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福建海外贸易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福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已成为支撑福建经济的重要产业。宋代统治者是如何对福建的海外贸易进行管理的,福建海外贸易的管理机构——泉州市舶司为何直至北宋中期才成立,这种管理与海外贸易的发展关系如何,都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2.
以隆庆元年(1567年)为分水岭,明朝的私人海外贸易大致经历了“海禁”和有条件的贸易两个阶段。明朝私人海外贸易得以较快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私人海外贸易来源于国际贸易的需要;沿海地区的生活环境决定私人海外贸易必然存在;“海禁”政策,对私人海外贸易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等。与此同时,明朝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也给明朝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集中体现在郑和下西洋的明初海外政策,其核心是朝贡制度和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的动机,既是为营造“万国来朝、四夷咸服”“天朝”的气势,也是中央集权政府打击东南沿海民间贸易和海上流民的措施。其结果是“倾国力”进行的“下西洋”活动因国库告罄而无力继续,“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随之烟消云散。宋元时期国人方兴未艾的海外拓殖也为之中断。  相似文献   

4.
《蚕妇》是北宋诗人张俞的最著名的诗歌,学生们在读诗时普遍将“昨日入城市”的“城市”理解为纯粹的“城市”,觉得该诗非常平淡。其实,是学生们没能把握住意思,没能领会到诗歌的神韵,此处的“城市”二字应分开解释,分别为“城市”和“做买卖”。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 ,我国社会的许多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高职高专教育也要受到影响。对此作一些前瞻性的探讨 ,有利于高职高专教育更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一、加入WTO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影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 ,“教育服务”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第 13条规定 :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 (如军事院校 )以外 ,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教育服务贸易的范畴。具体来说“教育服务”包含远程教育、出国留学、海外办学和专业技术人才流动 4个方面 ,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  相似文献   

6.
宋与高丽时期的海外贸易是中朝贸易史上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其中所载的官方交易物品不仅包括衣带、仪仗物、布帛、金银铜器、土特产等多种类别,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制作精良的名优产品。由于这些交易物体现了不同于民间交易物的"朝贡"色彩,并反映了宋丽两国独特的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联系,同时显示出了当时的海外贸易网络属性,因而成为宋丽两国社会经济史和海外贸易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崇文抑武政策对北宋的外交产生了双重影响:对辽金夏三国,由于军队问题,战争多败,北宋通过赠送岁币、边境开放榷场的方式实行求和的外交政策;由于海外国家不对北宋直接产生威胁,尚文的北宋王朝从心理上更愿意以一种大国心态,通过民间贸易、朝贡贸易、文化传播的方式,对海外国家实行开放交流的政策。崇文抑武政策是北宋外交政策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对我国成人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成人教育是WTO成员国教育开放的主要领域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教育服务”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条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学活动(如军事院校)以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教育服务贸易的范畴。这一条款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领域,它要求成员国开放教育市场,使每一个成员国都可以参与教育服务竞争。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有关“教育服务”的条款,鼓励所有成员国到海外办学,要求各成员国允许外国教育机构在所在国颁发学位…  相似文献   

9.
郑欣 《历史学习》2001,(6):23-24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从汉代开始的,但这时的贸易是以陆路为主。虽然汉武帝时期开始有了官营的海外贸易,但汉代的海路贸易还很不发达。隋唐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虽有进一步的发展,也仍没有占主要地位。到宋朝时期,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其对外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海路贸易的兴起和蓬勃发展,使朝廷获得的收入愈来愈多。于是,两宋政府沿袭唐制,专门设立了管理对外贸易事务的机构——“市舶司”。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史  ●市舶使和市舶司【概念解析】市舶使设于唐代,市舶司设于两宋,其主要职能都是管理对外贸易。但市舶使和市舶司不尽相同。市舶使是官职名,是我国最早设置的专管海外贸易的官职;而市舶司是官衙名,是我国最早设置的专管海外贸易的机构。我国的海外贸易在秦汉时期就具有相当的规模,但在唐代以前,历朝政权都没有专设管理海外贸易的官职或机构。唐宋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比较开放的鼓励政策,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政府在广州设立了市舶使。市舶使的主要职责是检查出入海港的外商船舶、征收关税、收购…  相似文献   

11.
“钱荒”是流通领域的货币短缺现象。一般认为铜钱的贮藏、销毁和外流是北宋“钱荒”产生的重要原因。其实北宋“钱荒”的根本原因在于北宋铜钱的价格低于自身内在价值,铜钱贬值导致北宋铜钱大量退出流通领域。而政府贮藏则在相当程度上加快了铜钱退出流通领域的步伐,是北宋“钱荒”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海上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唐朝已设有专官市舶使掌海外贸易,广州是当时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五代十国时期,东南沿海的南汉、吴越、闽等割据政权都重视海外贸易,以收商利。宋朝的海上对外贸易更超越唐朝和五代,达到空前繁荣的阶段。本文拟就宋政府的海上对外贸易政策进行初步的探讨。宋朝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以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养兵政策”,军队的人数不断扩充,消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到英宗治平二年,养兵的费用竟占去全国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宋政府又无限制地扩大其官僚机构,给予官僚以各种特权和极其优厚的待  相似文献   

