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芜湖师专学报》2009,(5):68-68
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于2009年10月在大连召开,该论坛由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由大连理工大学承办。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思政司杨振斌司长、刘贵芹副司长等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罗邻球.海南大学管理学院学工办主任、助理研究员、高校辅导员。1997年起从事辅导员工作.至今已12年。曾被评为海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海南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连续两次)、校优秀团干和优秀团员。2009年荣获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相似文献   

3.
围绕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途径,论述了高校实施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的必要性是改变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的需要,是提高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需要,是科学评价和考核辅导员工作的需要,是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是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需要。以“课程化”模式开展辅导员工作就能更好地兼顾辅导员的教育与管理职责,使辅导员工作更加系统化、长效化。  相似文献   

4.
刘新跃 《芜湖师专学报》2013,(6):F0002-F0002
《高校辅导员学刊》(以下简称《学刊》)自2009年2月28日创刊号面世到本期2013年第6期共出版30期,《学刊》已经走过了整整五年的历程。这株在“辅导员的春天”里萌发的幼芽能够成长为今天的幼苗,得益于党和政府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得益于各级领导、全国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得益于本刊编委和相关学科专家的指导和协作。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群生  王军  钟华 《广西教育》2009,(36):68-70
本文探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和艺术,提出高校辅导员应树立“一个目标”,实现“两个转变”,做好“三种沟通”,做到“四个有心”,注意“五个结合”,巧用“六种艺术”,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大多时候辅导员仅作为“幕后”角色参与高校育人过程,很少有机会站到“台前”,遑论开设教学课程。实际上,辅导员开展课程教学也存在现实困难。一是事务性工作占用辅导员太多时间和精力,导致辅导员无暇参与课程教学;二是多数高校课程设置较为固定,专业性较强,没有针对辅导员开设的课程,课程都由专职教师承担,辅导员则专职学生工作,专职教师负责教书育人,辅导员负责思政育人,二者沟壑分明。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支持辅导员开设课程,鼓励辅导员参与课程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尝试。文章以西南交通大学“悠然见君子”课程为例,探索如何用辅导员的方法开设育人课程。  相似文献   

7.
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创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青年大学生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创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中,要做到四个“明确”,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确立工作新理念,理顺工作新思路;探索工作新方法,培养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陈洁 《丽水学院学报》2012,34(3):99-101
加强辅导员工作建设,能极大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辅导员专业理论水平不高、辅导员队伍的结构有待丰富和完善、不够重视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性、辅导员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等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提升辅导员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水平、建设职业工作者队伍、注重工作的实践性、积极拓展思政教育的工作方式、落实政策切实完善辅导员保障机制等等,以期能实实在在地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促进我国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南教育》2022,(S1):99-100
探讨博弈,润己泽人。人物简介任怡,女,汉族,198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讲师,现任郑州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团委书记、2019级本科生辅导员、2019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并兼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师。从事辅导员工作12年来,先后获评河南省第八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019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018年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2020年河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河南省高校廉洁教育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一等奖等多项国家、省级荣誉和奖励,连续多年被评为郑州大学优秀辅导员。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09,(9)
《辅导员》杂志创刊于1954年,是由共青团中央主办、主管的中国少先队队刊,是少先队工作者、少先队辅导员开展班队工作的良师益友。从2009年开始,《辅导员》由一本变成了三本,成为旬刊:《辅导员》上旬刊以少先队工作为  相似文献   

11.
孙玫贞 《文教资料》2009,(31):204-20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日益凸显.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主要从事大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高校辅导员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把握好“四个度”。即“高度”、“深度”、“广度”和“气度”.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握的“四个度”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把握思想政治工作“四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及其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其中包括对辅导员工作模式的研究。从方式的角度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可以划分为规划式、平台式、指导式、攻心式和成长式等。研究高校辅导员工作模式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特点和实效性,旨在为广大高校辅导员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面对新形势,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摆在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极为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迫切需要加大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力度。然而高校辅导员工作“错位”的现象严重阻碍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针对东莞理工学院辅导员建设现状,客观地对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剖析工作错位的原因,寻找对策,做到准确把握“负担”的真正内涵,对辅导员工作既要做加法,又要做减法,实现减量增质,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93年退休,1996年开始参与西南科技大学关工委的工作。总结起来,我做的实际上就是一个编外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工作。工作项目不算少,凡是我提出来的或是关工委决定要做的,我都尽力身体力行,把事做好。2003年,四川省委组织部等单位授予我“四川省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坚持组织开展千名辅导员万家行活动,为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搭建了有效平台,并逐步形成了学校、学生和家长三位一体的新型育人模式,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为此,我们选取了东北大学两位辅导员撰写的三个案例,供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实效。面对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辅导员团队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应运而生的必然结果。责任型、创新型、研究型“三型”的辅导员团队通过价值观共识和传导,发挥辅导员团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乘数效应,有利于突破辅导员团队建设的传统观念,解决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突出矛盾,形成辅导员团队建设的磁场效应,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双提升”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分化的复杂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变化,这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从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角度进行了简要探索.  相似文献   

19.
就业指导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关键环节,而辅导员正是此环节的一线工作者。从当前辅导员队伍基本状况、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状况、辅导员就业指导能力培养、辅导员就业指导考核激励措施几方面对贵州省11所高校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均已开始重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但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机制的建设还不完善。学校应加强重视,建立招录、用人、培养、考核激励一体化的辅导员就业指导机制。  相似文献   

20.
《山东教育科研》2014,(23):I0002-I00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广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正确的心理和思想引导,高校辅导员更是保证思政教育顺畅进行的中坚力量。“辅导员”并非中国特色的“产物”。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高校已纷纷开设专门的辅导员专业,培养大批专业辅导员人才,协助高校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国的高校辅导员制度于1953年首次正式提出并在清华大学试行,至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