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标观众是指电视节目所瞄准的人口群。收视率是指一段时间内收看某个频道或者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占目标观众总人数的比率。收视率反映出收看节目的观众数量,是用来衡量电视节目受观众欢迎程度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广告客户决定广告投放的一个主要依据。因而,各个电视台都十分重视提高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2.
收视率是检测电视节目传播效果的量化指标 ,通常是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人数占同一地区总人数的百分比。收视率的高低 ,表明收看某个节目的观众的多少。十多年前 ,人们对收视率的概念还很陌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媒体的迅猛发展和媒体之间竞争的出现 ,收视率在电视媒体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收视率呢 ?根据近年来我台经营电视媒体的实践 ,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种做法。一、进一步确立为观众服务的思想 ,把观众收视率作为节目评价和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在我国 ,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齐琦 《大观周刊》2011,(36):83-83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电视频道或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已纷纷被各家电视媒体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和奖惩创作人员。电视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只有通过合理包装,方可吸引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4.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电视频道或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已纷纷被各家电视媒体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和奖惩创作人员。电视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笔者认为电视节目只有通过合理包装,方可吸引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5.
收视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电视频道或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与观众总人数的比例。随着传媒的产业化、市场化,收视率已纷纷被各家电视媒体作为节目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来考核和奖惩创作人员。电视收视率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认为电视节目只有通过合理包装,方可吸引更多观众。  相似文献   

6.
收视率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频道)的人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的百分比,它是一项用来统计电视节目拥有观众人数多少的指标,是电视台进行节目选择和节目评估的重要的定量化依据,也是广告主进行广告效果评估和制定广告投放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从市场的角度看,节目是电视台的商品,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播出过程中加播广告来赚取收入,而电视节目制作的好与坏的一般标准又取决于收视率的高低,有多少人收看这个节目就决定了节目自身的价值和生命力,因此,看重收视率,并进行收视率的竞争,不仅是各个电视台之间矛盾的焦点,也是  相似文献   

8.
电视节目的竞争,除了收视率的较量,人们还关心观众对节目质量评价和观看节目的满意程度。于是在电视节目收视率调查之外又有了观众对节目质量的调查,以获得对节目评价更有意义的欣赏指数。本文将对收视率和欣赏指数在电视节目评价中的应用及两者的关系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9.
电视节目的好坏,固然直接影响着电视传媒的效果,但电视节目的编排,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视节目被受众接受的程度。在电视节目各类别中,不论从电视收视率还是观众喜好度调查中,都显示出电视剧类节目为各大电视台,电视频道节目中名列前茅的节目类型。所以电视剧节目的编排,就成为电视节目编排中相当重要的个部分。  相似文献   

10.
谢乐清 《新闻爱好者》2010,(10):101-102
收视率实际上不能充分体现观众收视背后的媒体品质差异,同时也不能充分体现广告传播背后的媒体价值差异,片面追求节目的收视率,造成模仿、克隆其他电视台的成功节目成为时下许多电视台节目改版的重要手段,节目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以电视节目收视率作为唯一的指标评价节目,容易产生误导,不少节目为追求电视节目收视率以取得经济效益,就不惜降低节目品位,把节目变成媚俗搞笑的游戏娱乐或打闹表演,那些简单的娱乐游戏及所谓动作片在迎合部分观众喜好的同时,也在培养和引导观众的欣赏口味。长此以往,对观念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业界围绕电视收视率问题有很多争论,一个观点是将当前某些电视节目的庸俗低俗之风归咎于收视率,甚至有人称“收视率是万恶之源”。这种观点未免过于偏激,对于收视率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解析。收视率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它是节目、观众和时段选择的组合结果。选择意味着差异化,不同的人的选择倾向不同,老年人看这类节目看得多,年轻人看另外一类节目看得多,而同质的节目在不同时段的收视情况也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一个节目收视率的背后有三个很重要的属性:自身属性,观众属性和时段属性。不同的属性会影响观众的选择,影响节目被…  相似文献   