13.
“闽人三十六姓”,是明朝政府赐给琉球以发展该国与中国的朝贡贸易的移民。与同时期同属于中国朝贡体制下的东南亚国家的其他海外移民相比较,这支移民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他们是明朝的政治移民,人数不多,最初仅为“三十六姓”,且明代“三十六姓”在琉球的发展,曾一度出现凋零,以致于后来有万历“再赐”和琉球国王“补姓”之举。尽管如此,他们在琉球的特殊地位与深远影响却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往往身居高位,有担任权倾朝野的国相,有担任举足轻重的法司官,相当多的人都获得爵位,担任紫金大夫、正议大夫等官职的人比比皆是,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中,他们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支移民的身分、构成、在居留国的地位与影响都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意义,是以往华人华侨史研究中所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病句的辨析,历来是高考必考题,也是学生应试的难点之一。有些老师曾总结出一些辨析病句的方法:比如抓住关联词、介词、两面词、否定词等一些常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总结都非常实用。笔者通过日常教学和研究,发现能帮助同学们快速辨析病句的词语还有一个,那就是“和”字。在现代汉语里,“和”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如表示引进相关或比较对象时,“和”就是介词。  相似文献   

15.
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性质,需要克服“开放—封闭”二元判断的局限,揭示政策的历史逻辑。华夷观念和天下秩序的绝对原则决定了海外贸易政策首先是“御夷狄”的取向,也使中国古代王朝不可能与海外诸国发展出国家间的对等贸易关系。中国与海外诸国互补性经济需求使海外贸易政策又有“通财用”的取向,且不断增强,从以物品消费需求为主逐步发展到以财政需求为主。宋代以后,东南沿海地区海洋性地域特征日益显现,亚洲海洋贸易迅猛发展,成为内外动力,推动海洋贸易政策总体上不断走向开放、专门化和系统化。从汉唐到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始终是华夷理念和朝贡体制下的“御夷狄”和“通财用”,有量的增长而无质的变革。这一量的积累与船坚炮利的西方势力和不同国际关系规则的全球化浪潮交互作用,使清朝逐步改变既有轨道,被动接受新的体制和观念。  相似文献   

16.
杨宏 《天中学刊》2014,(4):85-89
北宋中期诗坛上出现了一位被梅尧臣、郑獬、刘挚等人誉为“李白后身”“谪仙后身”的诗人——郭祥正,他不仅积极参与诗歌创作的实践活动,同时也非常喜欢与他人探讨研究诗歌理论,这些诗学理论散见于其所创作的近200首诗歌当中,涉及诗歌本源、思维创作、语言技巧等诸多方面,是宋代文学批评理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明朝洪武年间的私人贸易,由于受元末外留思想和沿海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一直很活跃,国家对外贸易则经历了由鼓励海外诸国与私商来华贸易到只允许政府间的朝贡贸易的演变过程。这期间“海禁”主要是针对明政府的敌对势力、“倭寇”以及对前来朝贡的国家的使臣与限制。  相似文献   

18.
北宋时期,我国酿酒业获得了巨大发展,酿酒技术、规模、数量、质量和品种都大大超过前代。北宋酿酒业繁荣局面的产生,与北宋时期政治局势的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酿酒工匠的探索以及北宋政府的鼓励政策密不可分。正是由于这些诸多因素,才使北宋酿酒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并成为北宋政府的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明朝前期在海外贸易方面推行的“朝贡贸易”是宋元以来海外贸易大发展的一个逆转,也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一种新形式。 这种贸易形式的出现,与当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冶的加强、皇权的提高,是有直接的关系。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不仅调整国家机构、扩大皇帝权力,更有力地镇压农民;在经济方面也是进行严密的控制,如对海外贸易的独占与垄断,毫无疑问就是这种权力的强化在经济上最明显的一种表现。“朝贡贸易”的实行,对宋元以来繁荣的海外贸易是一次严重的破坏和摧残,对以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起到了扼杀的作用,影响十分深远。现在具体研  相似文献   

20.
元朝海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海外政策同唐宋相比,更具有开放性。但元朝也曾出现过“禁商下海”的海禁,中国海禁自元朝开始,后被明清所继承和强化。海禁虽然对元朝海外贸易没有产生重大影响,但它表明封建统治试图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了解元朝海禁有助于全面理解元朝的海外贸易政策,并从中管窥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