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蕾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40-143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不同性别、年级、经济状况的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总检出率为42.71%,其中有34.43%的大学生与他人相处存在一般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有8.28%的大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四个维度的困扰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交友困扰、交谈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待人接物困扰。(2)男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男生只在异性交往方面高于女生。(3)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方面有显著差异。(4)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有显著差异。困扰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大一、大四、大二、大三。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7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都处于中上水平。(2)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3)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对交谈困扰、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异性交往困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的灵活性对交谈困扰、交友困扰、待人接物困扰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4)交友困扰、交谈困扰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交谈困扰对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大学生与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不显著,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四个困扰因子彼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待人接物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相关不显著,大学生交谈困扰、交际与交友困扰、异性交往困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和显著负相关;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积极情绪是一种愉悦的主观体验,能够扩展个体瞬间的思维与行动序列,帮助个体发展和建设个人资源(其中包括人际资源).文章采用积极情绪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人际关系困扰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积极情绪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所调查的大学生中有47.8%人存在一定或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且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在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积极情绪与人际关系困扰的三个维度(人际交谈、人际交友、异性交往)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待人接物困扰不存在显著相关.(4)文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理工科生的积极情绪与待人接物、异性交往困扰则没有出现显著的相关性.(5)积极情绪对人际关系困扰的两个维度(人际交谈和人际交友)以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有较好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法。方法:采用郑日昌主编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453份。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检出率为13.7%。人际关系性别差异(待人接物:t=2.92,p<0.01;异性交往:t=3.57,p<0.001;总分:t=2.16,p<0.05)、生源地差异(异性交往:t=-2.853,p<0.01)、年级差异(总分:f=3.960,p<0.05)学习成绩差异(待人接物:f=3.277,p<0.05)专业差异(异性交往:t=-2.309,p<0.05)是否独生子女差异(待人接物:t=2.482,p<0.05)。结论: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良好。人际关系在性别、生源地、年级、学习成绩、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差异显著,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差异不显著。对策:分别从大学生个体、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综合努力,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新乡市四所高校的503名学生为样本,将孝道认知与人际关系困扰综合起来加以考察,以揭示大学生孝道认知与人际关系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孝道认知与人际关系困扰分维度间存在部分相关;女生在养亲尊亲、护亲荣亲、丧葬纪念三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女生在人际交谈困扰、待人接物困扰、与异性交往困扰三个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7.
调查高职生人际关系的现状。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定190名高职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运用描述型统计、t检验等。结果:64.74%的高职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人际关系困扰及异性交往维度上性别差异显著;在“待人接物”困扰方面,城乡及是否独生子女因素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8.
姚晓波  张亚男 《高教论坛》2011,(11):120-122
本文从心理和谐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入手,调研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人际关系困扰中性别与专业的差异显著,心理和谐中性别、年级、生源类别、专业差异显著,人际关系困扰中的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对大学生心理和谐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最后探讨以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心理和谐的可能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随机对山西大同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高(M=101.17),对生活现状比较满意;(2)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困扰不大(M=8.11),交往能力较强;(3)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负相关(R=-0.510,p〈0.01),主观幸福感中25.9%的变异可以被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所解释。结论(1)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上等水平;(2)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困扰较少,交往能力较强;(3)大学生人际关系越好,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采用问卷对独立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在不同年级、是否担任班干部、是否独生子女以及家庭所在地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随机抽取威海市两所高校581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总检出率39.9%,其中30.6%的大学生困扰程度一般,9.3%的大学生困扰较为严重;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学生干部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分别在人际关系的不同维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和谐的人际关系仍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群体,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症段量表,对丽水学院体育专业不同性别、年级的42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人际交谈、人际交友方面的困扰相对较多;学生人际关系以年级为主呈现阶梯型;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性别差异,在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上女生明显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了解贵州省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和特点,为改善其人际关系提供参考。以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测查贵州省554名大学生。结果发现,43.14%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不同生源、有无留守经历、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咨询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和会谈筛选了32名具有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随机抽取16名大学生作为实验组,另外16名同质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团体心理咨询的方法,进行了为期6周的团体心理咨询.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在实施咨询前后分别对两组成员进行评定.结果:团体心理咨询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的得分无差异(t=1.464,P〉0.05);团体心理咨询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后测的得分上达到了明显显著差异(t=-3.411,P〈0.01);实验组在前、后测的得分比较上达到了极其显著差异(t=3.388,P〈0.001),而对照组在前、后测的得分上差异无显著性(t=0.000,P〉0.05):结论:在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上,团体心理咨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是民办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山西大同大学学生人际关系基本正常,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困扰;(2)性别、是否正在恋爱等因素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均产生重要影响,女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男大学生,恋爱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高于非恋爱大学生,农村大学生高于城镇大学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大二、大四、大三、大一;不同专业大学生人际困扰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心理专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西学院大学生人际交往特征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方法:使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河西学院3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交际方面和异性交往方面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交谈和待人接物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交谈方面、待人接物方面和异性交往方面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交际方面科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人际交往的四个维度与核心自我评价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人际交往越好的其核心自我评价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和孤独感量表对2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总体在居住地上差异显著.②大学生孤独感在性别和家庭经济情况上差异显著.③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①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总体上是良好的.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③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质量问卷各因子对孤独感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专业大学生网络交往、现实人际困扰的现状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内蒙古医科大学429名临床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专业大学生网络交往情况与一般大学生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网络社交自我知觉、网络自我表露、网络人际交往等维度的平均数低于一般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总体上存在中度困扰(9x=11.6114);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待人接物困扰(x=1.991.13),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多的人际交谈困扰(x=3.963.69);独生子女更善于网络交往(x=2.06);大一学生存在异性交往困扰(x=1.82)和人际交谈困扰(x=1.79),大四学生更善于网络交往(x=2.07);在网络交往与现实人际困扰的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专业大学生网络交往水平低于一般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总体上存在中度困扰;网络交往、现实人际困扰的某些维度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年级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一学生存在异性交往和人际交谈困扰,大四学生更善于网络交往;网络交往与现实人际困扰的相关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师范类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师范类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内部差异,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随机抽取东北地区三所高校700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现状调查。结果: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总检出率44.71%,其中35.43%的大学生困扰程度一般,9.28%的大学生困扰较为严重;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在量表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大学生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并在性别、专业、年级等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马瑾 《教师》2013,(35):123-124
人际关系问题是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350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理工科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人际关系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自我和谐状况对人际关系困扰具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