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卞玺 《新闻传播》2010,(5):117-117
海峡两岸的闽南文化是由福建闽南人和台湾同胞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海峡两岸的闽南人传承与发展的地域性文化。厦门卫视的节目主要是使用闽南语播报.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趋同性和相似性所展现出的强大向心力.使得厦门卫视的闽南语频道在对台传播中突显优势,显示出了闯台文化传播交流的强大功能和闽台文化融合的深远意义。厦门卫视的《闽南通》栏目,就是一档弘扬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和民俗特色的优秀栏目.  相似文献   

2.
电视文化栏目是近几年崭露头角的电视文化形式,与早已形成规模的新闻、经济、社教、评论等相比,还略显稚嫩。目前中央台称得上文化栏目的只有《文化视点》,而《文艺广角》、《艺苑风景线》等则是兼容文化、文艺的综合型栏目。河南电视台在1987年创办的《文艺天地》,里面也含有文化节目内容,而真正纯粹意义上文化栏目的出现则是1997年初的《艺术空间》(后改称《文化博览》)。据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省级台和地市台都有自己的文化栏目,但除了中央台外,相当一部分省级台举步维艰,运作困难,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理论研究、总结远远落后于艺术实践,电视文艺工作者很少能看到关于电视文化节目制作的理论文章,那又如何用理论武装自己和指导创作实践呢?更不用说让社会去了解电视文化了。二是电视文化栏目节目数量不少,但缺乏精品力作,在国际国内造成较大影响的作品较少甚至没有。三是缺乏重点栏目。四是电视文化从业人员单兵作战,缺乏与社会各界人士合作的意识。电视文艺是综合艺术,在具体操作中,谁的综合能力强,谁办的文化栏目就会更好。但有些电视编导人员本身能力有限,文化水平不高,却沾沾自喜,目中无人,自然影响了节目的质量。五是制作节目经费严重不足。文化栏目不同于其他栏目,它需要重点  相似文献   

3.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一脉相承,是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纽带。本文以东南广播公司闽南话节目《阮厝在泉州》为例,阐述闽南文化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性,探讨对台广播节目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闽南文化,提升对台宣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某种程度上,中央电视台的全部节目构成了中国当代主流社会的缩影,而《百家讲坛》作为其中有着特定文化内涵的栏目,则可以称之为当代主流文化的特写。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率先垂范,各地电视台的同类节目乘势携风,于是,东西南北中,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热烈喧嚣的普及古典、张扬"国学"的文化时潮。  相似文献   

5.
闽南文化内涵丰富,闽台一家一脉相承。因此对台广播节目如何巧妙的运用闽南乡土元素,是广播人在传播过程中的探索、研究和思考。文章以东南广播《斌斌说南音》节目为例,阐述设置此类节目对传播闽南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精粹,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有着积极作用。闽南文化类节目正是对台广播与台湾民众之间"越走越亲"的一剂暖心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方言类栏目如何在日趋激烈和残酷的媒体竞争中生存;方言类栏目的制作人在做好节目的同时,如何营销好自己的栏目;笔者作为厦门卫视《我爱闽南话》栏目的制作人,将新闻学及管理学的知识运用,从客户需求——观众角度出发,为《我爱闽南话》栏目进行市场细分,锁定目标客户群,确定方言类栏目的市场定位,在现代营销理论的指导下为方言类栏目——《我爱闽南话》进行整合营销,并提出"创意整合营销"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推出的又一原创传统文化节目的力作。这档节目以唐宋诗词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文化传承的载体,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主旨,精心设置了融知识性、艺术性、可看性于一身的节目形式,并广泛选拔了来自全国的诗词爱好者,邀请嘉宾对诗词进行解析,同时凭借央视强大的视听技术支撑进行传播,所以节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2016年6月10日刚刚落幕的第22届上海电视节上,《中国诗词大会》将白玉兰奖最佳综艺栏目揽入囊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正是借助诗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基因,坚持了央视传统文化系列节目的优良品质和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创新,把原创传统文化节目做出了新高度。  相似文献   

8.
《环球》是中央电砚台的一个专栏类节目,以展示国际优秀电视作品,介绍国外文化、科学技术进步及社会发展为主要内容。作为广大电祝观众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它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并自1994年以来,连续被评为中央电砚台优秀栏目。《环球》的栏目构成以引进节目为主。即使在自拍节目播出量最高的1995年,引进节目的播出比例仍占播出节目总量的四分之三,因此可以说,引进节目决定了《环球》栏目的收视效果,而根据栏目定位及主旨进行节目引进及编辑再加工,则是栏目制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和主要工作。我曾参加了这些年来普遍受到好评的…  相似文献   

9.
《声屏世界》2015,(1):87-88
在差异化竞争策略下,河南卫视文化节目的影响力日渐增长,文化节目集群日益壮大。金牌节目《梨园春》、《武林风》、《华豫之门》、《汉字英雄》、《成语英雄》构筑文化实力;2015年创新节目《我父母的成绩单》、《食能生财》、《井字对抗》、《金色好声音》,继续助力河南卫视内容差异化制胜。2015年,河南卫视文化栏目带精心编排,每周一至周三晚间21:15,三档新节目轮番呈现,周一《父母的成绩单》带你进入孩子的心理世界,周二《食能生  相似文献   