12.
《视听界》1997,(5)
丹麦盖洛普公司总经理勒内·斯波加德撰文提出:在未来的多媒体时代,不仅电视节目、传播方式等会发生巨大变化,观众调研工作的重点也将会有很大转变:即从调查节目播出后的收视率转为播出前预测节目的收视率;从调查多少人在收看节目转为调查什么人在收看节目;从调查观众是否收看某一节目转为调查观众为什么要看某一节目;调查对象也将从“泛”观众群转为“狭”观众群。另外,对调研成果的运用也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传媒日益普及、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情况下,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节目也越来越多了。为了让广大的电视观众欣赏到最新、最佳的电视节目,把更美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观众,各省各级电视台绞尽脑汁,力求翻新。决定电视节目优劣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则尤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说,主持人综合素质和驾驭能力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观众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观看需要,以中央电视台为主及各省市电视台纷纷推出了面向儿童的少儿频道。从目前来看,少儿频道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成为电视台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少儿频道的快速发展,收视率成为了衡量少儿频道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由此对少儿电视节目的编排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加强并优化少儿电视节目编排使之成为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成为了少儿电视节目编导面临的新问题。有研究表明,节目质量和名牌节目固然对观众的收视选择有很大影响,但由于电视传播的线性规律,电视观众无法像报纸读者那样自由选择爱看的内容,因而电视节目的编排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收视率。因此,重视在不同时段怎样编排、编排什么内容的节目,是提高频道整体收视率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5.
电视节目编排是一门节目组合的艺术,是一门时间分割的艺术,也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受众性很强的工作。节目内容和编排是否得体,关系到节目的收视率和收视效果。收视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电视节目的质量,节目本身的感染力和可看性,二是电视节目的编排艺术。电视节目编排若能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把合适的节目放在最合适的时段播出,让尽可能多的观众观看。本文重点探讨收视率与电视节目编排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收视率是在某一特定时段收看某一电视节目的人数和收看电视全部人数的比值,是由收看电视的人数决定的。收视率被通俗地喻为电视媒介交易货币。那么,都有谁在使用这种货币呢?不难想像,广告主和电视台都在运用收视率进行交易。在电视媒体经营运作中,广告主从媒体购买的是观众,而电视台进行节目编排的最终目的也是获得观众。两者都期望能从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影视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精美的栏目包装成为现实,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对于电视节目而言,节目的形式新颖与否是决定电视节目整体收视率的关键因素。从这一点来看,电视节目包装成为了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和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访谈类节目是电视节目中收视率较高的节目类型之一,一般而言,访谈类节目是以访问和谈话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类型,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观众对电视节目类型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高要求、高水准和高品味;尽管电视一些类型的节目收视率每况愈  相似文献   

19.
一、收视率调查的概念与是非 电视收视率调查在电视业中有其合理的功能,因为广告商有权知道他购买的某一节目三十秒钟的时间空档,有多少人收看他的广告。 收视率是计算受众中电视观众所占比例的一个概念。收视率调查并不是测出哪一节目最受欢迎。因为在一周或一月内得到最高收视率的节目并不一定是电视上最受欢迎的节目。收视率仅是观众收看了某一节目而没有收看与之同时播放的其他节目的一种反映。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播出的时间以及它的竞争对手是谁。在美国,有些节目,如传统节目“Dick Van DykeShow”,在移至与一些较弱的节目同时播放时才得以继续生存。而有些电影在与一些不很受欢迎的电视节  相似文献   

20.
塑造品牌形象必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在观众面前建立优良的信誉形象,让大众能广泛传播,提高该电视节目的巨大影响力,使观众能够更加的喜爱与信赖该节目,进而将品牌形象植入每一个观众的心底。因此,对电视节目的编排进行创新,有助于节目品牌形象的塑造,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使电视台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将总结电视节目编排的具体内容,论述当前电视品牌塑造的实际情况,探索电视节目编排和品牌塑造两者之间相互产生的影响,分析电视节目编排的创新和塑造品牌的具体对策,从而使电视台树立杰出的企业品牌形象,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与影响力,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