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2.
内地集邮者制作的首日封、纪念封,往往是在同一封上加盖多种不同邮戳(首日纪念邮戳、风景邮戳、普通邮政日戳等)。但在香港,邮政局规定每件邮件只能盖一种邮戳,因此集邮者只能选择其中一种邮戳,不能“鱼与熊掌”兼得。而且还规定,交寄挂号邮件,不能预先盖好纪念邮戳或其他邮戳,并且只能交到营业柜台以普通日戳盖销邮票。  相似文献   

3.
2002年8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人民军队早期将领》邮票一套5枚,其中一枚为出生于陕北革命根据地刘志丹烈士。刘志丹出生地原称保安镇,他牺牲后,才将该镇改为志丹县。8月1日首发日,一邮友专程从志丹县寄来一枚原地封,封上除加盖陕西志丹县邮政日戳外,还加盖了一枚刘志丹风景日戳,戳上与邮票上分别展示不同时期的刘志丹的形象,使人们对这位革命将领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2003-5特种邮票《中国古桥·拱桥》,其中4-1为枫桥,笔者收到苏州邮友在枫桥所在地一枫桥景区首发式现场寄发的枫桥原地封。该封左下角是枫桥和铁铃关风景图,贴枫桥邮票,盖枫桥风景邮戳,封的右半面盖有江苏苏州2003年2月29日枫桥4号邮政日戳,中国古桥江苏苏州2003年3月29日圆形纪念邮戳和下方1枚扇形首发纪念邮戳。4枚邮戳尽显不同风采,为该封增添了枫桥邮戳的信息,同时也使该封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古桥风韵。  相似文献   

5.
2002年第1期《集邮博览》曾介绍了日本和乌克兰的各一枚火漆封。笔者也收藏有两枚火漆封。一枚是阿根廷的火漆封。贴“南美地图”和“麦田”邮票各一枚,销1937.5.26福尔摩萨邮政日戳;封背盖有销戳和圣地亚哥落地戳。封口盖有三处火漆封。火漆虽有剥落,但上面的F.F.V三个字母仍然清晰可见(图1、2)。  相似文献   

6.
航天封简介     
丁一凡 《中国集邮》2001,(11):12-13
航天封,是指反映人类从事航天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记录各种重大航天活动和航天事件,或与上述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封。航天封的主要特点是:信封上贴有与航天事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邮票(或其他邮资凭证);虽然封上没有与航天事业相关的邮票,但有与航天活动或航天事件相关的邮戳,并且有在航天活动或航天事件发生日从航天器发射、测控、溅落、回收地点邮局或舰船上邮局投寄、并由上述邮局邮政日戳销票的各种封。航天封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  相似文献   

7.
我爱好集邮,喜欢自制首日封。龙年又快到了,即将发行第三轮龙票,不禁想起了1988年我自制龙票首日封的一件往事。记得那年1月5日,我从蓬莱邮局买了数枚戊辰年8分龙票,并在自己制作的空白信封右上角贴上了一枚,然后去县里龙山店邮政支局盖日戳,一枚自制龙年首日封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8.
蚁健 《上海集邮》2001,(4):44-44
欠资戳并不少见,但手绘的欠资戳就不多见。 1949年一封由广东广州市寄往广东汕头澄海县莲中乡的信,正面左上角贴有邮票三枚,但均在邮递的过程中失去,仅留存邮票的残迹。此封到达杜厝邮局时,邮政人员不承认已纳邮资,故按欠资邮件处理,用笔在信封正面左上角手绘了一个“欠资戳”(见图)。又在封背加贴一白纸条,注明“应纳欠资费3千元(商用数码)”。并在白纸条上加盖杜厝邮局“卅八、四月、廿五”的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9.
王峰 《集邮博览》2014,(6):54-54
正2014年3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浴马图》特种邮票,几天后欣赏首日封发现,该套邮票丝织封(不包括小型张)居然是个错封。如常例,《浴马图》丝织封正面贴《浴马图》邮票一套三枚,背面是中英文背景介绍。当看到丝织首日封文字说明第二段首句"《浴马图》卷,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作,绢本,设色"的英文翻译时,一个明显的错误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0.
次日封     
正相对于我们熟悉的首日封,次日封就是我们比较陌生的东西了。所谓次日封,就是某套邮票首发日第二天贴该票寄发的信封。它产生的原因大概有三种。其一,新邮不能在首日到货或售出,集邮者只能在首发次日购到新邮。如西安邮友寄我的《陶行知诞生一百周年》邮票次日封(图1),寄封者明确在封背记录(图2),邮票在当地为次日到货出售。其二,接收邮局  相似文献   

