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和科技的进步,各种类型的人才大量涌现。作为既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又有相当的专业知识的高职生群体,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高职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对高职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高职生如何就业提出了对策与出路。既有对高职生自身素质的要求,又有对社会、学校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旨在从根本上探求解决高职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职业院校的快速发展,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也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找出一条更有利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路子。而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建设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和科技的进步,各种类型的人才大量涌现。作为既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又有相当的专业知识的高职生群体,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关系到高职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本文对高职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高职生如何就业提出了对策与出路。既有对高职生自身素质的要求,又有对社会、学校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旨在从根本上探求解决高职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逐渐发现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尚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简单阐述了几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并对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高职院校常以学生的就业率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和创新能力及职业迁移能力的培养对其未来就业、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双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在总结本校已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试图对建立培养学生"双能力"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家关心、社会关注、学校重视的民生问题。缓解和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问题,既要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良好环境,也要靠学校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承,但根本上取决于高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能力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是借用波特先生的钻石模型来构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模型,探索价值观在就业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就业能力标准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科学地确定和应用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标准,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和内容的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引导学生在进行自我测评认知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使自己在就业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也有助于企业或机构获得更具有工作适应性、更有工作能力和潜力的员工,进而提高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经营绩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让世界进入了就业的寒冬,我国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了最为沉重的社会话题之一.更新就业和择业观念,使高职生由被动就业转变为自主创业刻不容缓.高职院校不能再停留于口号和理论,必须大胆实践,与正在开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一定融合,建立自己的创业教育实施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准就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探讨如何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正在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就业适应能力不强而"回流"或频繁跳槽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给就业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高职毕业生要提高就业稳定率,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树立"职业人"的社会角色意识,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增强就业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确保成功就业。一对社会角色意识的认识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生活中要承担很多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