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洁教授曾说过:"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与人的关系;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和冷冰冰的理性;它面对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人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授在《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序言中指出:“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但是,中小学德育的现实状况却是实效性差和缺少魅力。北京陈经纶中学为此实施了青春校园等十项举措,努力提高德育的魅力和实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德育“回归人”的可能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归人"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追求的重要理念之一。"回归人"是对历史上影响过高校德育的神本、物本理念反思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实践中的体现。"回归人"不是简单地回归人的经济属性、政治属性、道德属性,而是回归每个人个性自由的全面发展。"回归人"的高校德育一方面需要确立理解人、关怀人、服务人的实践理路,另一方面更需要把发展人作为高校德育目标归属。  相似文献   

4.
正彻认为幽玄作为一种歌体,不同于"余请体",也不是表现崇高美的"物强体",而是类似于"物哀体"。其"幽玄"论的美学属性,以"物哀"为根基,但它所展现的不是歌人对人生无常的即景式感慨,而大多融入了"本歌取"式的创作技巧,显示出女性的、梦幻的特点。未脱离人世的妖艳梦幻般现实,不仅构成正彻幽玄论的充分条件,而且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彻认为幽玄作为一种歌体,不同于"余请体",也不是表现崇高美的"物强体",而是类似于"物哀体"。其"幽玄"论的美学属性,以"物哀"为根基,但它所展现的不是歌人对人生无常的即景式感慨,而大多融入了"本歌取"式的创作技巧,显示出女性的、梦幻的特点。未脱离人世的妖艳梦幻般现实,不仅构成正彻幽玄论的充分条件,而且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王琪 《中国德育》2011,(1):35-36
"德育,化作了学生的血肉,成了他们的生命自觉。"每当我看到这样的字眼时,后背总是感到莫名的发凉。在我看来,德育不是面对军人,它面对的是学生,是真实的人、成长的人。真实的人是不完美的人,活得自在的人;成  相似文献   

7.
刘弛美 《考试周刊》2011,(34):224-224
"技术"作用的对象是"物",而"艺术",作用的对象是"人"。我们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人",尤其是初中教育作用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是少年,思想活跃,行为好动,朝气蓬勃,可塑性极强,是生龙活虎的"人",处在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时期。所以,初中教育更应该是一门艺术,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门技术,更不能把它看做是我们吃饭谋生的手段。我们应该用艺术的标准去衡量、要求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8.
人格的高度决定着生命的高度,对人格重视的程度决定着德育工作的高度。"人格至上,联动立德,和谐发展"德育模式首先将"人格至上"放在了德育目标的核心地位,提倡和践行"联动立德",将各种学校可以运用到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以德育目标和价值为中心,构建一个相对稳定而全面的德育实践体系。它把"联动立德"作为实践通道,把"和谐德育"作为形态,把人的"和谐发展"作为德育出路。它将"人格目标""、学生生命状态和特征"、"德育途径和渠道"、"德育实践策略和智慧"、"德育评价与改进"、"健全人格"等教育使命和德育智慧融会贯通,开创科学、合理、高效的德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本文关注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思考一种充满美感的思想政治教育——诗意德育。诗意德育需要诗性思维,重新理解物与我的关系:人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不是主宰;人有独立精神,不是物的奴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召唤为物所惑的人们从迷途中重返诗意的栖居之地。  相似文献   

10.
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拓展了高校德育实践领域,为提高德育有效性提供了科学思路的情况下,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面对的一些问题,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一是"回归生活世界"不能放弃道德理想;二是"回归生活世界"不能忽视学生德育主体意识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倡导德育为首,提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实上,在具体工作中许多教师只把它当作一句口号,大多数人认为德育工作主要是由班主任、德育处、校团委负责,并没有真正落到每个教师的身上。而南浔区"学生成长导师制"的实施提出了"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真正落实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并让每一位教师从心理健康教育着手,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施教。  相似文献   

12.
孙万乾 《考试周刊》2011,(8):158-159
人的道德是抵御邪恶的第一道防线,人的道德素养不仅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人的知识技能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德育即思想道德教育,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因此德育在人的灵魂深处发挥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 ,必须认真研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构筑精神支柱 ,发掘创造潜能。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端正人的品行 ,完善人的人格。高校德育不是制约人、约束人、控制人 ,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高校德育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以及独立人格。高校德育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 ,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尊重和肯定 ,人是最大资源 ,最大财富 ,最高价值 ;它是一种价值取向 ,尊重人、理解人、为了人、解放人 ;它是一种思…  相似文献   

14.
道德作为资本,它实实在在存在于经济运行中,无论从理论还是人们的感受中,道德资本都不陌生。虽然人们接触的首先是"物",但从"物"中我们能够认识到其生产者、经营者"藏"在"物"中的"德"。"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绝对是存在的,并且通过"物"而感触之。这就是生产者、经营者的道德资本。一个社会,一旦只有"物"而没有"德",这个社会的经济运作是惨不忍睹的,这个社会从基本上说经济发展就快要停滞了。当今中国不是没有"物",而是"物"中缺乏"德",其后果是不想自明的。中国不下力气解决这个问题后果非常严重。所以,强调道德资本、运用道德资本,加强对道德资本的投入,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成人。回归生活的德育要回归于人自身,而生活则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人之特殊生命活动。德育所回归的人是在生活实践中与他人、他物发生相互关系和作用的人,不是静止、孤立的实体。生活是人自己建构起来的,生活建构的结果,外在表现为生活方式,内在表现为人之品性。人就是他自己生活建构的结果,由是,生活论德育不是将人之至善追求诉诸孤立的人性改造,而是奠基于现实生活的改变。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就是引导生活的建构,它所指向的是更有利于人之生成和发展的好生活。道德教育要帮助学习者学会关注、反思、改变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中渗透着丰富的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价值,对人的精神成长、道德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语文问题,同时也是德育领域内的问题。要分析作文教学中所蕴涵的德育因素,对作文的本质首先要有精到的把握。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于作文有着深刻的见解:“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作文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件事情。”由此可见,写作并不是外在于人的生活实际的虚无飘渺的东西,也不是人们为了达成某种人生目的的工具,对于人们来说,它就是简单实在的现实生活;它平凡而又…  相似文献   

17.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在道德教化方面创建了自己独特的德育范式——"精神助产术"。"精神助产术"不是一种单纯的道德教育的方法,而是集哲学思想、教育理念、德育目标和实现手段于一体的德育活动范式。对苏格拉底"精神助产术"作范式化解读,能够深刻理解"精神助产术"的建构逻辑,准确把握其全部内涵,对于当代德育的发展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相爱的日子》中,毕飞宇体察了现代人所呈现出的生命情态:面对物的围困,人们礼貌地疏远,各自孤独地漂浮;如此的"脱域"带来了"再嵌入"的渴求,焦虑和无望由是而生;于是身体成为漂泊者唯一的信靠,更成为毕飞宇叙事艺术的源泉。而"平原世界"中斗争与分裂的错误植入,以及对"再嵌入"无望感的简化,也使小说出现两处败笔。  相似文献   

19.
王保升 《考试周刊》2011,(55):33-33
"纠结"一词现在很流行,是个热词,但可以肯定地说它不是新词,它的意思就是指人面对复杂问题时难以取舍的矛盾心情和态度,应该说这是生活的一种常态,成语"东食西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生活的意义和我们人生的价值就是在这些"纠结"的地方显露出来的,权,然后知轻重,度,  相似文献   

20.
《荀子·乐论》中曾说:"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就是说音乐对人的教化是迅速而深刻的,它是靠对人的陶冶而不是靠外在的规范和限制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和欣赏是音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