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 ,读懂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有些学生对读题不太重视 ,以为读题很麻烦 ,甚至觉得读题是一种负担。他们将“读题”和“念题”混为一谈 ,认为读题就是简单地将题目念一遍 ;或者盲目信奉“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的古训 ,机械地重复念题。这种只停留在对应用题初步感知的“走过场式”的读题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题。我认为老师必须在课堂上加强读题训练 ,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边画 ,联系有关知识 ,在头脑中作一系列智力活动。以下结合教学实际 ,谈几点做法。一、“读”应用题例如 :“胜利小学…  相似文献   

2.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审题习惯常俊认真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小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不认真审题,草草地念一遍题,就列式计算。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我认为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抓好审题习惯的培养。。1、培养学生会“读题”低年级学生不理解读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审题,是解答应用题的重要环节.应用题的情节、内容及数量关系审清了,思路才能清晰,解法才能正确、合理.教学时,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重点.下面结合“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教学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读.读题是审题教学的第一步.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自学能力,读题对他们来说很重要.我要求学生解答“相差关系”应用题时,必须读三遍题.第一遍,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读.要求是扫除文字障碍,读完后知道题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遍,按要求默读.读题时抓住下面三句话来判断分析:①谁和谁比?②谁大谁小?③知谁求谁?第三遍,联系运算  相似文献   

4.
应用题条件和问题千变万化,解答方法也多种多样,学生往往思维受阻,甚至无从下手。怎样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唱好”应用题教学的“五步曲”──审题、分析、计算、验算、总结。一、审题是基础学生理解了应用题的题意,就为正确解答应用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理解题意首先是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用“读”、“画”、“复述”三个步骤审好题意。读。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认真读题,低年级要求教师范读、带读,最后能自己读。读题的目的是弄清应用题讲一件什么事,每句话表达的意思,熟悉理解应用题的具体内容。画…  相似文献   

5.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据笔者观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于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而忽视读题的作用,既使读,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具体的要求,基本是一种“走过场式”的读。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笔者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读”的作用不容忽视,有效的“读”既是对应用题初步感知的读,又是引导学生全面领悟题中数量关系的读。以下就结合教学实际,粗浅地谈几点做法:一、读+读初读题目,第一次照读原题,要求读通。第二次读题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舍去具体的地名…  相似文献   

6.
许多小学生在作业或考试时“见应用题色变”,解题时会经常发生错误,解应用题的能力很弱。如何解决这一小学生“恐惧”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读”“审”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应用题的能力。一、“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要引入“读”,让学生掌握读题的策略,在读题时抓住关键性词句、抓准数量关系、联想实际情境  相似文献   

7.
应用题的解答过程是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课题之一。加强应用题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四有”人才是教学面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那么,如何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一、指导学生准确地读题,积极地思维准确地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指导学生默读、朗读、讨论,带着问题读,并要求学生读后提出问题,在读题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将抽象的文字叙述,变成形象思维。明确条件和问题,排除叙述形式的障碍,理清思路。请看下题:某工厂八月份生产准20000箱,比七月份多…  相似文献   

8.
姜艳花 《湖南教育》2006,(10):20-20
一个学生拿着一道应用题来到办公室问老师.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解答,只是把题度了一遍,准知道这学生听后笑了:“我会了!”就跑回教室了。这老师用什么妙法把学生的疑难很快地解决了呢?原来这化老师读题很有“门道”,还很有表情呢。比如在滨“今年比去年多生产多少斤”时,把“多”字凑得很重,)己拖得很长,于是,学生就心领神会了。可见解答应用题,不能忽视凑题。  相似文献   

9.
一、要重视培养读题能力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读题没有目的,缺乏正确的读题方法;不会边读边思,不知道“恩”些什么;对一些数学术语、简略语句以及特殊句型,只知认字读句,不究其意。我们认为,读题是解题的基础,是审题的关键。解题时,理解题意、分析问题的过程往往在反复读题中完成,分析问题的能力往往在读题中反映出来。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正确读题的方法,积极地培养他们的读题能力。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而审题则是分析数量关系的前提。但不少教师的审题教学,不管是简单应用题,还是复合应用题,多是让学生读题、摘录已知条件和提出问题,明显地忽视了让学生“复述题意”这一重要步骤。 复述题意,即是在学生读题之后,让学生把题目的情节、数量关系和问题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之间有语文水平、理解能力诸多差异,仅读一两遍题就试图分析解答应用题,恐怕多数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差学生的思维还跟不上,解答的正确率也是可想而知的。让学生复述题意不仅能及时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题目,也是给基础较好的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机会,更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次切实的帮助。久而久之,便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采用“读、议、讲、练”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我的体会是:一、读是基础读题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理解题意。学生只有认真地读题,才能对题中的关键词、句有准确的理解,并搞清条件的真正含义或遗漏的条件。特别是可以发现题中的隐蔽条件。  相似文献   