11.
手绘封,是信封上的图案采用手绘的方式制作,是较为珍贵的趣味封。其特点是由邮票设计者亲笔将与邮票相关的图案画在信封上,再贴上自己设计的邮票,盖上纪念戳、邮政日戳,使邮票图案和自己所绘的绘画相映成趣,颇具纪念性、观赏性。这类信封实寄、不实寄都可以。作为邮票与绘画结合的一种艺  相似文献   

12.
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8月16日发行《晋祠彩塑》邮票一套。笔者收集到一枚公函封。封右上角贴如意侍女邮票。销太原晋祠博物馆首日邮政临时日戳。左侧加盖如意侍女首日风景戳和太原市邮政局“晋祠彩塑中华瑰宝”宣传戳及太原市建城250年纪念双龙双塔图案宣传戳各1枚。  相似文献   

13.
五、戳记位置及实寄封的书写 1、销票戳。一般集邮者喜欢用纪念戳销票,在销票时要注意,纪念邮戳或风景日戳要销主要邮票(即新邮),邮政日戳销补资邮票,日戳的意义:文字日戳下半环直接反映主图或主题的,或风景日戳能直接反映主图或主题的,只加盖邮政日  相似文献   

14.
普29《万里长城(明)》(第四组) 1999年3月1日邮票发行首日,河北省秦皇岛集邮公司发行“山海关”邮票极限片、原地封,使用“河北秦皇岛/山海关”风景日戳。河北省承德集邮公司发行“金山岭”邮票极限片、原地封,使用“河北滦平/金山岭”风景日戳。北京市北郊邮票公司发行“慕田峪”邮票极限片、原地封,使用“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风景日戳、“北京怀柔/慕田峪”日戳。陕西榆林地区邮票公司发行“镇北台”邮票极限片、首日封,使用“陕西榆林/长城镇北台”风景日戳;又发行邮折1种。  相似文献   

15.
河南安阳邮局曾以有框波纹戳盖在台湾来信的邮票上,同时盖用“邮票完好”副戳。但也有误用的,如附图为香港回归日寄安阳实寄封上所贴香港过渡邮票,盖有红色49×18mm有框波纹戳和“邮票完好”戳。推测是邮政人员误以为此封为台湾来信,因为此封贴有台湾常用的航空标签,封背并有寄件人的台湾地址。  相似文献   

16.
1987年11月10日开办邮政快件业务,分零寄型和大宗型二种。根据《国内邮政快件传递处理办法》规定:“按大宗收寄的快件,也应按件称量计费,粘贴‘大宗邮政快件标签’(标签按节目填写),并应在邮件的正面加盖收寄日戳。”多数邮局按此处理(见图,广州寄嘉兴快件首日封)。1988年版《国内邮件处理规则》也如此规定。 当时,邮政快件的收寄与贴邮票的挂号邮件、大宗挂号邮件  相似文献   

17.
寄件人寄信时用胶带纸将邮票封住,使邮局无法加盖日戳。浙江平阳县邮局对此类信函加盖"邮票不准用胶带纸粘贴退回"章后,作退件处理。广东中山邮局对此类信函加盖"邮票用胶纸封无效"章,无法  相似文献   

18.
王辉 《集邮博览》2014,(7):70-71
正邮政日戳的使用在邮政作业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同的邮戳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对于没有盖销邮票功能的邮戳只能加盖在邮政业务单式或信封上,如电信日戳、储蓄日戳、报刊发行日戳等,是不能用于信函业务盖销邮票的,邮资已付戳、投递日戳用于信函业务但只能加盖在信封空白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周年,为宣传我国互联网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就,2014年4月20日,中国邮政发行了《网络生活》特种邮票一套4枚。邮票发行首日,无锡邮政适时推出了"网络邮局",并在互联网上提前预订网络邮局日戳纪念封一套2枚。本人也预定了几套,收到后仔细把玩了很久,很是喜欢。这套加盖"江苏无锡·网络邮局"日戳的实寄封,每枚封  相似文献   

20.
何欣 《集邮博览》2009,(11):24-25
中华邮政于1920年试办航空邮政,1921年正式创办,并于1921年7月1日发行第一套航空邮票,至1949年中华邮政共发行5套航空邮票(不含各种加盖航空邮票)。新中国邮政共发行两套航空邮票。笔者热衷收藏中国各时期原地封,中国航空邮票原地封是收藏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