10.
杨琳  李亦宁 《新闻知识》2007,(11):55-57
自1996年以来,我国各电视台相继推出了以《读书时间》、《文化视点》、《千秋史话》等为代表的一批文化节目,这类以电视为载体,为受众提供教育文化信息的节目形态丰富了荧屏内容,也以高雅的传播内容给受众精神的享受和启迪。但在以收视率为导向的节目评估体系下,各电视文化节目不是被迫停播,就是惨淡经营。然而中央十套科教频道播出的文化类栏目《百家讲坛》,却以同比新闻、综艺节目动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经济部为了进一步办好《金土地》栏目,于10月8日邀请农业宣传部门、农业主管部门的专家举办研讨会。专家们观摩了《金土地》的一部分栏目之后,对这个栏目做出了赞扬和肯定性评价,同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金土地》是中央电视台1996年7月1日推出的唯一的一个对农专栏。节目形态由以细读民情为主旨、新闻调查式风格的《打开信箱》;以介绍有特色的农家农民为主旨、小纪录片风格的《串门》;以向农民朋友报道致富门道和致富信息为主旨、推介式风格的《生财有道》三个小板块构成.《金土地》栏目开播一年间共收到观众来信一万三…  相似文献   

12.
传播文化是电视媒体使命之所在。然而一直以来,文化的阳春白雪与电视的大众化传播仿佛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让电视人大费周章,此时,演播室互动文化栏目的兴起以不可预期的完美化解了这一矛盾。本文就将以《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节目为例探讨演播室文化节目的特征和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3.
传播文化是电视媒体使命之所在。然而一直以来,文化的阳春白雪与电视的大众化传播仿佛是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让电视人大费周章,此时,演播室互动文化栏目的兴起以不可预期的完美化解了这一矛盾。本文就将以《汉字英雄》《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一系列节目为例探讨演播室文化节目的特征和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4.
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之后,推出了一档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与艺术鉴赏价值的栏目——《魅力12》。该栏目的定位与节目形态具有独到之处,展示了电视在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普及上的生命力。 西部频道是作为一个整体包装推出的.其核心目标是“宣传西部、推广西部”,节目以新闻资讯为主,专题、文艺栏目如《天地人》、《魅力12》、《西部论坛》、《天天快乐》等,则是对频道的丰富和有益补充。创办《魅力12》的目的,是通过挖掘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社会背景来反映我们的民族气质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卞玺 《新闻爱好者》2010,(10):117-117
前言 闽南文化是由闽台两地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闽南人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域文化。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闽南文化随着闽南人到台湾而广为流传。这也是海峡两岸闽南话一直畅通交流、沟通无阻的根本原因。厦门卫视节目大多使用闽南语播出,闽南语言文化的趋同性和相似性所显示出的强大向心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情感类节目作为电视荧屏新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以浓厚的人文关怀为宗旨,以市民阶层的平凡情感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真实、朴素、温馨的节目风格,给充斥着“豪华风、炒作风、滥情风”的电视荧屏带来了一缕清新,一股暖流,同时也为和谐社会构建了一个温馨的情感家园。目前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情感类节目包括湖南卫视的《真情》、河北卫视的《真情旋律》、北京电视台的《夫妻剧场》等。而江苏卫视的《情感地带》栏目群则成为同类节目的佼佼者:从周一到周日,“情感地带”七档栏目横向打通,一气呵成,形成了强势收视效果。情感类节目通过情景…  相似文献   

17.
《乡土文化之旅》是温州广电传媒集团着力打造的广播文化类栏目。它创办十年来,探寻瓯越文化渊源,观照社会现实,彰显文化担当,坚持精品化创作,连续五年获温州市文化大市建设专项资助,制作的节目多次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一、二等奖,为温州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发挥了积极作用。广播文化类栏目如何打造自己的人文气质,实现审美追求?本文以《乡土文化之旅》为例,从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8.
《东方之子》主持人的文化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方之子》栏目开国内电视访谈节目之先河。《东方之子》主持人的文化效应,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历史上的里程碑。本文从《东方之子》主持人的特性入手,论述了它“文化超越”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文章说明了两个问题:一、对《东方之子》主持人的文化要求,是其栏目定位的内容之一。是制片人高品位栏目包装的组织部分。它是为栏目实现其商业目的服务的。二、《东方之子》主持人的整体文化形象,是由主持人多样化的文化个性及其表现力构成的。而主持人的文化个性魅力是由文化超越所达到的思想境界赋予的。文化超越,是《东方之子》主持人遵守职业规范和个人文化自觉意识体现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卫视的定位是"文化卫视,承传文明",经过多年来的不断耕耘,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化节目。一、承传文明:河南卫视的文化定位河南卫视"文化卫视"的定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梨园春》栏目,探索出一条现代电视手段和河南传统戏曲有机结合的道路,赢得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好评,收视长盛不衰,一度成为河南卫视领衔的特色栏目。第二阶段,在2003年底,通过创新栏目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拔出了大型文化益智类栏目《华豫之门》和武术竞技类栏目《武  相似文献   

20.
江苏卫视的电视交友栏目《非诚勿扰》,在经历了2010年的整顿风波之后,不仅没有淡出观众的视野,反而因其在节目形式和内容等方面的调整在同类节目中更加引人关注。作为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整改后的《非诚勿扰》在实现服务功能的同时积极开拓自身的文化意义,产生正面的社会影响并有效引导电视观众,从而找到了该节目真正的立足之本。本文试图从人文关怀、女权主义与男权社会的关系以及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引导几个方面分析《非诚勿扰》栏目的文化内涵,从而解释其获得成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