种社会形态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原有的伦理道德无法调解生活的关系,更不能为人们提供对现实生活的解释的价值工具,于是就必然会出现与新社会相适应的道德原则,形成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当我们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一场伟大的经济改革正在我国实现,这场经济改革,(2003·4)不仅使我们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分配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有间接和直接之分,现代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直接影响变得越来越突出。现代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发展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在正确伦理道德的引导下进行,使之朝着造福于人类的方向健康发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赵艳华 《考试周刊》2010,(10):153-154
网络社会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然而在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道德失范的情况却屡屡出现。因此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作者阐述了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在网络伦理道德建设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能够对解决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高职教师伦理道德教育尤为必要,确定高职教师伦理道德教育的目标应根据其客观依据、内在依据和历史依据,确定高职教师伦理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应结合教师伦理道德的发展趋势,进而采取得力措施加强高职教师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7.
教育政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进一步发展要求有伦理道德规范的支撑。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构建教育政策研究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必要性,在分析伦理道德规范的两种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客观性原则、对顾客负责原则、公众利益优先原则、权利优于善的原则,并试图调节这些原则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面对虚拟和匿名,现代远程教育的价值去向和伦理道德问题成了学者关注的主要话题。现代远程教育的伦理道德要求应该是以“为己利他”为根本。“为己利他”是恒久的“善”的伦理道德目的。公民信息素养的提高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需要伦理道德力量的支持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道德基础包括:利他性,维护、遵守市场规划的自觉性,诚实守信原则,集体主义原则等。这些伦理道德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客观要求,但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完全自发地产生这些伦理道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形成,有赖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界定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规范与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实际,认为“公忠”爱国的道德精神、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智慧、传统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理想道德人格等方面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价值,旨在为中国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古为今用和现代新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德性论与规范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德性论的基本问题是:应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规范论的基本问题是:一个人应当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做?前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内在品质,后者把道德落实于人的外在行为。德性论关注的是人的内在品质,以人的道德品质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实质主义的;规范论关注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它不再强调人的内在品质,而以行为是否符合普遍的规范形式作为道德评价的中心,是形式主义的。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从德性论到规范论的转型,其积极的意义是肯定了个人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一领域内的自我决定的权利,即肯定了个人的自由和自主,而将普遍性的规范限制在共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也就是人的外在行为的领域。但是,由于规范论仅仅关注对个人外在行为的约束和限制,而在关于个人追求自我完善方面保持沉默,就容易导致个人追求自我完善这一要求的丧失,而这也就意味着人本身的丧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儒家伦理内在因素与当今时代需要相关性的分析论述了儒家伦理为什么会有现代价值:一方面儒家伦理自身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的客观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发掘儒家伦理的精华乃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时代需要。儒家伦理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为它对现代社会的整合作用,即对人的思想道德与精神的提升、对社会秩序的整饬、对社会稳定、人际和谐、增强企业管理效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过渡经济实践向传统计划经济道德观和现代市场经济道德观提出了挑战,实践呼唤过渡经济道德观,过渡经济道德观是中国传统道德化与现代道德化的精华融汇,是一种承先启后的道德观,根据经济过渡实际,过渡经济道德建设应体现先进性,广泛性和层次性的统一,把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建设作为过渡时期道德的战略重点,从经济,教育,法律,管理等多方面综合推进过渡经济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从西方美德伦理学者的理论实践看,不宜将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发展简单看作是亚里士多德美德思想的现代复兴.问题不是作为一种过去式的或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伦理在现代社会何以可能,而是作为一种自觉与规范伦理学相区分的理论类型,美德伦理学如何证明自己比对手更具备理论优越性.以安斯库姆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美德伦理学者从两个方面对比进行了论证,以期构建一个更为完备的理论类型.  相似文献   

15.
伦理的制度化及其限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伦理和法律制度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控制模式,在实践中需要相互支撑,伦理与法制制度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现代转型,使伦理的制度化成为必要和可能,同时也决定了伦理制度化的基本界限。伦理的制度化、法律化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过分的制度化,既会侵损道德,亦将消解法律与制度。  相似文献   

16.
非理性主义倾向是现代人本主义伦理学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特征。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产生有其社会物质根源和认识论根源。非理性主义的产生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伦理学、现代西方伦理史以及人类文明既有其积极价值亦有其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伦理的当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过几千年发展与沉淀的中国传统伦理能否在当代继续散发独特魅力,这是当代中国伦理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文章从中国传统伦理的发展和特征来把握其基本内涵,以明确其实现当代转型的前提和基础,进而从传统伦理的当下境遇提出其实现转型的必然性,最后提出转型的意义和出路。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在内外各种因素的冲击下,开始走向近代,这一过程既有它的必然性又有它的合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各种思潮的碰撞,在各种思想力量的搏弈中实现了中国伦理思想的近代转向。  相似文献   

19.
全球的经济互动、共同的社会经济问题、殊途同归的理论抽象,使得不同的地区和国家有可能达成现代企业的伦理共识,即对于创新、利润、共同责任、竞争、服务的新的理解.为此,我国企业应以全球化、加入WTO为契机,利用丰厚的文化底蕴,构建现代企业的伦理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0.
乍看之下不成问题的西方伦理学的范围,细想之下却是珍上需要慎思的问题。“西方”和“伦理学”各自向人们的理解力呈示多种语义。“西方”在现代汉语中现有四义:地理西方、政治西方、经济西方和化西方。而化西方在西方历史的远古、中古、近代和现代所指不同。各时期的化西方所指涉的地域应当综合加以考虑。西方哲学家们对“伦理学”的理解是多式多样的,大体可归为四类:第一类可称为亚里斯多德式,属于道德规范论或德性论;第二类可称为芝诺-伊壁鸠鲁式,属于人生哲学;第三类可称为康德式,属于道德形上学;第四类可称为摩尔式,属于道德语言学。其中第一类理解占主导地位。这四类理解应当被兼顾。基于对“西方”和“伦理学”的语义分析,西方伦理学的范围严格地被界定。就范围而言,西方伦理学史不等于欧洲伦理学史,不限于西方哲学伦理学咣,不同于西方道德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