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痛介入术(PTCA)治疗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术前后实验组患者配合系统的心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结果: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入院时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TCA后实验组SAS及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PTCA后患者的身心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徐岩 《大连大学学报》2010,31(6):108-109
依照我科室60位初发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案。应用焦虑(SAS)和抑郁(SDS)自评量表对初发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和比较。心理干预组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初发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少和消除初发糖尿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组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并根据患者设计心理问题及需求调查表,根据调查结果对照组实施子宫肌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理干预后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疗效.方法:将53例IB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为期1个月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rating scale,GSRS)评分及内脏痛阈值测定.结果:治疗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明显降低(P<0.05),内脏痛阈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治疗IBS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5.
《学周刊C版》2017,(18):66-67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依从性状况,探索依从性的干预方法。方法:使用自编的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调查问卷和SAS、SDS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健康宣教、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依从性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依从性变化情况。结果:血液透析患者不依从性的比率在43.6%~80.0%,无工作、低收入水平患者的依从性状况差,且焦虑、抑郁水平较高。干预后MHD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依从性客观评分、依从性总分及依从性主观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不依从性发生率较高,加强健康宣教及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术前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5例膀胱粘膜白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组经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则下降不明显;心理干预治疗后,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显著下降。但两组与常模比较,焦虑、抑郁等因子仍显著增高。结论心理干预对膀胱粘膜白斑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整合心理干预对新冠肺炎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有效性。创新点:针对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的患者,首次采用基于网络的整合心理干预技术开展抑郁焦虑症状的治疗。这不仅能够让隔离患者更便捷地获得心理干预,而且减少了心理医生的感染暴露机会。方法:纳入26例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基于网络的整合心理干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智能手机聆听音频材料,并接受整合心理干预,包括放松训练、正念治疗、"安全地"技术和蝴蝶拥抱法;对照组则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HAMD-17与HAMA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我们发现在1周末及2周末干预组患者HAMD-17与HAMA减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网络的整合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情绪症状,且对隔离患者来说更便捷,也减少了心理医生的感染暴露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康复的因素.方法 58例用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32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加以心理、行为干预.均于入院后进行心理学调查和测量血压、心率.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后血压、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日干预组血压、心率明显减慢.而对照组血压、心率明显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消除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维持血压、心率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患互动自护教育干预,探讨和分析其对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自我效能及焦虑的影响.方法:将此次收治的2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教育基础上实施护患互动自护教育.结果:两组患者在实施教育干预前的自我管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我管理在干预后6个月(V6)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而对照组各项得分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分别为(58.21±8.16)分、(57.30±8.27)分与对照组(58.36±8.09)分、(56.98±8.31)分比较(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分别为(37.23±6.30)分、(36.51±5.24)分与对照组(47.25±6.39)分、(47.67±8.31)分比较(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护患互动自护教育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将120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心理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心理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主动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前后自我评定比较,结果表明:心理组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在胰源性门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主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有效地缓解病人焦虑症状,减轻严重躯体疾病带来的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11.
《学周刊C版》2017,(21):86-87
目的:观察核磁共振(MRI)增强成像检查的患者中采用亲情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于本院行MRI增强成像检查的180例患者,按照检查时间年限分成两组,2014、2015年度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105例患者选为对照组,2016年度采用亲情护理模式的75例患者选为亲情组。比较两组检查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检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护理干预后,亲情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亲情组检查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亲情组舒适度评分及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亲情组一次性成功率(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8.10%)(P<0.05),亲情组不良反应率(5.33%)明显低于对照组(18.10%)(P<0.05)。结论:核磁共振增强成像患者检查中采用亲情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缩短检查时间,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一次性检查成功率,提高患者检查时的舒适度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分,效果理想,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分析结肠造口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性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方法:86例结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6个月、12个月后性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6个月、12个月后性生活质量、抑郁及焦虑评分较护理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生理、心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其可有效减轻或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 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合大学生心理调查量表和大学生的人口学信息编制而成调查问卷,对某市属高校大学新生和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焦虑抑郁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表的数据应用Ep idata 3.02软件,采用双人、双机录入。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单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多因素L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情绪改善明显。干预组新生的抑郁情绪改善明显,而大学二三年级学生的抑郁情绪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放松疗法对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同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放松疗法.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SAS),自理能力评分(ADL)、疼痛程度评分测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论: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值低于对照组[(65.82±7.527;57.95±7.50;51.75±7.93,39.78±8.00)vs.(52.62±8.10;38.4±4.96;33.52±5.22;21.13±4.76),p0.05],自理能力评分[(57.17±20.74)vs(42.08±20.67),p0.05],疼痛程度[(5.03±1.10;1.80±1.04;0.62±0.67)vs.(7.32±1.20;4.62±1.11;2.02±1.21),p0.0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通过心理放松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情,缩短术后疼痛的时间和强度,尽早恢复肺张力,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症状。方法:对356名糖尿病患者及60名健康人进行Beck抑郁问卷(BDI)调查,分析症状发生率及BDI得分。结果:糖尿病患者BDI平均总分为14.99±4.73,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糖尿病有并发症组高于无并发症组(P<0.01)。糖尿病组悲观、受惩罚感、疲乏感、睡眠障碍、性兴趣等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有并发症组自我失望感、消极倾向、易哭泣、食欲丧失等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症状普遍存在,某些症状发生率高,程度严重,应引起重视,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6.
广场舞锻炼有利于缓解更年期妇女焦虑抑郁情绪.本文将58例更年期女性分为普通组和干预组两组.普通组患者只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为期8周的广场舞锻炼.干预前、干预后第4周和干预后第8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广场舞锻炼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状态,有效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探讨弹穴位情绪释放法对老年痴呆专职护理员抑郁、焦虑、压力负性情绪的影响。选取照护老年痴呆的专职护理员47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人性化管理、老年专科知识及技能培训,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弹穴位情绪释放法。连续干预8周后,两组护理员分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降低,对照组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明显,焦虑及压力分值较干预前比较差异不明显,研究组三项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明显;研究组各分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焦虑和抑郁是产妇不良心绪的核心症状,本研究旨在了解护理干预对患者产后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4例产后伴有焦虑和抑郁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医学护理,而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联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测得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焦虑、抑郁分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改善产妇不良心绪有积极意义。结论:正确的产后教育,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有效的心理疏导,温馨的护患关系等,对于减轻和消除产妇的焦虑、抑郁心绪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能对于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病也有某种积极作用,从而提倡重视对产妇开展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促进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方法:对12名经筛选获得的高校贫困生进行6次团体心理辅导,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SCL-90、SAS、SDS、SES量表,于团体心理辅导前和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评。结果: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在SCL-90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显著下降(p<0.05或p<0.01);SAS焦虑得分显著降低(p<0.05);SDS抑郁得分显著降低(p<0.01);SES自尊得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和康复情况。方法:方便抽样选取宜春市某二甲医院2022年06月至2023年06月间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外科护理干预和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通过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结果: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前,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和抑郁的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得分中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压力性损伤、尿潴留和结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的干预措施对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水平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