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信息时代,网络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成为重要载体是高校德育与时俱进的需要、以人为本的需要和教育方法创新的需要。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以角色理论为视角审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这一载体,可以更好地解析其产生背景、剖析其功能、探析其不足和分析其走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重点讨论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德育主流基础上,大学生在网络德育的主体地位及主体性发展问题。一方面,大学生是网络德育主动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大学生还是网络德育自我教育的主体。因而,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中,必须确立大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原则,顺应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尊重并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活动,在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服务辅导大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高校信息化是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路径之一。针对高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在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思路,树立"以人为本"德育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构建大学生网络文化德育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全方位整合高校德育资源。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是指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凸现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明确了高校德育的目的更主要的在于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进而提升其生命价值,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德育要增强其实效性,就应该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在德育工作中尊重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完善,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发展,在构建现代德育体系中实现五个统一。  相似文献   

5.
要搞好高校德育的创新,就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四育人"的德育新理念,强化"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环境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新内容,实施"强化德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创网络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新领域、健全德育管理与评价的新体系"四位一体的德育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职教育现状,需要加强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以人为本,个性教育,网络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培养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现代德育理念。只有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高校德育才能真正提高其实效性。章分析了目前德育中人本精神缺失的现状,阐述了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高校德育有效性不同程度的弱化。高校德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的人本追求,或者说高校德育以人为本的追求,形成并贯穿于60年来的德育实践,它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创造性应用的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自觉追求在高校德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坚持教育服务人民、着眼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是高校德育人本追求的基本内涵.全面把握这一德育追求,是我们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科学内涵与现实要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自媒体的出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与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本文认为,高校需要积极利用自媒体进行"课程三步走",大力开展网络德育,建立校园网络德育制度,积极利用自媒体信息工具宣传校园文化,同时还要优化网络德育环境,加强自媒体的技术性创新。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要明确以人为本德育观的含义,认识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必要性,讲求以人为本德育的方法,避免出现一些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的价值理念是高校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其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德育效果的优劣。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从德育理念及其方式等方面推进高校德育创新,努力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在教育效果方面上存在着“瓶颈效应”。要突破高校德育效果的“瓶颈效应” ,就必须要转变德育教育者的观念 ,把道德教育的目标与大学生追求发展、追求成功的需要结合起来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网络在高校德育中的积极作用 ,注重榜样示范教育 ,为人师表 ,强化道德实践教育 ,增强道德教育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的出现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网络环境。所谓高校德育的网络环境是指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场景或经验而形成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行为和德育开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环境。网络环境具有虚拟性、交互性、丰富性、高效性、全球性、开放性、自由性等特征。网络环境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新环境,它对高校德育的影响愈来愈大,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是高校德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校德育现代化的需要,是高校德育科学化的需要,是高校德育载体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德育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而高校是开展生命教育的主要力量,同时要鼓励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其中,高校将生命教育融入"基础"课是主渠道,包括"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课程内容,强调生命体验的德育课程实施。家庭德育要树立"能力和道德"并重的人才观念,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社会德育要营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网络德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合理开发和利用对于构建和谐网络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可以通过积极开发高校德育网站或主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专题网站和课件、德育资源专题网站和其他链接资源,构建高校网络德育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德育的一种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以人性即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为本.现行的高校德育普遍存在着忽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现象.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正确引导并努力实现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德育的立足点,实现"学校人"与"社会人"的同构,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其主体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德育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人格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校德育应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将做人、做事、做学问合而为一,倡导大学生的自律观和终身学习观,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相关部门应在充分把握大学生思想道德养成规律及网络特点的基础上,突出求真务实原则、民主平等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从加强先进文化教育、进一步拓宽教育渠道、注重德育资源开发等方面着手,做好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文关怀是高校提高德育实效的终极目标。目前高校德育人文关怀不够,应在科学性观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关注和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德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