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是一种读书学习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领会文章的内容实质,达到认知、审美的境地。阅读涵括复述阅读、解释阅读、欣赏阅读和对比阅读等等。如果说,复述阅读、解释阅读、欣赏阅读这三种读书活动是在挑破知识宝藏的皮壳,那么,对比阅读便是旨在向知识的宝藏的纵深掘进,以获得真正的知识矿产。一位哲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可见,比较是获得“真品”的必要活动。何谓比较阅读?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看清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以便…  相似文献   

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一要求突出强调了阅读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其实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课内容,而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自己能够读书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的本质就是思考。思考源自疑问,有疑才有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是现代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因此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化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化学知识 ,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目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应着重通过阅读、思考、归纳、练习方面 ,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一、阅读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种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独立的阅读书本知识 ,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养成认真读书和独立思考习惯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阅读 ,应注意 :1 粗读粗读即浏览读…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读”是语文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而学生“读”的能力是读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所以,指导学生“多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 什么是“多读”呢?传统的认识是,读的遍数多,读的篇数多。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强调对一篇文章要反复读,即读的遍数要多。又云:“读书破万卷”,这  相似文献   

5.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的古人在很早以前就从实践中得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是说,书读得多、读得熟,文章自然也就会写好的。阅读和写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打个比方说,阅读犹如阶梯,随着阅读的步步提升,你就会迈进写作的殿堂。  相似文献   

6.
小朋友们都喜欢看电视。是呀,电视多好看呢:画面清晰,内容有趣,不仅可以见其形,还可以闻其声。特别是动画片,更是爱看了。那“火眼金睛”的孙悟空,那“铜头铁臂”的葫芦娃,那“滑稽可笑”的唐老鸭……给小朋友的童年带来多少快乐呀!但是,我认为,还有一件事比看电视更有意思,那就是阅读。阅读是积极的脑力活动。边读书,边思考,你会进入书中和书中人物一块儿激动,一块儿欢笑,一块儿流泪。你仿佛也变成了书中的主人公。阅读能让你高尚。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位高尚的人交朋友,好书读得越多,你的高尚朋友越多。俗话说“近朱者赤”,那你不也成了高…  相似文献   

7.
聪聪两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窗边的小豆豆》。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着。“聪聪——”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聪聪吃了一惊,眼睛不由得循声找去。桌上站着一个小不点。聪聪又惊又喜:“小书虫!我正想找你呢!”“我看你在发呆,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小书虫不急不慢地说。“今天老师上阅读课的时候说‘阅读因思考而快乐’。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聪聪说。“原来是这样,”小书虫想了想,“我懂了,你们老师是要你们读书的时候学会思考。”“怎样思考呢?”聪聪急切地问。“别急,让我想想,”小书虫眨眨眼睛说,“我想…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修订版教学大纲,非常重视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大纲指出:“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要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落实这一阅读训练要求,对于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相当重要的。阅读中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皮亚杰指出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使学生经常具备旺盛的求知欲和读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 ,利用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满足学生求知需要的材料 ,采用新颖、生动能激发兴趣的方法 ,给学生的思考提供“用武之地”。从课前预习的问题设计到课间讨论形式的确立 ;从课后阅读练习的设置到课外补充阅读材料的选择 ;从对一篇课文学习的导入到学生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东林书院有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说的大概是古代学校的实况.今天的学校,且不说“事事关心“与否,原本应有的琅琅读书声却很难有“声声入耳”了.何也?是因为现在的读书都变为“讲书”、“听书”了.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按其发声与否分为朗读和默读,阅读应该既阅又读.现在大多数人理解的阅读主要是丰富知识容量、开阔眼界、扩大视野,或是彻底理解、记住各种知识.把它当成一种单纯为“写”服务的手段.这种做法重视了阅,读却没有了位置,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缺陷,甚至是走进了误区,当前学生语文能力的普遍低下即是有力的证明.  相似文献   

11.
更新阅读理念、培养主动阅读观,应该从兴趣入手,以目录为“向导”,检索阅读内容,重视阅读积累,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能够会友读书,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2.
经守红 《阅读》2006,(6):20-21
法国名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都是问号。要我说,开启阅读大门也一样要用到“质疑”这把钥匙。质疑就是善疑好问。读书时要善于思考,发现疑点,敢于大胆地提出问题,进而通过分析、研究来解决它。  相似文献   

13.
一、博览勤观,方可探囊有物“博览”,即要进行广泛有益的阅读。自古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验之谈。可见,“读书”是足不出户便可晓古今、知天下的途径之一,是增长知识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纷繁热闹的影像、网络世界冲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谓不教,就是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并能够运用它独立学习,这是“教”的最终目的。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要实现这一最终目的应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加强语文能力的培养。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中学语文的重点内容。实践证明: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还能相互促进。在这几者之间,“读”是基础是重中之重。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杜甫也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是“写”的基础和前提。至于“听”和“说”是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关的内容,毕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自主学读”阅读教学模式,提出以“读顺、读懂、读会”为阶段目标,以“会渎”为目的,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学会读书,使其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通过近几年的教改探索,我深感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自主学读”,能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真正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能主动地学习阅读,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是从根本上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在将来的终身学习和工作中去创新,创造奠定基础,以下是我的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6.
读书的好处     
龚海平 《阅读》2008,(1):1-1
读书的好处实在是多。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激活人的思维,培养人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大纲规定:初中语文课有“听、说、读、写”的任务,它们都属于语文能力的基础训练.如果忽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语文科知识、技能的发展.“听、说”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在语文课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说来,“听、说”的使用频率比“读、写”更高,更有效.可是学好语文的诀窍是“多读、多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这些警句揭示了读书成功的普遍规律.尤其对学好语文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教学实践也说明语文课只有让学生多读多写,才会有笔下生花的机遇.“读”又是写的基础.应该说“读”还包括“说”,因为二者都是表情达意,只不过“读”是书面表达,“说”是口头表达而已.  相似文献   

19.
陈红玉 《阅读》2008,(7):22-23
阅读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是人们认识世界、掌握知识、传播信息、交流感情的重要手段。许多人深知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就是读书看报,游览名山大川,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是对阅读的窄化。其实,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听,也是一种阅读。  相似文献   

20.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默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现代不少教育家也指出,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朗朗的读书声回归课堂,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师终将走出讲的误区,而带领学生读进语言中去。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读书确实可以导思,开启理解、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