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教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形成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探讨学习态度心理成份及其作用,是学校个性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所谓学习态度,是指学习及学习情境所持有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份,其中认识与情感因素作为态度结构中的重要心理机制,对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塔夫脱(1954)、菲兹格拉尔德与奥苏伯尔(1964)等人的研究表明,态度对学习的作用不可仅  相似文献   

2.
史秋波 《考试周刊》2013,(20):127-127
<正>认知心理学认为,态度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因素组成的。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反映倾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将情感与认知目标更好地融合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该从培养态度的习得阶段做起。新课标提及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深远  相似文献   

3.
运用转动主优势模型对小学教师对待学生错误的态度概括为3种模式,每种模式在其态度3维因素上均有不同表现:认知和情感、行为倾向和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认知模糊也可以有积极的情感、积极的行为倾向和行为;认知明确,情感积极,行为倾向积极也会出现不积极的行为;存在对学生错误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和行为均消极的教师.因此,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的态度还没有达到课标所倡导的水平:如果能够在数学教师组内形成研究错误的氛围,这种团体的力量也可以加速个体教师对待学生数学错误态度的转变;对教师的评价应从单一的分数评价转向多元化评价,唤起教师自身生长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4.
略论影响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主要因素陈剑昆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指教师对待学生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由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指向学生的行为三种成份构成。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知觉、理解和信念。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指他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如尊重...  相似文献   

5.
学习心理学认为,态度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基本成分,其习得由低到高可划分为接受、反应、价值评价、组织和由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等五个层次,具有亲历学习和替代学习两种基本学习方式。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应从影响态度的认知因素和行为倾向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认知心理学认为,态度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行为倾向因素组成的,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或反映倾向.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将情感与认知目标更好地融合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应该从培养态度的习得阶段做起.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逆反心理的内在机制态度是指人们对他人和其他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逆反心理属于态度的情感成分。态度的产生是人们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及刺激因素发生作用的结果。态度会给人们的活动以一定的规定性。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态度体系中的各种态度是互相联  相似文献   

8.
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是指学生对待教师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由学生对教师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学生对待教师的不同态度会对师生关系和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为,一方面,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会影  相似文献   

9.
专业态度是指从事专业学习或专业工作的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等对自己专业的一种内在倾向性。本文利用自编《学生专业态度问卷》,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对2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满分150的情况下,平均得分97.3346分,与人们心理上的及格水平相当;女生在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上得分明显优于男生;二年级学生专业态度明显比三年级学生积极,其中总分与情感方面差异非常显著;专业态度存在专业差异。改善学生专业态度可以从改革专业教学方式、淡化专业"鸿沟"、加强对大学生以及高中毕业生的引导和教育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0.
李红梅 《考试周刊》2011,(73):75-75
人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体验学习,是人最基本的学习形式,是指人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实践、练习,对情感、行为、事物的内省体察,最终认识到某些可以言说或未必能够言说的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行为习惯,乃至形成某些情感、态度、观念的过程。反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认知的建构与知识的获取之间往往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学生的认知过程与知识结构不能协同发展。加上当前我们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缺乏生活经验,而生活经验又是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态度一般指个人对事物或人的一种评价性反应.人们认为态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认知(cognation)、情感(emotion)和意动(conative).这里,认知指个人对事物的信念(beliefs);情感谢指对事物的褒贬反应;意动指个人对待事物或采取行动处理事物的倾向性.一些人认为,态度是可以学到的,而且可以通过学习去改变它,同时它又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相似文献   

12.
王长青 《考试周刊》2007,(39):81-8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从态度的三个维度出发,即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角度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是好的,影响学生体育态度形成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兴趣、行为、大众传媒、校园文化环境、重要他人等。文章认为,欲使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体育态度,必须充分整合上述各种因素,以形成合力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学改革是一个多系列、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人们往往只注意外表形式,而忽略了内部的心理因素,因而影响教改进程,现就师生的心理态度谈点初步认识.态度是一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评价和内在反应倾向,它是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有机结合,是情景和他人倾向以及个人性格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在社会活动和待人处事中,总是抱有积极肯定或消极否定的反映倾向,并由它指导和引发出直接行为,成为完成某一行为的趋向,这种反应倾向形成一种内在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对他的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或动力性的影响,支配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活动.教学改革必须端正教育思想,确立正确态度,即教师(包括学校领导),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学习态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习态度研究述评(一)学习态度界定李明振认为学习态度是一种通过学习形成的、指向学习对象并影响个人对学习活动作出选择的反应准备状态,是由对学习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等要素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1]张宪尧等认为学习态度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学习的一种相对  相似文献   

15.
语言态度直接影响语言的选择和使用,并最终影响语言发展方向。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从情感认知、价值评价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分析辽东半岛庄河市区居民(以下简称“庄河人”)对普通话和庄河话的态度。研究发现,庄河人形成了复合性语言认同,即对庄河话的情感认同高于普通话,而对普通话的价值认同高于庄河话,且社会价值因素是庄河人语言学习倾向的首要因素。但同时庄河人也认为庄河话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且不会为普通话所取代。庄河人的语言态度也是一个多元的价值系统,存在着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方面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怕学文言文"实际上是学习态度的表现。学习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成分,是在认知基础上,以情感为核心,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学习态度的成因与文本、教师及学生有很大关系,要转变其学习态度可以从三个构成成分入手,即树立正确的认知、形成积极的情感以及选择合适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吴春林 《现代语文》2007,(12):77-77
语文新课标下的阅读课堂教学,倡导一种崭新的关注理念,从而引起阅读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态度,是指学生阅读持久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完整的阅读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构成  相似文献   

18.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与外语学习的关系态度一般指个人对事物或人的一种评价性反应。人们认为态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认知(cognation)、情感(emotion)和意动(conative)。这里,认知指个人对事物的信念(beliefs);情感谢指对事物的褒贬反应;意动指个人对待事物或采取行动处理事物的倾向性。一些人认为,态度是可以学到的,而且可以通过学习去改变它,同时它又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按其抽象程度,态度有具体与一般之分。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待外语学习的态度属于前者,对待目的语社团及其人民的态度属于后者。这两种态度对外语学习成绩有影响,对它们…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针对江苏省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育态度的三个维度(认知、情感、行为倾向)展开了调查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男生得分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体育态度得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态度,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由对数学学习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份构成.数学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也是诸多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内容.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不仅直接影响数学学习行为,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数学学习成绩及学生个性与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还有研究发现: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基本不受智力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但更多地受到数学学习态度的影响.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广泛地与个人所持有的观念、价值观和多种需要发生联系,进而对实际生活起到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