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唐书》卷 6 1《宰相表》载 :“长寿二年九月癸丑 (2 7日 ) ,文昌右丞韦巨源、秋官侍郎陆元方为鸾台侍郎 ,并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司宾卿豆卢钦望守内史。”《新唐书》卷 4《则天本纪》、《旧唐书》卷 6《则天本纪》、《通鉴》卷 2 0 5长寿二年条均系之于“九月辛丑” ,即九月十五日 ,恐《新唐书·宰相表》有误。《新唐书》卷 4《则天本纪》 :长安四年正月“壬子 ,天官侍郎韦嗣立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同书卷 6 1《宰相表》同。《旧唐书》卷 6《则天本纪》和《通鉴》卷 2 0 7则作以韦嗣立“同平章事”。查《唐大诏令集》卷 4 4有《…  相似文献   

2.
《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载:贞观三年十二月“癸丑,诏建义以来交兵之处为义士。勇夫殒身戌阵者各立一寺”。《新唐书·太宗本纪》作“润十二月癸丑”。案十二月丁卯朔,无“癸丑”,而润月有之,为润十二月十七日,《旧唐书·太宗本纪》误。《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贞观五年秋八月“戊申(二十一日),初令天下诏死刑必三覆奏,在京诸司五覆奏。”《新唐书》卷2《太宗本纪》则云:十二月“丁亥(二日),诏决死刑,京师五覆奏,诸州三覆奏。”案《资治通鉴》卷193贞观五年八月条载:“诏自今有死罪虽令即决,仍三覆奏乃行刑。”在十二月…  相似文献   

3.
《旧唐书·顺宗纪》勘误三则《旧唐书》卷14《顺宗纪》在干支和记事上有多处差错,但标点本都未在校勘记中指明,列举如下。一、贞元二卜一年二月“辛卯,以吏部郎中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按:“辛卯”为“辛亥”之误。《新唐书》卷7《顺宗纪》:贞元...  相似文献   

4.
《旧唐书》辨误一则《旧唐书》卷187《苏安恒传》云:“安恒,神龙初为集艺馆内教。”《新唐书》卷112本传则云:“神龙初,为习艺馆内教。”与《旧传》所载相异。然则“集艺馆”与“习艺馆”二者孰是孰非,未可轻易定论。考《旧唐书》卷43《职官志》中书省下有习...  相似文献   

5.
《旧唐书·郝处俊传》刊误一则《旧唐书》卷84《郝处俊传》:“贞观中,本州进士举,吏部侍郎高士廉甚奇之,解褐授著作佐郎,袭爵曾瓦山县公。……久之,召拜太子司议郎,五迁吏部侍郎。乾封二年,改为司列少常伯。”按:郝处俊任司列少常伯一事,《新唐书》卷115本...  相似文献   

6.
两《唐书》订补三则《旧唐书》卷70《王传》:“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顾待益厚,赐爵永宁县男,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代高士廉为侍中。”《新唐书》卷98《王传》则云:“封永宁县男、黄门侍郎,迁侍中。”两者记载略同。按《新唐书》卷5《...  相似文献   

7.
《旧唐书·孙处约传》纠谬《旧唐书》卷81《孙处约传》:“显庆中,拜少司成,以老疾请致仕,许之,寻卒。”而《新唐书》卷106《孙处约传》则云:“麟德元年,以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为少司成,以老致仕,卒。”按以上所载处约拜少司成的时间,两《传》出入较大。...  相似文献   

8.
两《唐书》辨误二则《新唐书》卷112《韩琬传》载景云初年韩琬奏章,云:“贞观、永徽之间,农不劝而耕者众,法施而犯者寡,……”赞美当时社会风气良好。此处“法”与“施”间脱“不”字,否则就与上文意思不相符合。按《全唐文》卷304载其《上睿宗论时政疏》云:...  相似文献   

9.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时间性很强。所载“干支”绝大部分都很准确,但错误之处也不是没有。试列数则,仅供参考:1《通鉴》卷199永徽元年十月条载:“十月,己未”褚遂良左迁为同州刺史。《旧唐书·高宗记》、《新唐书·高宗纪》及《新唐书·宰相表》则说十一月己未,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案,十月丙寅朔,无“己未”,而十一月有之,为十一月二十四日。《通鉴》所谓“十月己未”当为“十一月己未”之误。2《通鉴》卷200显庆二年十月条载,十月“戊戌”,高宗幸许州;“乙巳”,畋于水之南;“壬子”,至汜水曲。查本月丙辰朔…  相似文献   

10.
《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时间性很强。所载“干支”绝大部分都很准确,但错误之处也不是没有。《通鉴》卷199永徽元年十月条载:“十月,已未”,褚遂良左迁为同州刺史。《旧唐书·高宗纪》、《新唐书·高宗纪》及《新唐书·宰相表》则说十一月已未,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案,直月丙寅朔,无“已未”,而十一月有之,为十一月二十四日。《通鉴》所谓“十月已未”当为“十一月已未”之误。《通鉴》记时纠谬一则@王觅道  相似文献   

