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运动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训练研究的进展,大量资料说明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的情绪状态与技术水平的发挥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影响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目前,心理学家及教练员对运动员所采取的如:自我暗示和放松练习,动员练习,念动和集中注意力练习等各种心理训练手段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仅就目前较为受人重视的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运动员心理能促进射击运动技能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学习运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特征和心理训练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1环境、教育及个人的主观努力对心理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影响个人心理发展有两大方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感觉器官中,视觉的信息量最大,而色彩是引起产生直接反应的一种视觉刺激。在体育比赛或训练中,色彩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生理状态和情绪变化,继而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效果和运动成绩。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们应科学准确地利用色彩在体育运动中的积极作用,发挥运动员的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运动水平的逐渐提高,在追求高水准技战术的同时,心理训练正被许多教练员所重视,且心理训练也是现代运动训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比赛成绩的发挥。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体育竞赛中射击运动员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探讨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和手段,以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为广大的射击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体育发达国家已经把心理训练当做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激烈的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好坏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善于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指导运动训练与竞赛,使运动员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应是优秀教练员必须具有的素质之一,本文通过对赛前心理准备,赛中心理控制,赛后心理调整的研究,对心理训练与提高运动成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伟  王飚 《辽宁体育科技》2000,(3):27-27,33
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如何,直接影响运动员的潜力发挥和比赛成绩。为了使运动员适应瞬息万变的比赛形势,本文根据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比赛规律,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把赛前心理训练分为赛前期的心理训练,临赛前的心理训练和比赛前的心理训练。并从这几个阶段的目的与任务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7.
李兆鹏  刘尧 《冰雪运动》2007,29(3):66-68,76
从训练角度出发,针对速滑项目特点,运用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速滑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对策,旨在帮助速滑教练员提高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通过有效的方法解决运动员心理疲劳问题,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周期性项目——划船运动,对运动员的心理水平要求很高。本文从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运动队中的人际关系、运动员心理状态以及心理状态最优化与作用几方面研究入手,探讨了划船运动训练的若干心理学问题,为提高划船运动的教学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提供了某些心理训练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操队、举重队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高水平运动比赛的成功发挥除了坚实的训练水平之外,还取决于竞技心理水平的高低.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和举重健儿发挥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在此次奥运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中国体操队、举重队北京奥运会备战、赛前的心理准备情况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实际案例,以期为高水平运动员大赛心理准备研究提供实践经验,为心理学工作者对运动队提供心理学帮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因素对运动效能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而我省不少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都能打出好的成绩。但在意义重大、竞争激烈的比赛中。发挥失常。从而影响比赛成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所心理工作者对射击运动队进行了常年的跟踪性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应我省射击运动员特点的心理咨询和训练的方法及心理检测手段。以推动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向运动训练中渗透。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比赛的运动成绩越高,运动员的自信心也越强;反之亦如此。这说明了运动成绩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承受力,同时心理承受力也影响运动成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自信心理,那么田径运动训练中如何塑造运动员的自信心理呢?  相似文献   

12.
浅论心理训练对提高技巧运动技术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前斌 《安徽体育科技》2004,25(1):56-57,66
现代技巧竞技的发展,要求技巧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还应具备良好的竞赛心理素质.运用运动心理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技巧运动员的心理类型、心理素质对训练成绩的影响和竞赛水平的发挥,以探讨最佳的训练方法,提高运动员的临场竞赛水平,取得最佳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基础理论,根据跨栏运动技术特性与项目的特征,对跨栏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进行探讨,寻找其影响跨栏运动员心理的主要因素.能为我国跨栏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发挥出更高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家女子举重队备战2010年世锦赛运动员运动疲劳心理学指标的测试和客观生化指标的测试,力图找出心理学指标和客观指标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找到更科学的监控手段和评定方法,指导训练,提高举重的运动成绩。结论:1)2010年世界举重锦标赛备战期间的5次心理疲劳测试结果,成就感的降低、情绪/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3个心理指标的变化均不明显(P>0.05),说明此次备战训练对国家女子举重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的影响不是很大。2)肌酸激酶、血尿素氮、睾酮、皮质醇是监控女子举重训练的敏感指标,其中睾酮受训练的影响最大。3)从各指标变化情况来看,本次备战过程中运动员能够很好地适应训练强度和训练量,训练计划安排合理。4)心理指标成就感的降低与客观指标睾酮之间、心理指标运动负评价与客观指标肌酸激酶之间、心理指标闪光融合频率与客观指标血尿素氮之间出现了高度的负相关。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变化除受到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影响外,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且相对于客观生化指标的变化,有滞后现象,并非同步。  相似文献   

15.
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文主要是针对体育系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二)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法取得第一手比赛资料,按成绩好坏分组,分别统计出不同成绩的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参数,并运用运动心理学知识和有关理论,在对比和分析中得出各自适宜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指出教学、训练等中应注意的事项。二、研究结果与分析影响运动员心理活动的因素有:①比赛动机及强度;②身体素质;③比赛经验;④如何看待比赛;⑤准备情况;⑥竞争对手强弱。体育系短跑运动员的情况如何呢?我们按运动员运动成绩与平时成绩的对比…  相似文献   

16.
心理训练是影响背越式跳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只有使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水平均衡得到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所具有的专门身体能力,达到创造优异成绩的目的。本文从克服怕高、胆怯、过度兴奋和依赖心理等四个方面谈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照实验法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从而验证了心理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战术、技术发挥具有高度的相关。其结论是高校足球运动员在正确掌握各项技术、战术后,加强其相关的心理配合训练,是提高他们技术、战术临场发挥的关键;同时还应注意对高校运动员心理品质的培养,从而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地进行心理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国外重视和加强了对运动员心理学侧面图像的研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有关速滑运动员心理学侧面图像的研究工作尚未开展.为此,我们趁黑龙江省第六届运动会举行之际,对参加速滑项目比赛的部分优秀运动员进行了有关心理学侧面图像的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运动实践表明,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些挫折不仅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发挥,也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研究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行为表现,使运动员正确对待和消除挫折的影响,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和不断提高运动成绩有着重要作用。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中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对挫折的容忍力(一)挫折产生的原因心理学研究认为。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使个人需要不能满足、动机无法实现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是个体的内心感受。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挫折产生的原因可…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总趋势,紧密联系排球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实际,提出了排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向、任务和方法。旨在探索一条可行的排球运动心理训练途径,创造有利于提高训练成效的心理基础和发挥运动水平的竞技心态,以形成训练与竞赛的最佳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