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今的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获取信息成为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恰恰是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而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但是网络新闻有别于传统的媒体,因此作为网络媒体的编辑必须进行详细周密的策划,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网民对此类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魏杨 《新闻传播》2007,(10):26-27
百度贴吧是中国目前最大并且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的搜索引擎,全球第一大中文社区。媒介功能的组合,使贴吧的信息聚集能力,尤其是在速度上,已经体现出相当的优势。贴吧能够迅速发展,得到网民的拥护,关键在于它能够提供一种新的网络使用方式,来满足网民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需求。它保障每个人自主发表言论的权利和机会,并形成真正的观点的自由市场,让传播的平等带来社会关系的平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孙芳 《青年记者》2016,(18):77-7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占比提升至90.1%.半数中国人已经接入互联网,网民规模增速提升,同时网民个人上网设备进一步向手机端集中.随之而来的是对互联网移动端的需求开发.在新闻传播领域,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各类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影响力的日益扩大,互联网已经成为多数网民,尤其是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进一步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形成网上正面的舆论强势,为广大网民提供更多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信息产品,满足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网络传媒人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新闻     
《军事记者》2002,(3):38-38
○我国网民已达3370万人截至2001年12月31日,我国的上网计算机数已达1254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40.6%;我国网民已经达到337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49.8%;我国国际线路总容量为7597.5M,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这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月15日发布的第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宣布的。在网民情况调查部分,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网民分布进一步走向均衡,具体体现在女性网民数量继续增长,已占据全部网民的40%;从年龄上看,以35岁为分界点,两边的网民数均稳…  相似文献   

6.
CNNIC2004年1月发布的第1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按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网民仍然以男性,未婚者,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任,但是女性,已婚者,35岁以上的网民已经在分布上呈现出增长的势头,大学本科以下受教育程度的人以及低收入者仍然占据网民的大多数。学生,专业技术人员仍然比其它职业的人要多,但在网民总体中所占比例比半年前略有下降;制造业,教育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及IT业成为网民相对比较集中的行业。另外,调查显示人们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网民使用互联网的高峰时间仍然在晚上,另有数据表明,网民平均每周上网4.0天,13.4个小时。  相似文献   

7.
钟凤鸣 《新闻窗》2006,(4):68-69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不断涌现,网络新闻的普及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自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网站建设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月,我国万维网站点数为668900个,网民9400万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网络广告成为网络主要赢利模式之一 从CNNIC的第20次统计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截至2007年7月,我国网民总人数目前已达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与2006年年末相比,半年新增网民2500万。相当于半年内,每1分钟就新增接近100个网民。与2006年同期相比,网民数增加了3900万人,我国网民年增长率达到31.7%。这一切充分说明了网络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新兴媒体,伴随着这种形势,网络广告理所当然地成为网络主要赢利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住青少年中迅速普及,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青少年群体逐步成为网络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少年网民的文化需求和爱好取向成为网络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网民的网络行为塑造着网络的未来。”  相似文献   

10.
杨贵明 《中国广播》2007,(10):11-1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半年来平均每分钟就新增近100个网民,半年的增长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长量,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12.3%;宽带网民数达1.22亿,手机网民数较去年翻了2.6倍,已有4430万人。因此,有人称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将是爆炸性的。  相似文献   

11.
闫海波 《青年记者》2016,(11):122-123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普及,使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身处高校中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增加了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2009,(4):119-119
本刊综合消息comScore World Metrix2009年1月发布的全球网民统计数据发现,全球网民于2008年12月超过10亿人。comScore同时发布了两个数据,不包括使用网吧电脑、手机和PDA登录互联网的用户,网民数量已经达到10.077亿人,而包括使用网吧电脑、手机和PDA登录互联网的用户,comScore预估网民数量为11.721亿人。根据comScore的监测,中国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美国其次。分居三到五位的是日本、德国和英国。  相似文献   

13.
正时光荏苒,我国的互联网迎来了20周岁。互联网已经和发动机、电力一样,成为整个社会的底层架构和标配,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彻底颠覆了传媒业。互联网媒体正在高度替代传统媒体网民规模已经突破6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  相似文献   

14.
《视听界》2010,(2)
相关事件犀利哥成为2010年春引爆网民评议热潮的网络现象。网友热议1.大家都知道马斯洛的五种需求理论,犀利哥事件,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还没有达到第一层——生存需求的人,被一大群已经达到第五层——实现自我需求的人玩弄的过程,不管玩弄者态度、初衷如何,玩弄的过  相似文献   

15.
无线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带领我们走进了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人。①新浪微博2013年上半年注册用户已达到5.36亿人。作为活跃度极高的信息传播空间,微博已经成为当下网民进行自媒体传播的重要工具和载体。经历了3个春秋发展起来的微博,已经从快速上升期走向成熟期。网民刷微博的诉求越来越集中的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进行舆论监督"、"对造成负面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件进行问责""、进行日常或特定事件下的情绪宣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下半年,北京公安部门打掉了一个蓄意造谣传谣、扰乱网络秩序的网络推手公司,网民无不拍手称快。将网络环境的净化问题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这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互联网的普及,昭示着我国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近6亿之多,相当于每两个中国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是网民。  相似文献   

17.
数据     
《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平均每10人中就有1人是网民,与200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00万人,是历年来网民增长最多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陈志强  黄贞 《新闻界》2006,(4):90-91
截至2005年7月,我国互联网网民总数已经达到1.03亿。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16次互联网统计报告可知:在使用互联网的人群中(即“网民”)浏览新闻的网民占79.3%,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了网民上网最为主要的活动之一,仅次于使用电子信箱(91.3%)。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5年互联网报告》显示:在中国,网民经常访问的网站前3名分别是:新浪、搜狐、网易。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球只有170多个广播网站.而今单单在美国已经有5548个电台网站①1150多家电视网站②。在我国.截止6月底我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4580万人.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网络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方式,它的交互性,非线性,数据库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0.
金震茅 《传媒观察》2005,(10):51-5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道,到2005年4月底,我国上网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亿。网民数突破1亿,这就意味着每13个中国人就有一个与网络亲密接触。在我国不仅上网人数多,而且上网浏览新闻的人数也是与日俱增,通过互联网浏览新闻信息的网民比例从前几年的70%多一点,达到了目前的84.38%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