11.
一、《旧唐书·地理三》卷40“瓜州下都督府”条云:“武德五年,置瓜州”。可本卷下文却说:“沙州下,隋敦煌郡。武德二年,置瓜州。五年改为西沙州。贞观七年,去‘西’字。……敦煌,……武德三年,置瓜州,取春秋‘祖吾离于瓜州’之义。五年,改为西沙州。”《新唐书·地理四》卷40:  相似文献   

12.
两《唐书》订补二则《旧唐书》卷70《王王圭传》:“王圭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顾待益厚,赐爵永宁县男,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代高士廉为侍中。”《新唐书》卷98《王王圭传》则云:“封永宁县男、黄门侍郎,迁侍中。”两者记载略同。按《新...  相似文献   

13.
1 《旧唐书》卷 1《高祖本纪》载 :武德“七年春正月己酉 ,封高丽王高武为辽东郡王 ,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 ,新罗王金真为乐浪郡王。”《资治通鉴》卷 190武德七年二月条载 :二月“丁未 ,高丽王建武遣使来请班历。遣使册建武为辽东郡王 ;以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 ,新罗王金真为乐浪郡王。”查武德七年正月壬申朔 ,故是月无“己酉”。二月丁未即二月七日 ,与《唐会要》卷 95所载略同。故当以《资治通鉴》所载为是。2 《旧唐书》卷 2《太宗本纪》载 :贞观二年“六月庚寅 ,皇子治生 ,宴五品以上 ,赐天下是日生者粟。”《新唐书》卷 2《太宗…  相似文献   

14.
两《唐书》校误二则《旧唐书·韦凑传》云:“景龙二年,转太府少卿,又兼通事合人。”按“景龙”(各本均同)应为“景云”之误,中华书局本校勘记失校。以其前文有“凑,景龙中历迁将作少匠、司农少卿。尝以公事他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即位,拜鸿护少卿,加银青光...  相似文献   

15.
《新唐书·贾曾传》辨误一例《旧唐书·贾曾传》:"曾后坐事,贬洋州刺史。开元六年,特恩甄叙,继历庆、郑等州刺史。"《新唐书·本传晰载略同,唯*庆州"作"虔州"。又《册府元龟》卷172帝王部《求旧二》亦载此事:"开元六年二月,以少府监齐景胄为益州大都督府...  相似文献   

16.
《旧唐书》卷190上《杜审言传》载:“乾封中,苏味道为天官侍郎,审言预选”。按:“天官侍郎”乃武则天光宅元年九月以后由吏部侍郎所改,“乾封”是高宗年号,不当有此官。疑“乾封”为“登封”之讹。《旧唐书·苏味道传》云:“证圣元年,坐事出为集州刺史,俄召拜天官侍郎。”可知苏味道拜天官侍郎远在光宅元年以后。按苏味道“坐事”被贬的原因,《旧唐书》卷90《豆卢钦望传》有专门记载:“时李昭德亦为内史,执权用事,钦望与同时宰相韦巨源、陆元方、苏味道、杜景俭(全)等并委曲从之。证圣元年,昭德坐事左迁涪陵尉,则天以钦望等不能执政,……乃左迁钦望为赵州刺史,韦巨源……为鹿州刺史,陆元方……为绥州刺史,苏味道……为集州刺史。”上述诸人所贬,《旧唐书·则天皇后纪》作”证圣元年春一月,戊子”。《新纪》及《新宰相表》均作“万岁登封元年正月戊子”。按则天证  相似文献   

17.
两《唐书》纠谬二则《旧唐书·元稹传》云:“二十八应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登第者十八人,稹为第一,元和元年四月也。制下,除右拾遗。”而《新唐书·元稹传》则云:“元和元年举制科,对策第一,拜左拾遗。”两书相互矛盾。按:《全唐文》卷647,《元稹传》载...  相似文献   

18.
关于唐代著名诗人孟简的籍贯历来说法不一,《旧唐书》载“平昌人”,《新唐书》载“德州平昌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说他是“德昌平昌人”,《辞海》说他是“德州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人”,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古文观止全译》则说他是“唐平昌(今四川平昌县)人”。据上、各家都认为孟简为平昌人,但对于平昌今天当归何处,则有山东和四川之异。那么,“平昌”究竟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据唐人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图志》第17卷,河北道二中  相似文献   

19.
对《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所记载的“漆”、“白芒”、“浑提葱”、“军达”、“龙莎”、“芑茨”、“乳柑”、“竹根”、“买子本实”等植物名称作了考证,指出了通行刊本的若干讹误,并对其中部分植物的产地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魏书·薛辩传》云 :“(辩 )祖陶”。“陶”与“焘”音近形异 ,“涛”与“焘”音同形近。《北史·薛辩传》、《新唐书·宰相世系三下·河东薛氏西祖房》薛辩祖父名字均作“涛”。北魏太武帝名拓跋焘 ,《魏书》作“陶” ,当为薛辩祖父本名“涛” ,薛氏家族仕魏后 ,子孙为避太武帝讳 ,在公私谍谱之中改其祖名为音近形异之“陶”字。商务印书馆重版《中华人名大辞典》薛强条云 :“强父陶与同族薛祖、薛落分立部众 ,世号三薛” ,此说因袭《魏书·薛辩传》。河东薛氏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重要的世家大族之一 ,薛涛 (陶 )又是薛氏家族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