12.
审题就是答题前仔细了解题目的要求。审题要弄清楚题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审题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前提和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不审题而盲目解题的坏习惯,要求学生解答之前至少读三遍题,“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教给...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因为不重视审题,不会审题,而导致无从下手或解错题。因而,要想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审题的几点做法予以介绍。一、“三读题”法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基础,因此我要求学生至少“三读题”。一读:了解性地读,弄清题目情节,明白事理,了解大意;二读:理解性地读,边读边动手划出条件、问题、关键句,边读边思考;三读:分析性地读,精读深思,将应用题转化成文字题、实物图、线段图等,思考已知与已知、已知与未知的数量关系和如何列式等,对解题做…  相似文献   

14.
一个学生拿着一道应用题来到办公室问老师.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怎样解答,只是把题读了一遍,谁知道这学生听后笑了“:我会了!”就跑回教室了.这老师用什么妙法把学生的疑难很快地解决了呢?原来这位老师读题很有“门道”,还很有表情呢.比如在读“今年比去年多生产多少斤”时,把“多”字读得很重,又拖得很长,于是,学生就心领神会了.可见解答应用题,不能忽视读题.怎样指导学生读题呢?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妨培养学生边读题边审题的习惯.除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读题有困难可由教师代读或者领读外,对其他年级学生,更多的是要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特别是默读的好习惯.对初学或还没有熟练掌握的应用题最好要做到三读——一是初读,即了解性地读题.通过初读弄清题目中讲了一些什么事情,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二是复读,即审题性地读题,要反复默读、边读边想.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弄清题中难懂的或容易混淆的词语,如“:照这样计算“”增加到”与“增加了”等;2.弄清题中没有明显给出的数据,以及与运算无关的、多余的数据;3.弄清某些倒叙的题目的题意,如(1“)妈妈今年28岁,比爸爸小5岁.爸爸今年多少岁?”(2“)某书店上月卖出儿童读物1568本,还...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解答复合应用题时,常见的一种弊端是“对类型,套解法”。究其主要原因,在于不懂得怎样读题。笔者认为,针对小学生在读题时不善于分配注意力,容易顾此失彼的心理弱点,可教会他们有方向、有层次、有程序地进行西次读题。通过四次读题,弄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方法。下面举例说明。例: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00套衣服,已经  相似文献   

16.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据笔者观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于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而忽视读题的作用,既使读,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具体的要求,基本是一种“走过场式“的读.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笔者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读“的作用不容忽视,有效的“读“既是对应用题初步感知的读,又是引导学生全面领悟题中数量关系的读.以下就结合数学实际,粗浅地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用在数学教学中也同样有意义。要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审题,而读题则是审题的第一个步骤。学生通过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明确目的要求,才能确定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读题的教学。在解答文字题时,读题必须准确,不能添字或漏字,关键字、词要读重音。例如“用1.6与0.4的和减去它们的差去除0.5,商是多少?”在读题时,“除”不能读成“除以”,题中的“和”、“差”应该读重音。应用题的读题有“三读”。一是初读,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已知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准确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审题首先要重视读题。读题是了解应用题内容,对题中语言、信息进行整理、理解和思考的过程。只有准确理解应用题中关键字、词、句的意思,才能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方法。例如,在教学“归一问题”时,只有...  相似文献   

19.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一直困扰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小学生由于心理发展水平不高,习惯于笼统地感知,读题一带而过,读完题就列式,甚至边看题就边列式计算,导致错误地解答,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读懂题,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解答应用题,最要紧的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让学生会读题,读懂题,只有把题读懂,才谈故里上理解题意,也才能为综合分析题意创造条件,从而正确地解答。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据笔者观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于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而忽视读题的作用,既使读,也只是为“读”而读,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具体的要求,基本是一种“走过场式”的读。古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施行,笔者认为在应用题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